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61)
2023(18476)
2022(15443)
2021(14344)
2020(12085)
2019(27757)
2018(27452)
2017(50109)
2016(27875)
2015(31591)
2014(31465)
2013(30724)
2012(28350)
2011(25795)
2010(25730)
2009(23619)
2008(23032)
2007(20294)
2006(17672)
2005(15826)
作者
(81094)
(68102)
(67765)
(64536)
(43008)
(32858)
(30851)
(26652)
(25911)
(24006)
(23213)
(22630)
(21499)
(21354)
(21257)
(21201)
(20555)
(20166)
(19560)
(19546)
(16973)
(16800)
(16380)
(15537)
(15516)
(15144)
(14985)
(14806)
(13681)
(13450)
学科
(124870)
经济(124748)
管理(74288)
(69500)
(55678)
企业(55678)
方法(54957)
数学(49161)
数学方法(48549)
中国(35711)
(29495)
(28765)
(27312)
地方(23947)
业经(23534)
(22956)
贸易(22947)
(22339)
教育(21320)
农业(19933)
(19768)
理论(18571)
环境(17609)
(17491)
财务(17441)
财务管理(17400)
技术(16911)
(16629)
金融(16626)
(16623)
机构
大学(404924)
学院(398949)
(170051)
经济(166821)
管理(147682)
研究(143221)
理学(128500)
理学院(126943)
管理学(124551)
管理学院(123785)
中国(102661)
科学(87232)
(85784)
(74157)
(72701)
(69664)
研究所(66703)
中心(64075)
业大(60910)
财经(60330)
(58123)
(57578)
师范(56963)
农业(55207)
(55032)
北京(54379)
经济学(53783)
(50951)
经济学院(48499)
师范大学(46669)
基金
项目(270012)
科学(213912)
基金(197815)
研究(192942)
(175181)
国家(173738)
科学基金(147764)
社会(124399)
社会科(117927)
社会科学(117897)
(104018)
基金项目(103512)
自然(96572)
自然科(94452)
自然科学(94419)
教育(94187)
自然科学基金(92798)
(90454)
资助(81624)
编号(75868)
重点(62651)
成果(62295)
(61608)
(58653)
(56093)
课题(54718)
教育部(53057)
科研(52602)
创新(52453)
国家社会(52328)
期刊
(179385)
经济(179385)
研究(122411)
中国(79409)
学报(67399)
(61342)
科学(60138)
教育(58851)
(57535)
管理(52883)
大学(50897)
学学(47373)
农业(41701)
技术(36858)
(31683)
金融(31683)
经济研究(30966)
财经(30364)
(26256)
业经(26162)
问题(23612)
(23144)
统计(21841)
(21079)
技术经济(20506)
(19323)
(19059)
世界(18760)
国际(18360)
决策(17381)
共检索到589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冉  杜育红  朱倩文  
基于60篇教育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中626个回归方程的元分析发现,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估计受到不同研究特征的影响。尤其是,“显著效应”的实证结果受到估计方法、教育变量和经济增长变量的设定形式、教育变量的测量指标、样本起始年份、区域和控制变量选择等研究特征的显著影响。使用变量增长率形式、运用工具变量法、使用入学率和教育经费数据估计会降低显著性效应的概率;样本区域覆盖面越小、样本起始年份越早、使用受教育年限数据估计会增加显著性效应的概率。漏斗不对称检验显示样本文献存在显著的正向偏误,即回归结果越显著的研究越有可能被发表。因此,在分析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必须考虑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和可能存在的发表偏误。未来应重点关注的是,改进测量和估计方法,通过更严谨的研究设计精确识别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果效应;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分行业和部门讨论教育的作用,同时拓展非线性模型以考察教育的收益递增的外部效应;持续关注对教育质量的监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贾功祥  谢湘生  
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短期波动及相互影响,文章构建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中国29个省市地区,1997~2009年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量两者互相对对方的冲击情况。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相互拉动作用是非对等的;电力、柴油和汽油单个能源消费和短缺对经济增长波动影响较小,表现出能源间的替代性;能源总量的消费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较显著,与之前研究认为影响性较小的结论有所不同。在制定能源政策时,需要考虑能源总量供给和单个能源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正彦  李帅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值得作深入研究。本文运用1998~2012年中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物流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显示,物流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但在不同的分位数水平下,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物流业对东部地区经济位于低分位点的省份的贡献较大,而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处在高分位点省份的经济贡献较大,对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带动作用最显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王振宇  
财政省直管县试点改变了市管县体制下省、市、县三级政府的财税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政府间收入划分、支出划分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这种体制改革试点是否会促进经济增长,现有基于原始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的结论并未达成一致。本文以实证研究已获得的研究结论为样本,采用荟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显著性看(包括正向和负向),与样本地区的具体特征基本无关,从正向显著性看,第一产业占比较大的地区执行省直管县效果较好,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效果相对较弱;不同地区省直管县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显著性程度和正向显著性程度均存在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翔硕   朱春生  
一、引言 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约10%的速度递增,由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57733.7亿元,17年间增加了约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加了近3.5倍。同期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也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进出口贸易量大幅提高,利用外资不断增加。199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3498.7亿元,按贸易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计算的外贸依存度高达40.7%。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彭俞超  朱映惠  顾雷雷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学术界长期讨论但仍未形成一致结论的问题。本文对基于中国样本的35篇实证研究247个估计进行了META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较弱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因时间、区域、融资方式和传导机制的差异而存在多重结构效应。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U型的时间结构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最弱;各地区金融发展程度差距较大,中部地区金融资源利用率最高,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显著;相较于银行发展,金融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强;金融发展主要通过促进人力资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化雷  
