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4)
- 2023(13728)
- 2022(11855)
- 2021(11499)
- 2020(9366)
- 2019(21714)
- 2018(21742)
- 2017(39989)
- 2016(22654)
- 2015(25846)
- 2014(25749)
- 2013(24262)
- 2012(22093)
- 2011(19844)
- 2010(19939)
- 2009(17762)
- 2008(16854)
- 2007(14803)
- 2006(13047)
- 2005(10976)
- 学科
- 济(74518)
- 经济(74426)
- 管理(57956)
- 业(52623)
- 企(43926)
- 企业(43926)
- 方法(33516)
- 数学(28470)
- 数学方法(28098)
- 中国(27255)
- 教育(24509)
- 农(22357)
- 学(18755)
- 财(18664)
- 理论(18118)
- 业经(17722)
- 地方(16610)
- 农业(14565)
- 技术(13888)
- 贸(13426)
- 贸易(13414)
- 和(13399)
- 易(13014)
- 制(12738)
- 环境(12305)
- 教学(12278)
- 发(11566)
- 务(11280)
- 财务(11205)
- 财务管理(11185)
- 机构
- 大学(296794)
- 学院(296049)
- 管理(112893)
- 济(103714)
- 经济(100959)
- 研究(98517)
- 理学(97664)
- 理学院(96471)
- 管理学(94582)
- 管理学院(94029)
- 中国(66823)
- 京(65024)
- 科学(61738)
- 范(49821)
- 师范(49487)
- 所(48422)
- 财(47688)
- 研究所(44222)
- 中心(44203)
- 江(44176)
- 农(42903)
- 业大(42480)
- 北京(41736)
- 教育(40920)
- 师范大学(40116)
- 技术(38598)
- 财经(38062)
- 州(36191)
- 院(36177)
- 经(34609)
- 基金
- 项目(203296)
- 科学(160195)
- 研究(158737)
- 基金(141659)
- 家(122087)
- 国家(120621)
- 科学基金(103065)
- 社会(94909)
- 社会科(89369)
- 社会科学(89345)
- 省(82171)
- 教育(80560)
- 基金项目(75185)
- 划(70395)
- 编号(69454)
- 自然(65542)
- 自然科(63943)
- 自然科学(63929)
- 自然科学基金(62727)
- 成果(58425)
- 资助(57357)
- 课题(50595)
- 重点(46538)
- 部(45640)
- 发(44163)
- 创(42735)
- 项目编号(42419)
- 年(42389)
- 规划(39949)
- 教育部(39873)
- 期刊
- 济(114805)
- 经济(114805)
- 研究(93219)
- 教育(71053)
- 中国(66784)
- 学报(44173)
- 管理(40441)
- 科学(40438)
- 农(39348)
- 财(34993)
- 大学(34406)
- 技术(31842)
- 学学(30386)
- 农业(28253)
- 职业(20459)
- 图书(20219)
- 业经(20153)
- 融(19859)
- 金融(19859)
- 经济研究(17636)
- 财经(17323)
- 坛(15100)
- 论坛(15100)
- 经(14752)
- 业(14465)
- 科技(14092)
- 问题(14076)
- 书馆(13868)
- 图书馆(13868)
- 理论(13538)
共检索到438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斌 申守权
从信念、道德、学识、态度、情感和境界六个维度来看,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体现为国家工匠的培养理想、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教育智慧与个性化教学、学习态度与创新实践、仁爱精神与学生关怀、全球视野与文化使命。当前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信念的迷失、道德的裂隙、智慧的桎梏、创新的沉默、仁爱的缺位、文化视野的模糊等问题。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为:强化理想信念与现实的契合、完善道德规范执行与监督体系、深化个性化教学改革、激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创新、从理念到行动的全面落实关怀、融入全球化视角与加强文化传承创新。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职业院校 师德师风 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李兴海 刘晶晶
思政工作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教师思政工作被摆在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位置。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后,对高职院校教师思政工作提出了系统化的要求,为高职院校教师思政工作提供了实践指导。将教育家精神与教师思想工作相结合,构建教育家精神引领高职院校高质量教师思政工作的体制机制,塑造教育家精神引领高职院校高质量教师思政工作的良好生态,明确教育家精神引领高职院校高质量教师思政工作的目标导向,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成为“经人合一”的时代大先生、“德技并修”的工匠引路人、“兼爱天下”的灵魂工程师,有助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思政素养,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光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职教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支撑力量,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2023年,习近平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而以教育家精神引领职教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以及由此确立的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坚定的理想信念为职教教师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是激励职教教师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有助于塑造职教教师的高尚品格。教育家精神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在建设职教教师队伍时,要培养教师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学生成长、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塑造道德情操。道德情操是指个体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情感倾向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燕玉霞
工匠精神是"道德精神"引领下的从事专门技艺的德性生活过程,属于职业精神的一种。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认识不足、建设流程不科学、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深耕课堂的精神等问题,通过探讨工匠精神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及有机结合点,提出工匠精神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理论和实践能力为基础、以"双渠道""三步骤"培训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兼职教师为补充几个方面并在工匠精神引领下做好做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双师型” 教师队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丽君 肖羽欢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教师队伍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本研究选取改革开放以来42份相关的政策文本,基于政策工具理论,运用Nvivo软件进行编码,构建以政策工具和师德规范要素为横纵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我国职业院校师德规范建设经历了宽泛化探索、精细化建设以及纵深化发展三个时期,其中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失调,协同效应不足;师德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师德素质养成不均衡;政策工具与师德要素维度匹配程度有待平衡。基于此,建议未来加强政策工具的协同性,实现师德分层建设;完善教师培养体系,落实师德全方位养成;提高政策工具与内容的契合度,铸造合力建设师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玉姗 梁卿
