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6)
- 2023(5647)
- 2022(4401)
- 2021(4468)
- 2020(3377)
- 2019(7801)
- 2018(7879)
- 2017(12654)
- 2016(8446)
- 2015(9289)
- 2014(9483)
- 2013(8261)
- 2012(7599)
- 2011(7001)
- 2010(7186)
- 2009(5880)
- 2008(5845)
- 2007(5258)
- 2006(4476)
- 2005(4246)
- 学科
- 教育(19827)
- 济(16741)
- 经济(16714)
- 管理(14106)
- 业(12803)
- 中国(12063)
- 企(10079)
- 企业(10079)
- 理论(9042)
- 教学(8877)
- 方法(7770)
- 学(7558)
- 数学(6755)
- 数学方法(6588)
- 财(5779)
- 农(5142)
- 技术(4972)
- 学法(4750)
- 教学法(4750)
- 发(4557)
- 制(4150)
- 发展(4104)
- 研究(4000)
- 展(3982)
- 学理(3917)
- 学理论(3917)
- 思想(3791)
- 政治(3690)
- 银(3622)
- 银行(3616)
- 机构
- 大学(102040)
- 学院(97517)
- 研究(38527)
- 教育(31782)
- 济(27003)
- 范(26541)
- 管理(26424)
- 师范(26363)
- 经济(25957)
- 科学(23532)
- 京(23425)
- 理学(22677)
- 理学院(22216)
- 师范大学(21834)
- 管理学(21482)
- 管理学院(21248)
- 中国(21033)
- 所(19169)
- 研究所(17628)
- 技术(17259)
- 江(16983)
- 中心(16462)
- 职业(16208)
- 北京(15751)
- 农(14970)
- 财(14375)
- 院(14088)
- 州(13559)
- 业大(13076)
- 教育学(12291)
- 基金
- 项目(64033)
- 研究(54631)
- 科学(51424)
- 基金(41598)
- 教育(36387)
- 家(36151)
- 国家(35665)
- 社会(30224)
- 科学基金(29227)
- 社会科(28314)
- 社会科学(28308)
- 省(27055)
- 划(25550)
- 编号(24766)
- 成果(23796)
- 课题(22116)
- 基金项目(20628)
- 年(19097)
- 自然(17443)
- 自然科(17056)
- 自然科学(17050)
- 性(16969)
- 重点(16793)
- 资助(16765)
- 自然科学基金(16756)
- 部(16390)
- 规划(16222)
- 教育部(14810)
- 发(14764)
- 项目编号(14729)
共检索到157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祥超
教育实践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两者同等重要。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做"是教师自觉主动的表现,教师的"不做"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受动性,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丰富有效教育教学指导活动的同时,不做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事,这也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自觉性的体现,具有多重意义。培育教师"不做"的意识和能力要求教师教育自觉遵循实践的受动性逻辑,在尽量不破坏教师教育学习者的教学机智原生状态的情况下静待其自在生成并适时促进,悉心培育教师教育学习者的实践信念并引导其自觉反思,积极呵护并适当培育教师教育学习者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之心。
关键词:
教育实践 受动性 能动性 教师的“不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壮成
树立实践育人观念,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重要话题。目前,从研究领域到操作层面,从国家政策到教师个人都形成了关注实践、重视实践的良好氛围。本文在分析为何要关注教师教育之实践品质的基础上,解析了实践性教师教育究竟何为,并试图通过教师教育中实践与理论的融通、实践与反思的共鸣、个体实践与团队协作的结合,还原实践性教师教育的本来面目,以促进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教学反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晓清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经验性实践还是专业性实践,教师的专业实践具有哪些品性,专业实践视域下的教师教育改革应该怎样进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有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及其相关研究。鉴于此,本刊刊发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学界的进一步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惠洁
由学术研究型高校培养各级各类教师、为师范生提供大量学校实践机会,是当前德国教师教育的主要特征,在这其中实践指导教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对德国教师教育的学校实践理论观点的评介入手,分析实践指导教师的地位、任职期待、任职资格、作用与任务,探析德国实践指导教师资格培训的选题、组织方式、特点和功能,指出学校实践指导教师在德国教师教育中担任着连接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的桥梁性角色,这种独具特色的师资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指导教师 学校实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学农
进入21世纪以来,教师教育实践取向问题引起了教师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论者从不同视角对教师教育实践取向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教师教育实践取向问题有发生论的前提,因此需要循着发生论视角来把握。教师教育实践取向问题植根于教师专业教育的悖论中,在教师教育"学术漂移"的过程中凸显,教师专业学术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的统一是问题解决的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彩霞
