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51)
2023(16309)
2022(13998)
2021(13157)
2020(10821)
2019(24696)
2018(25040)
2017(47385)
2016(26269)
2015(29792)
2014(30271)
2013(29743)
2012(27732)
2011(25678)
2010(26185)
2009(24053)
2008(23333)
2007(21020)
2006(19272)
2005(17273)
作者
(76150)
(63528)
(63103)
(60169)
(40085)
(30354)
(28655)
(24828)
(24135)
(22669)
(21407)
(21367)
(20217)
(20160)
(19517)
(19240)
(18728)
(18636)
(18137)
(18048)
(16162)
(15777)
(15222)
(14707)
(14367)
(14252)
(14117)
(14003)
(12872)
(12615)
学科
(123546)
经济(123423)
(69007)
管理(65216)
(51438)
方法(46387)
(46161)
企业(46161)
数学(40807)
数学方法(40420)
中国(35137)
农业(34137)
地方(28545)
业经(27968)
(26017)
教育(23187)
(23152)
(21469)
(18965)
贸易(18954)
(18571)
理论(18447)
(18367)
(17169)
银行(17128)
环境(17012)
(16520)
(16442)
金融(16439)
(16414)
机构
大学(387130)
学院(384278)
(160762)
经济(157330)
管理(145826)
研究(136047)
理学(125831)
理学院(124375)
管理学(122402)
管理学院(121677)
中国(98799)
(83479)
科学(81448)
(72278)
(70664)
(68746)
研究所(62363)
中心(60579)
(58497)
师范(58121)
业大(58107)
(57639)
财经(56412)
农业(55221)
北京(53625)
(51168)
经济学(48544)
(48001)
师范大学(47145)
(46141)
基金
项目(250953)
科学(197977)
研究(192042)
基金(179247)
(154568)
国家(153125)
科学基金(130241)
社会(120999)
社会科(114134)
社会科学(114103)
(98289)
基金项目(94696)
教育(90825)
(83024)
编号(81425)
自然(80511)
自然科(78498)
自然科学(78483)
自然科学基金(77058)
资助(73028)
成果(68365)
(57271)
课题(57017)
重点(56639)
(56515)
(51170)
教育部(49118)
国家社会(49003)
人文(47812)
项目编号(47628)
期刊
(187225)
经济(187225)
研究(125120)
中国(78393)
(72493)
教育(62223)
学报(57972)
科学(54111)
管理(50162)
农业(49320)
(49007)
大学(45450)
学学(41591)
(35931)
金融(35931)
技术(35275)
业经(32890)
经济研究(28500)
财经(27546)
问题(25536)
(23618)
(22318)
图书(19950)
技术经济(19734)
理论(18690)
世界(18206)
(18133)
经济问题(17243)
现代(17234)
科技(16964)
共检索到584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家庭  
基于丹尼森算法运用省区面板数据测算了1990-2008年教育对区域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进行区域差异比较。结果发现:(1)区域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显著不同,1990-2008年间西部地区教育贡献率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低;(2)不同区域教育贡献率的时间变化趋势不同,东部地区2000年-2008年间教育贡献率较之1990-1999年有所降低,而中、西部地区均有较大提升;(3)不同区域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教育等级不同,当前阶段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贡献率最大,中西部地区则为高中教育。进一步分析发现,北京、海南、辽宁、宁夏、贵州、内蒙谷等少部分省区教育贡献率与所在区域平均情况有明显的差异。在此基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晨  
借鉴菲德模型,探讨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选取长三角经济区物流业及地区经济数据,运用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通过计算得到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婷  崔玉平  
文章通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两种方法来估算江苏省近20年教育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作多角度比较和分析,基于后者计量结果可以一定程度上估算出教育外部效益,比前者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客观现实,更加科学合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开洪  
文章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的模型,对1996~2006年中部六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差异明显。中部地区应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加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建立多元的投资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君萍  
农业是陕西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测定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的边际产出效应,进一步计算和分析出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对陕西农业经济增长和整个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陕西省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对农业经济产出的平均贡献率达到22.04%,说明陕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的1/5是依靠农业财政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对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2.41%。拟为陕西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的最优规模提供决策依据和为制定财政支农政策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傅志明  许晓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米靖  
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评判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用方面的重要指标。本文从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出发,梳理了近几年学者们对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出、组成因素、计算方法和相关问题的思考,旨在把这一论题的研究进展和思路条理、清晰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兵  
深化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辨明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基于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区域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东部和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和因果方向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兆洲  黎中彦  
经济增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地区结构三个方面对我国经济的构成进行分析,通过1991~2009年这三种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与贡献率的测算,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爱华  李凤霞  柳新华  
交通运输建设主要涉及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三项内容,我国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作用的发挥要以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前提,对此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米冰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调整,我国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而若想让教育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要确立教育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以及量化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作用。笔者以DEA模型为基础,构建超效率DEA模型,研究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相关教育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宋华明  郭小贤  
通过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硬计算和软计算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本文认为硬计算方法得益于其较强的原生性和理论支撑,应用相对成熟,不足是方法本身过于模式化,难以适应高度非线性以及庞大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系统,系统性不强;软计算方法比前者具有更好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但尚在完善阶段,其步骤繁琐,操作复杂。基于此,本文主要关注两种方法的研究现状、方法原理等,剖析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和优缺点,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牛靖楠  周天勇  张群  
在我国 ,一种普遍的看法是将乡镇企业全部归入农村经济范畴。本文认为 ,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它使得我们过高地估计了农村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贡献。如果采用收入法来计算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 ,就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从用收入法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相当少的一部分 ,而且这个比例也在逐年减少。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城镇化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城镇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樊星  马树才  
根据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中国从"九五"到"十二五"期间31个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探讨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性,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检验不同时期各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时期北京、上海和浙江的贡献率较高,西藏和黑龙江的贡献率较低;"十五"和"十二五"期间各地区的贡献率之间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以"高-高"和"低-低"集聚特征为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军  李立国  
利用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996-2009年间,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年均拉动GDP增长0.46个百分点,对GDP年均增长的贡献率为4.11%;研究生教育或者说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物质资本的贡献率;忽略研究生教育的作用将会导致高估物质资本而低估人力资本的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弱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