准确把握师德现状是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以教育部的中职和高职教师师德规范为基础,设计师德现状调查问卷,并对天津和贵州的7所职业院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职业院校教师师德状况总体良好,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这一状况与国家和职业学校的工作、职教教师的社会地位、师德规范体系以及教师个人的若干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为了进一步提高职教教师的师德水平,需要采取进一步完善师德规范体系、在师德建设中引入档案袋评价等措施。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师 师德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刚
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特质是具有一种"教育精神",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因此没有必要区分教育家与教育学家,因为在其内在特质上两者是完全一致的;也不必把教育家视为一个高不可攀的层次,只要他们具有教育精神并坚守初心,他们都在履行教育家的角色。教育精神包括"无差别性"、"真诚性"、"导引性"和"反思性"四个方面。今天提出并讨论教育精神,旨在从规范性维度应对教育活动的不确定性,并重构教育共同体的专业承诺。
关键词:
教育家 教育精神 规范性维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志平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教育、考核、激励、惩处、监督与宣传相结合的机制体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德师风 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畅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崇尚教师"以德为先"。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新时代高校一定要深刻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深刻领会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抓住师德师风建设这个"纲",擎起师德师风建设这面"旗",扭住师德师风建设这个"魂"。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新时代 师德师风建设 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康宁 李亮
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在建设主体认知上存在偏差、承载主体行为上存在不足、评价主体划分上存在模糊的现实困境,反思现实困境的实质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利益相关者”的缺位。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分析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利益关联”事项包含核心、重要、主要、次要关联四个层级,共计10个事项及103项关联内容。据此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是突出教师主体核心作用,增强自我建设意识,常怀四个持有;强化高职院校关键作用,夯实主体建设责任,做到四个坚持;增强互利单位融合作用,发挥联动建设效能,畅通三个链路;提升关联群体辅助作用,拓展整体建设功效,做到三个思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云东 李俊涛 刘金明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国内职业教育领域的顶级赛事,始终与产业紧密贴合,关注行业企业发展动向,引领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本着以赛促建、以赛促改、赛教融合的原则,探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对策,可从促进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课程建设与优化、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备赛场地与设备向非赛教学实践活动迁移、融入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协会社团促进学生自主成长等方面展开。实践证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有效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艳婷
师德建设反映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学校优质发展、学校治理以及教育评价改革的适应性要求。新时代职业院校师德建设在制度建设、师德治理和师德评价方面面临着现实挑战。新时代职业院校师德建设的实践思路是:在制度构建方面,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师德制度,规范师德建设;在文化培育方面,彰显师德风范的学校精神,引领价值方向;在师德评价方面,构建体现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永不满足,永远向前,几乎是所有职业院校的共同追求。这些学校所超越的,常常不是别人,而是自身。让我们先来看看一所职业学校的发展历程。1980年,这所由企业中学改制的企业技工学校诞生。为解决实习问题,校领导到多个企业募集材料,全体教师义务劳动,建起实习厂房。1994年末,在得知全省将遴选10所技校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时,这所当时仍被外人形容为"破大门,乱操场,土设备,简易房"的学校从上到下下定非我莫属的决心。学校发出"先有作为,后有地位"的口号,采取"三线并进,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全面发展"的战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东菊
面对实现《中国制造2025》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此,职业院校须借鉴国际大赛技能人才培养方法及对接国内优质企业技能标准,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职业归属感;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助力学生职业品质的提升;探索综合能力内涵,对学生实施职业素质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丰 白宗颖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教师提出的殷切希冀。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教教师培养强调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以及弘道追求等具有独特的本质内涵,并在推动教育强国战略实施、优化职教教师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提升职教教师队伍的立德树人能力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应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通过优化教师培养顶层设计,探索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构建教师培养的全过程体系,促进双师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营造培养教师的社会支持环境,形成政校企协同育人整体合力等举措,创新职教教师培养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