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1)
2023(6554)
2022(4823)
2021(4550)
2020(3420)
2019(7756)
2018(7898)
2017(13079)
2016(8470)
2015(9801)
2014(10079)
2013(8431)
2012(7516)
2011(6755)
2010(7052)
2009(5913)
2008(5760)
2007(5372)
2006(4984)
2005(4815)
作者
(20127)
(16566)
(16554)
(15820)
(10699)
(7898)
(7686)
(6753)
(6282)
(6011)
(5748)
(5547)
(5352)
(5334)
(5246)
(5220)
(5158)
(4950)
(4948)
(4664)
(4394)
(4080)
(4061)
(3990)
(3851)
(3793)
(3735)
(3663)
(3374)
(3356)
学科
(22376)
经济(22342)
教育(19566)
中国(16959)
(15000)
管理(14381)
(10704)
企业(10704)
(9748)
理论(8267)
(7732)
发展(7113)
教学(7062)
(6991)
业经(6780)
(6719)
农业(6365)
方法(5508)
技术(5110)
地方(5085)
(4742)
(4364)
数学(4350)
数学方法(4260)
研究(4121)
产业(4091)
学校(3951)
(3797)
金融(3797)
(3774)
机构
大学(105591)
学院(102512)
研究(40609)
(33416)
经济(32425)
管理(29952)
教育(29875)
(26066)
师范(25953)
理学(25251)
理学院(24823)
(24593)
管理学(24135)
管理学院(23916)
中国(23152)
科学(23117)
师范大学(21417)
(19925)
研究所(18130)
(17813)
技术(17130)
职业(16979)
中心(16897)
北京(16488)
(15777)
(14630)
(14345)
(13620)
业大(12455)
财经(12349)
基金
项目(64889)
研究(57460)
科学(52995)
基金(42818)
(37104)
国家(36191)
教育(35476)
社会(34084)
社会科(31815)
社会科学(31806)
科学基金(29809)
(27161)
编号(26855)
(24927)
成果(24636)
课题(22605)
基金项目(21322)
(19365)
规划(16856)
重点(16567)
(16047)
资助(16029)
(16024)
自然(15971)
自然科(15590)
自然科学(15585)
(15566)
项目编号(15492)
自然科学基金(15300)
教育部(14594)
期刊
教育(52149)
研究(42158)
(39502)
经济(39502)
中国(34028)
职业(14751)
技术(14518)
(14393)
学报(14043)
科学(12964)
大学(12301)
(11520)
管理(11390)
技术教育(10064)
职业技术(10064)
职业技术教育(10064)
农业(9998)
学学(9664)
(7958)
论坛(7958)
(6979)
金融(6979)
(6496)
业经(6466)
财经(6152)
经济研究(6079)
图书(5923)
高等(5898)
(5790)
成人(5497)
共检索到170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庆葆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鼓励和倡导教育家办学。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则以文件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这充分反映了对教育家办学的殷切期待。可是,我们知道,教育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动生成的,只能从视教育为使命、以教育为职业的人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学敏   胡雪涵  
教育逻辑与管理逻辑是校长办学的重要认知工具,基于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因素,校长办学的这双重逻辑在人性假设、价值目的、教育主体、方式手段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不免存在诸多背离,致使校长在办学实践中常常“左右为难”,从而制约着办学质量的提升。对此,政学两界共同呼吁教育家型校长办学,这既是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教育家型校长在办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执两用中,一分为三”的思维智慧,坚持以教育逻辑为价值引领,以管理逻辑为技术支撑,在教育起点、目标重构、主体多元、方式变革以及综合评价等方面探寻双重逻辑的有机“契合”,实现办学过程“左右逢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珏  
从教育管理学的学科视角分析中国近代教育家校长的办学实践,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近代教育家校长之所以办学成功,与其在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沟通、领导等行为特征和动机特征密切相关,而这些特征的产生,又是以教育家校长的特质为基础,与当时特殊的学校情境相关联。由此给当代校长带来的启示是:丰富学校效能指标,寻找管理行为差距,涵养校长四性品质,创造有利学校情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青来  
近年来,"教育家办学"渐渐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按理说,"教育家办学"有如"商人经商"或"农民种田"一般,是个不言自明的命题,但是,缘何这一常理层面的命题却需要大力倡导乃至深入探讨?究其缘由,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口号式的教育命题本身语义模糊,容易导致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有必要对其中几个关键词进行"清思",以从理念上准确把握其本质,并在行动中科学地践行其意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新忠  卢瑶  
