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80)
2023(12726)
2022(10536)
2021(9576)
2020(7905)
2019(18044)
2018(17534)
2017(31327)
2016(18432)
2015(20573)
2014(20902)
2013(20005)
2012(18632)
2011(17041)
2010(17060)
2009(15502)
2008(15386)
2007(13994)
2006(12078)
2005(10703)
作者
(54591)
(45982)
(45943)
(43469)
(28868)
(22329)
(20967)
(18141)
(17362)
(16121)
(15565)
(15320)
(14835)
(14513)
(14464)
(14355)
(14284)
(13725)
(13227)
(13213)
(11797)
(11269)
(11146)
(10526)
(10410)
(10386)
(10202)
(10151)
(9419)
(9341)
学科
(73333)
经济(73263)
管理(44595)
(43234)
方法(33042)
(32181)
企业(32181)
数学(29847)
数学方法(29583)
(24486)
中国(23714)
(20129)
教育(20088)
地方(18087)
(17923)
农业(17108)
业经(16280)
(13827)
贸易(13826)
(13411)
理论(12216)
(11367)
(11291)
技术(10887)
环境(10783)
收入(10468)
地方经济(10167)
(10109)
财务(10095)
财务管理(10070)
机构
大学(266579)
学院(262536)
(100849)
经济(98613)
研究(94525)
管理(92701)
理学(81293)
理学院(80179)
管理学(78608)
管理学院(78097)
中国(62747)
科学(61279)
(56771)
(53106)
(49228)
研究所(45518)
(44184)
业大(44095)
(43833)
师范(43379)
农业(42211)
中心(42023)
(40221)
财经(35812)
教育(35717)
北京(35691)
师范大学(35505)
(33529)
(32612)
经济学(31681)
基金
项目(180952)
科学(142461)
研究(130732)
基金(128624)
(114774)
国家(113700)
科学基金(94918)
社会(82087)
社会科(77520)
社会科学(77495)
(72951)
基金项目(68462)
教育(66157)
(63777)
自然(61509)
自然科(60075)
自然科学(60051)
自然科学基金(58991)
编号(53684)
资助(50765)
成果(44393)
重点(42831)
(40986)
(40711)
课题(39879)
(37911)
科研(35269)
创新(35249)
教育部(34508)
计划(34493)
期刊
(104908)
经济(104908)
研究(79093)
中国(54716)
教育(53050)
学报(49154)
(48689)
科学(41944)
大学(36444)
学学(33473)
(33394)
农业(33056)
管理(28471)
技术(23460)
业经(18503)
(18014)
金融(18014)
财经(17417)
经济研究(17199)
(17017)
(14965)
(14590)
问题(14495)
职业(13108)
业大(12778)
科技(12251)
技术经济(12188)
商业(11973)
资源(11793)
统计(11513)
共检索到377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清  刘东  
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1990~2010年教育对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情况。计量结果表明,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形"曲线关系,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一临界点的左侧,现阶段平均受教育年限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教育基尼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U形"曲线关系,由于处于临界点左侧,教育基尼系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对于不同区域来讲,曲线的临界点有所差异。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存在差异性,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教育支出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西部地区的教育支出则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慧钧  
本文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及其内部各省际间收入差距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首先运用泰尔指数,探究到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是我国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其次借助基尼系数,层次地挖掘到农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根源于工资性收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再次通过横向比较,进一步揭示出工资性收入是缩小三大区域内部、拉大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所在;最后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涛  高雪莲  
文章基于相对剥夺理论,重新定义了基尼系数子群之间不平等的表达式,随后选取若干经济指标,将我国19个行业分为4类,通过基尼系数子群分解,测算全国行业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以及群间和群内不平等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发现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子群之间的不平等较为明显,其中第一个子群即民生服务产业相对于其他三个行业表现出明显相对剥夺感;第二子群即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其他三个子群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地区行业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发现,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不平等现象较为突出,各个地区的群间和群内不平等表现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涛  高雪莲  
文章基于相对剥夺理论,重新定义了基尼系数子群之间不平等的表达式,随后选取若干经济指标,将我国19个行业分为4类,通过基尼系数子群分解,测算全国行业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以及群间和群内不平等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发现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子群之间的不平等较为明显,其中第一个子群即民生服务产业相对于其他三个行业表现出明显相对剥夺感;第二子群即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其他三个子群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地区行业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发现,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不平等现象较为突出,各个地区的群间和群内不平等表现存在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桂芝  
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以及全国各区域城乡人口等数据,运用计量研究方法,通过广义熵的引进、计算与比较,揭示和论证财政转移性支出对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调节效应不尽如人意。对此本文指出应重视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公平性目标,并对有效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规模、优化财政转移性支出结构提出对策建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游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中央财政通过各项转移支付致力于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差距依然较大。以义务教育为例,对中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差距进行测度与分解,以此揭示差距所存在的重点区域,同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关键性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文骏  
