- 年份
- 2024(9851)
- 2023(14368)
- 2022(12089)
- 2021(10991)
- 2020(9273)
- 2019(21208)
- 2018(20801)
- 2017(38676)
- 2016(22083)
- 2015(24767)
- 2014(24802)
- 2013(24172)
- 2012(22829)
- 2011(21000)
- 2010(21170)
- 2009(19509)
- 2008(19103)
- 2007(17359)
- 2006(15349)
- 2005(13866)
- 学科
- 济(105853)
- 经济(105757)
- 管理(56984)
- 业(54126)
- 方法(44970)
- 企(42018)
- 企业(42018)
- 数学(40623)
- 数学方法(40331)
- 中国(28508)
- 农(24533)
- 财(23657)
- 地方(23443)
- 学(23204)
- 教育(20383)
- 业经(18909)
- 贸(17663)
- 贸易(17658)
- 农业(17119)
- 易(17074)
- 制(15497)
- 理论(14812)
- 地方经济(14777)
- 务(14302)
- 财务(14287)
- 财务管理(14253)
- 环境(14017)
- 企业财务(13568)
- 和(13455)
- 融(13391)
- 机构
- 大学(325606)
- 学院(319272)
- 济(136690)
- 经济(134039)
- 研究(116071)
- 管理(114443)
- 理学(99472)
- 理学院(98200)
- 管理学(96517)
- 管理学院(95901)
- 中国(80103)
- 科学(70778)
- 京(68424)
- 所(59954)
- 财(59923)
- 农(58643)
- 研究所(54807)
- 中心(51437)
- 业大(49395)
- 范(49080)
- 财经(48711)
- 师范(48561)
- 江(48522)
- 农业(46552)
- 经(44334)
- 经济学(44055)
- 北京(43330)
- 院(40688)
- 经济学院(39842)
- 师范大学(39736)
- 基金
- 项目(211976)
- 科学(167335)
- 基金(153548)
- 研究(153006)
- 家(135795)
- 国家(134594)
- 科学基金(113332)
- 社会(98441)
- 社会科(93262)
- 社会科学(93235)
- 省(82857)
- 基金项目(81117)
- 教育(76520)
- 自然(72872)
- 划(72169)
- 自然科(71228)
- 自然科学(71202)
- 自然科学基金(70009)
- 资助(62532)
- 编号(61170)
- 成果(51244)
- 重点(49623)
- 部(48928)
- 发(47517)
- 课题(44871)
- 创(43955)
- 教育部(42297)
- 科研(41139)
- 创新(41014)
- 国家社会(40892)
- 期刊
- 济(147931)
- 经济(147931)
- 研究(102011)
- 中国(64583)
- 学报(56004)
- 教育(54011)
- 农(51531)
- 科学(47665)
- 财(46493)
- 大学(41812)
- 管理(38914)
- 学学(38366)
- 农业(34371)
- 技术(28396)
- 融(26438)
- 金融(26438)
- 经济研究(25647)
- 财经(25519)
- 经(22049)
- 业经(21597)
- 问题(19668)
- 业(18567)
- 技术经济(16783)
- 贸(16340)
- 统计(15572)
- 版(15169)
- 商业(14457)
- 世界(14043)
- 策(14011)
- 图书(13563)
共检索到477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鼎权
为了明确教育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文章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性影响。采用高效率的数据包络模型建立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地区差异的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和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数据模型的应用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教育造成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性的原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晔 黄承键
本文利用1996-2006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1996-1999、2000-2006年2个时间段、东中西3个不同区域预算内教育经费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其贡献率高于固定资产的贡献率;2、在1996-1999年与2000-2006年2个时间段内,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3、分区域来看,教育产出弹性呈现出由东到西递减的过程。本文对上述实证结果给予了解释,并在增加教育总支出、促进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支出 经济增长 区域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英章,孙崎岖
本文运用最新发展的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方法对1952-1998年的我国教育投入在实际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我国教育投入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实证结果肯定了教育投入在我国实际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为我国的教育投入政策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毅 谭界忠
针对崔玉林"排除法"和杭永宝"权数分配法"这两种计算模型存在的不足,文章提出用"指数增量法"作为确定各类教育占总教育指数年均增长率百分比的权数改进计算模型。用改进模型计算2001~2008年我国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指数增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杰
运用卡尔多的需求分析方法,文章论述了对工业部门产品的需求对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工业部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中国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和其他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但不是一个工业创造强国,中国工业化之路远没有完成。在劳动力转移未完成之时,工业(而不是服务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业部门生产率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
工业部门 需求 中国经济增长 卡尔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耀群 张磊 郝瑛
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着经济的增长。依据古典生产函数模型和管理的经济学意义 ,建立了可测量管理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扩展的生产函数模型 ,并依此对黑龙江省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指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函数 管理贡献率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均立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消费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强。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提出的长期战略方针,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海南建省以来各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拉动率、边际效应及拉动弹性,指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增长差距过大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以带动内需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远 刘智勇
本文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因此,我们提出了中国应进一步“因地制宜”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郭忠兴
现阶段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地区差异,掌握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有利于耕地非农化指标的高效调配,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利用1989~2001年我国东、中、西部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分省数据,测算了以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和GDP增量为对象的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数等指标,并对泰尔指数进行因素分解得到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类地区内部省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增大、中部减小、西部有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鉴于此,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地区间公平发展环境的角度出发,耕地非农化指标调控的重点在于三类地区各自内部省份...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经济增长 泰尔指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锋亮
目前,分析远程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且多是案例研究。本研究基于1997—2016年的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远程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地区差异,弥补了相关研究的缺乏。实证结果显示:(1)整体而言,远程本专科教育对中国各省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远程本专科教育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在中部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最大,而在西部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最小。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认为我国需要加大远程高等教育投入,尤其需要继续加大对中部远程教育的投入,并且注重提高西部地区远程高等教育区域的分布均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祚军 关伟 岳桂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彭连清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的农业部门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非农部门,满足了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本文通过估计东部地区非农部门的生产函数,得到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效率,然后根据区际劳动力流动规模,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对东部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日益活跃,由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的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对东部地区非农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呈加强趋势,是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苗
文章使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1年的有关数据,采取面板门槛估计技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应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在不同的R&D投入(FDI)水平下,FDI(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存在显著区别,即存在很强的门槛效应;FDI(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存在"三门槛"现象,,随着地区R&D投入水平门槛区间的逐渐提高,FDI的经济贡献效应值也变得越来越大;随着FDI门槛水平的推进,R&D带来的经济增长作用并非严格上升,而是一种"↗↘↗"状的S型走势。
关键词:
R&D FDI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翊敏 钟庆才
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在广东省的范围内 ,对广东省及其所辖各市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详细分析 ,并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分析模型 ,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分析了各市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状况的差异 ,讨论了经济政策与制度对人力资本贡献率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广东省各区域人力资本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贡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欧阳北松 杜建华
本文主要对我国1985年~2002年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基于菲德(Feder熏G.熏1982)推出的出口扩展型总量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分别实证研究了进口、出口及进出口总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并针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及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