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5)
- 2023(11456)
- 2022(9226)
- 2021(8689)
- 2020(6844)
- 2019(15409)
- 2018(15090)
- 2017(26983)
- 2016(15988)
- 2015(17430)
- 2014(17073)
- 2013(16264)
- 2012(15075)
- 2011(13688)
- 2010(13782)
- 2009(12371)
- 2008(12132)
- 2007(11120)
- 2006(9988)
- 2005(8716)
- 学科
- 济(57806)
- 经济(57733)
- 农(49171)
- 业(42480)
- 农业(32736)
- 管理(31039)
- 中国(22245)
- 方法(20910)
- 企(20810)
- 企业(20810)
- 教育(19842)
- 数学(19065)
- 业经(18972)
- 数学方法(18885)
- 财(14924)
- 学(14112)
- 发(13234)
- 农业经济(12355)
- 地方(11800)
- 收入(11779)
- 发展(11626)
- 制(11587)
- 展(11504)
- 贸(11158)
- 贸易(11156)
- 易(10928)
- 技术(9994)
- 理论(9696)
- 劳(9528)
- 劳动(9510)
- 机构
- 大学(216488)
- 学院(216466)
- 济(84673)
- 经济(82952)
- 研究(81528)
- 管理(74165)
- 理学(65268)
- 农(64745)
- 理学院(64433)
- 管理学(63132)
- 管理学院(62741)
- 中国(55822)
- 科学(51864)
- 农业(50169)
- 京(46456)
- 业大(43398)
- 所(42513)
- 研究所(39074)
- 范(37203)
- 师范(36776)
- 中心(36365)
- 财(34419)
- 江(33793)
- 教育(32322)
- 农业大学(31741)
- 师范大学(29721)
- 北京(29297)
- 院(28290)
- 财经(27430)
- 省(26662)
- 基金
- 项目(149579)
- 科学(118240)
- 研究(110666)
- 基金(106375)
- 家(95628)
- 国家(94582)
- 科学基金(78497)
- 社会(70180)
- 社会科(65797)
- 社会科学(65780)
- 省(60778)
- 基金项目(56195)
- 教育(55902)
- 划(52719)
- 自然(49947)
- 自然科(48791)
- 自然科学(48773)
- 自然科学基金(47942)
- 编号(46102)
- 资助(41334)
- 成果(37868)
- 农(36482)
- 重点(35045)
- 发(34712)
- 部(34406)
- 课题(34304)
- 创(31546)
- 创新(29212)
- 教育部(28883)
- 业(28749)
- 期刊
- 济(96023)
- 经济(96023)
- 农(69711)
- 研究(68207)
- 中国(55014)
- 教育(49292)
- 农业(47559)
- 学报(42550)
- 科学(36948)
- 大学(33287)
- 学学(30727)
- 财(23250)
- 业经(23094)
- 业(21911)
- 管理(20996)
- 融(19510)
- 金融(19510)
- 技术(18502)
- 农业经济(14538)
- 版(14153)
- 农村(14025)
- 村(14025)
- 问题(14002)
- 业大(13788)
- 经济研究(13588)
- 财经(13115)
- 农业大学(12358)
- 世界(11869)
- 职业(11510)
- 经(11289)
共检索到326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广慧 张世伟
依据吉林省的微观数据,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流动倾向越高,其中,具有大专学历劳动力的流动比率比具有初中和高中学历劳动力的流动比率分别高出5个和2.8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水平正相关;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教育收益率明显高于在农村务农的教育收益率,其中,具有初中和大专学历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收益率分别是相应学历农村务农人员教育收益率的4倍和2倍。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教育 流动 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刚
运用湖南省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 ,探讨了耕地、收入和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主要结论是 ,没有证实耕地、收入和外出打工行为间的倒“U”关系以及没有证实在耕地和收入居中的家庭里农民更愿意外出打工的假说 ;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教育对农民外出打工行动具有促进作用 ;年龄和外出打工行动间具有反向关系 ;人口多的家庭中人员外出打工的较多 ;儿童和老人的人数越少、劳动力人数越多家庭的农民越发愿意外出打工。
关键词:
耕地 收入 教育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士华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微观数据,使用Log it模型来分析教育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以及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 农村劳动力 流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盛来运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流入地和宏观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传统理论认为,农村劳动力外出降低了农业劳动力供给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对于迁出地区存在劳动力的流失效应和选择效应,对农业产出有不良的影响,而对推动城市化和宏观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效应(阿瑟·刘易斯,Todaro)。而新经济迁移理论则认为,农村劳动力外出有利于分散农业风险,通过寄钱回家后改善家庭的投资能力而补偿劳动力的流失效应,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Stark.oded)。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来运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引起了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大组合,对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仅没有导致农业生产的萎缩,而且推动了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因此得到持续提高,农村贫困得到极大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向有利于城乡统筹的方向转化。另外,农村劳动力流动还支持了城市发展和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因此,中国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为农民迁移进城创造条件,这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 流动 效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甄小鹏 凌晨
劳动力之间由于性别、年龄和教育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本文提出了一种将此类异质性引入传统家庭收入决定方程的新方法。基于该新方法,我们可以估计出每一种特征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的数据,本文发现:(1)农村劳动力具有异质性,不同特征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2)考虑异质性后,一个外出务工和一个在家劳动的劳动力对家庭收入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3.8%和22.5%,远高于传统估计下的14.8%和10.8%;(3)外出务工扩大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而传统方法的结果却表明外出务工有可能缩小收入差距。