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龙头,"985"工程院校实现教育家办学是我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现实需要,对显著提升我国其他高等院校实力具有引领作用。目前,39所"985"高校校长在学识积淀、教育思想以及办学行为等方面距离教育家办学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我国高校办学体制、社会环境以及校长自身追求有关。改善这一局面,让教育家当校长,让校长成长为教育家,需要继续改革高校办学体制、完善校长遴选标准及程序、全面提高校长修养、切实改进校长办学行为,也需要社会各界营造支持氛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冀生在《科学时报》8月14日撰文指出,在当代中国,把教育事业交与教育家,坚持由教育家办学,主要指的是热切地期望我国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能够成为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理念独到和善于治校的教育家。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是大学人的主体,治学育人是大学的中心任务。要领导和治理好这样的大学,对于我国大学的校长和党委书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玉顺  
校长由普通管理者成长为教育家的过程,是其不断丰富办学经验、完善办学思想、取得办学成就、积累专业声望、收获专业荣誉的过程;"成才"为校长从普通教育工作者走向教育家奠定了基础,"成名"是校长由优秀教育工作者走向教育家的转折期,"成家"是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长期富有成效的专业实践的收获期;内驱力是校长成长为教育家的力量源泉,个性品质是校长成长为教育家的重要影响因素,适宜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校长教育家的成长。对校长教育家成长机制的系统分析,有助于揭示学校管理者持续不断的专业化在促进教育发展和管理者个人发展方面蕴含的巨大价值和潜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骅  
大学校长最重要的素质当属治校理念 ,如何将治校理念贯穿于权力的行使之中 ,并与治校风格、治校艺术统一起来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治校的成败。我国高校办学大都缺乏特色 ,原因之一是不少高校领导人缺乏治校理念。目前亟需培植适宜大教育家成长的土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立  
文章指出:大学校长应当成为教育家的问题虽几经呼吁但未引起足够重视,现在仍有进一步研讨之必要;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创建较为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新形势下,大学校长要正确把握时局,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更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家。文章还对如何改革教育和干部制度,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从多方面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大学校长成长为教育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庾建设  
大学里进行的主要是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一系列活动,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学术性是大学生命力之所在。因此大学必然要由了解学术、关心学术、有深厚的学者素养和执着的学术情怀的人来领导。只有关心学术支持做学问的校长,才会有学术的感情、学术的洞察力,也因此才能整体把握大学学术发展的方向,才能坚守学术逻辑。我国大学校长主要是从学术精英中产生的,在校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在制度安排合理的情况下,校长的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是可以相互促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茂聪  侯洁  
教育家办学对于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教育家群体的涌现及教育家办学的实现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山东省潍坊市取消了校长和学校行政级别,以职级制管理为核心,进行了校长选聘、任期交流、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并在完善校内民主管理制度和第三方评价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构建新型政校关系、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教育家型校长成长、实现教育家办学提供了制度保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教育家办学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语境。只有回归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与本土化变革的复杂历史境遇,直面前贤所面临的压力、困境、求索与创造,才能深刻地理解近现代中国教育家办学的价值选择、个性特征、群体共识和文化认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建朝  
教育家办学的内在诉求中首先要求教育者应坚持并践行教育精神。教育精神由于其形而上的特点,是教育家诸多素养中较容易被忽略的。追寻教育理想、求索教育本真、不断超越和创新等是教育精神的基本特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新平  
倡导和推行校长职业化,用意在于强调校长行为的自主权,彰显校长工作道德伦理的优先性和重要性,而非意味着校长职业化是一付可以消弭校长负责制沉疴的灵丹妙药,更非意味着校长工作只有彻底摆脱政治的干预与管制才是可取的和有效的。如今理论研究中存在一种不良倾向,那就是为了突出校长职业化的重要性,肆意放大现行校长负责制的弊病,虚幻夸大校长职业化的功效,似乎校长职业化与校长负责制根本对立。实际上,我国现在普遍推行的校长负责制,是在总结、吸纳建国后学校内部领导体制历次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玉顺  
一、"造就一批教育家"和"倡导教育家办学"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社会对教育家问题日益强烈的关注,对教育家办学日益高涨的呼唤,不仅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提升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强烈愿望,而且反映了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事实上,除教育事业本身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