环境污染在两个方面改变了经济增长模型,一方面它是产出的联合产品,另一方面它给消费者带来负效用。我们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是否相容;长期来看无污染积累的可持续增长是否可能;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果引入环境因素,我们关注的关键变量如:收入、消费、资本以及环境污染的最优路径如何变化,据此可以推出哪些可驳斥的推断;观测数据与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理论推断特征是否相符。文章根据标准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假设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在设定了偏好、技术、禀赋、信息后,求出动态一般均衡解路径。使用环境污染的观测数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波  韩立民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要素的流动与配置,要素配置效率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与速度。本文基于VES生产函数建立了以海洋产业结构为门槛变量的估计模型,探究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为推动中国海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海洋第二产业占GOP比重在越过门槛值时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显著,对海洋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结构红利",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海洋经济增长;海洋第三产业占GOP比重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海洋产业结构高度化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效应,会制约海洋经济发展。(2)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引起了海洋资本、海洋劳动力和海洋科技投入对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并呈现阶段性特征。传统海洋投资结构在海洋经济发展初期会促进海洋经济增长,但越过门槛值后,将会抑制海洋经济增长;海洋劳动力对海洋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均比较显著;海洋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的依赖,更多的需要智力支持而非单纯的体力供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波  韩立民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要素的流动与配置,要素配置效率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与速度。本文基于VES生产函数建立了以海洋产业结构为门槛变量的估计模型,探究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为推动中国海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海洋第二产业占GOP比重在越过门槛值时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显著,对海洋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结构红利",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海洋经济增长;海洋第三产业占GOP比重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媛媛  
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和认同 ,但是 ,对于进口的作用 ,往往会产生一些怀疑和争论。本文认为进口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 ,并通过回归分析加以说明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毛林  
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常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但有时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效果不好或不合理。为此本文给出建立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方法。本文对经济增长给出两种回归分析方法,即建立主成分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建立主成分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增长的弹性效应,实例表明效果很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顺毅  
本文使用2005—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房价如何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价对消费贡献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在消费贡献率的不同分位水平上这种关系也普遍存在,而且在更高的分位点上,倒U曲线的拐点对应更高的房价。同时,增加货币供给有助于增强房价对消费贡献率的正面影响,缓解负面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飞  任奕繁  
财政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聚焦点。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对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突发危机造成经济波动下的财政政策调控效应进行理论阐述,然后建立财政政策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及相关指标模型,选取2001年至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对财政收入、税收、工业产出以及消费价格水平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函数响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和税收对工业产出的波动冲击是有效相关的,同时这两种政策有利于平抑经济波动,拉动经济增长。总体来看,税收政策短期内可以达到稳定波动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调整财政支出对于经济的波动减缓是有效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婉静  冯烽  
使用1999-2014年中国的税收收入和GDP的季度数据,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长期的税收弹性大于1,税收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经济上行阶段的税收弹性为1.28,富有弹性的税收具有抑制通胀的作用;经济下行阶段的税收弹性为0.98,说明税收并没有起到缓解经济波动的作用,其刺激经济活力的作用不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对税收的边际效应显著大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总税收增速放缓与第二产业经营遇阻有密切关系;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国内税收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较为稳定,国内税收的长期增长有赖于国内GDP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霞  宁满秀  
采用双向分量回归法探讨1985—2009年中国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在模型中引入共同边界技术效率比,以解决一般固定效应模型无法捕捉不随时间变动的因素对两者间内在关系的影响这一问题。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人均GDP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弹性系数越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曲线逐渐平缓,低、中收入地区的EKC不呈倒U型,高收入地区的EKC呈不明显的倒U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