关键词:
外出务工 劳动力异质性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贝妮 李岳云
本文利用我国5省农村家庭入户调查数据,研究父母外出务工这个家庭行为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并以农村家庭课外补习投资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村学龄子女学习成绩的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父亲外出务工对子女学习成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同时,父母外出务工寄回的钱款能改善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并提高子女课外补习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弥补了父母外出务工对子女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建议:政府进一步为进城务工家庭提供必要教育资源,消除由于父母不完全流动给子女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并提高教育质量;完善劳动力市场,保障农村流动劳动力收入。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农村家庭教育投资 学习成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栾江 李强
通过2009—2010年调查数据对中国18个省48个县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样本考察了教育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非农收入的影响,通过OLS法估计的教育回报率为3.9%,考虑了选择性因素的影响后估计结果为5.06%,说明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依然较低。通过分位回归发现教育可能扩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差距。政府要在农村地区推动教育扩张和平等才能提高农村地区教育回报率,减小教育所产生的扩大收入差距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王宝文
本文结合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数据,概括了各个时期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归纳总结了各个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结构的变革,提升了农业技术和效率,对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健 杨德才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史,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伴随如此大规模人口的迁移,并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保持,并指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的经济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在发生变化,这是基于中国的政策变迁、地方政府行为和劳动者自身行为的变化所导致的。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能否深度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动起着重要作用。适时调整政策以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变迁将是对中国政府新的考验,如果成功,将走出中国独特的农村劳动力迁移道路。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边缘化 城市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其仁
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周其仁一、就业机会:发展战略、体制和政策取向(一)发展策略、体制选择和农村就业农民的就业机会首先并不是由他们本人的就业意愿和劳动技能所能决定的。国家的经济发展策略和经济体制选择,外生地决定着农民就业空间的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红宇
2005年10月20~22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主办召开了“改革开放中的农村青年人口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务院各部委的官员和决策者,以及全国各地百余位人口学、社会学者以及青少年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就改革开放中农村青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涉及农民工问题、农村教育与发展、人力资本与青年发展、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价值观与代际关系以及流动儿童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本刊这一期特别设立“农村青年人口论坛”,发表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员李荣时、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张红宇、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司副司长邓文奎在大会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对农村青年人口问题更广泛关注和更深入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甄小鹏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的数据,并应用基于回归的分解法研究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均一个外出务工劳动力对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为16%,而一个留守劳动力的贡献率为11%;外出务工扩大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留守劳动力更大地拉大了农户间的收入差距,其中教育不平等是主要原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容 毛中根
论文运用1991-2010年中国29个省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居民人均收入、消费习惯、收入预期等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东、中部农村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有负向抑制作用;各地区居民消费对收入普遍存在过度敏感性;农村居民消费受城市居民"示范效应"影响;收入预期对消费影响显著。据此可以通过完善劳动力流动政策,采取增加收入、改变消费习惯以及改善收入预期等措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雅玲 张彬 马艺菲
农村消费结构不优是乡村振兴的一大桎梏,而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提档增效的关键路径之一。文章以流动劳动力为切入点,从理论上剖析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收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引发收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家庭发展享受型消费产生正向影响而对生存型消费产生负向作用,总体上能够显著改善家庭消费结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农村流动劳动力从事行业层次提高、跨区流动距离缩短,会使收入效应强化而成本效应弱化,从而使家庭消费结构逐渐优化。对此,加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关注成本效应、统筹安排回乡劳动力是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提质升级的未来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