由于间接税税源地与用税地不一致,本该由全民共享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被地方政府独享,中国的区域之间存在财富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财富逆流现象,这是一种逆向财政机制,将会扩大区域收入差距。本文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省级政府之间财富流动的规模和方向,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财富输入地主要集中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财富输出地主要集中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间财富流动的规模越大,则财富输入地与财富输出地之间的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为了消除这一"劫贫济富"的区域逆向财政机制,应逐步建立消费地导向的间接税收入分享机制和"分益制"财政体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文骏  
由于间接税税源地与用税地不一致,本该由全民共享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被地方政府独享,中国的区域之间存在财富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财富逆流现象,这是一种逆向财政机制,将会扩大区域收入差距。本文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省级政府之间财富流动的规模和方向,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财富输入地主要集中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财富输出地主要集中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间财富流动的规模越大,则财富输入地与财富输出地之间的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为了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伟丽  叶民强  
近年来,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区域间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在综述前人对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拟用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利用面板数据分析对全国的三大区域进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以期对缩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所帮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佩娟  冉光和  卫来  
利用1978—2009年我国省级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协整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其城乡收入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分析了两者间关系在三大地区的区域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对于东、西部地区而言,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与地区金融发展效率负相关,与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正相关;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其金融发展效率正相关,与其金融发展规模负相关,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在不同的区域条件下,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存在区域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涛  赵丹  
加权绝对差系数的运用突破了单指标论差距的理论瓶颈,不仅可以综合反映行业收入差距问题,而且可以将各个行业影响整体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分解和量化,得到每个行业对整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文章运用此方法研究了我国各个区域之间行业收入差距的特征,并进行详细的解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心斐  许恒  程宝栋  
概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及农村教育的状况,揭示目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现状,以2004—2016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效应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农户教育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教育投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增加农户教育投资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且农户教育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在长期是显著的。基于研究结论,从政府和农户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申  农里杰  海鹏  
国际贸易给中国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中国实现共同富裕产生了多种影响。基于要素流动阻碍的视角,阐释了国际贸易如何影响中国区域间和区域内的收入差距,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虽然国际贸易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需求,从而提升中国地区收入,但总体外贸关联度的提高加剧了中国区域间收入差距,这是外贸产业具有区域不平衡性造成的,而人口跨区域流动有助于减小区域间收入差距。与之相反,区域外贸关联度的提升缩小了区域内收入差距,技术溢出效应增强是其主要影响机制。同时,交通设施建设有助于增强国际贸易对区域内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相关政策的建议以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许召元  李善同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会导致显著的收敛效果,但国外的经验研究表明,有些国家的区域间劳动力迁移缩小了地区差距,而有些国家劳动力迁移反而扩大了地区差距,对这一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的矛盾("迁移谜题")目前还缺乏很好的解释。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通过引入资本的外部性、劳动力的不完全流动性以及城市经济学中的拥挤效应,建立了一个两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证明了由于存在"资本追逐劳动"的现象,区域间的劳动力迁移可能缩小、也可能扩大地区差距,这主要取决于资本的外部性和拥挤效应的相对大小,以及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技能差异,从而为"迁移谜题"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理论解释。本文的模型说明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  李昌文  徐小琴  
文章基于1985-2012年江西统计数据所构建的主成分分析模型,定量研究了各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提高第一、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扶持,能够显著缩小江西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江西及其他欠发达地区应加快城乡就业统筹发展,构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促进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推进城乡制度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收入分配均衡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