职前教师教育实践在培养合格师范生方面作用显著,是构成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教育实践是师范生成长为合格教师的必由之路;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是师范生感知教育、理解教育,产生职业认同感,学会课堂教学决策的主要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曲鸿雁
作为新世纪的师范生,要有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教师技能和对自身教育状态善于洞察、反思和创新的思想。从能力的方面看,既要有获取知识、整合知识、淬炼思想的能力,还要有一个未来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情境的驾驭能力、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牛晓未
选择性教师教育路径是美国教师教育中采用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成果,并为其他国家所认可。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美国选择性教师教育路径进行阐述,然后对美国选择性教师教育路径的实践方式进行剖析。研究发现,美国选择性实践路径主要是以短期和专业为师资培训的方式、以实习导师为师资培训的专业支持、以不同的审查角度为师资培训的考核评估等三个方面为主要特点。借鉴美国的选择性教师教育路径的经验,国内应在培训方式、实习过程中的专业指导以及师资培训的审查与考核上有所完善与调整,来丰富和发展我国自身的教师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户清丽
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是由反思性实践能力、学业整合能力和行动研究能力共同构成的能力综合体,其能力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完善的过程。反思性实践能力可划分为自发性实践、理性实践、发展性实践三个层次,学业整合能力可划分为学业知识整合、教学知能整合、教学论整合、情境性整合四个层次,行动研究能力可划分为模仿性教学、策略性教学、开放性教学和创造性教学四个层次。探明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多层次完善特征,有助于动态评估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现状、优势与不足,并为促进其能力发展提供介入方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孔宝刚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既要掌握本体性知识,又要掌握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技术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是教师教育思想的两个流派。厘清两者内涵和关系对于教师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坚持技术理性与反思性实践相结合,是解决当前教师培养中存在问题的现实诉求,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客观需要,是改进和优化教师职前培养过程的目标追求。
关键词:
技术理性 反思性实践 教师职前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教育部会同其他部委共同发布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在新时代要“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并且“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推动师范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是中国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发展中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需要的制度创新,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杨兰
研究性变革实践和高能实践是当前中关两国正在形成的两种具有一定流派特征的教师教育实践理念。两种实践观同是作为应对教师教育和课堂教学变革复杂性的解决之道而提出,但在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界定教师教育的界限及设计具体的介入手段等方面表现出和而不同的特点,其思维方式对于今后教师教育项目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淑玲 陈向明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教师教育的发展,更新教师教育研究的思路和方式,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者的能力,已成为我国当前教师教育研究改革的重点。2013年9月1日",首届‘实践-反思教育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召开。"实践-反思教育质性研究"的范式采用贴近实践的质性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研究,以"求真"和"求善"为双重目的。会议就该范式的理论建构与行动等主题展开了讨论,重点关注对该范式的理解、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等,并展望了推进该范式的发展以深化教师教育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
实践 反思 范式 质性研究 教师教育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明生
日本教育正在以"在‘宽松’的教育氛围中培养‘生存能力’"为基本方向,实现转型,在此背景下对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以教师的"实践性指导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正在重构教师教育课程,其思路与方法值得分析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魏戈 陈向明
在一套"投入—产出"的数据逻辑之下,我国教育事业的成功叙事遮蔽了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主体性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教育决策和行动中,需要借助他们的实践性知识得以表达。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教育性意义,正在于促使教师主体性的浮现,从而唤醒教师发展的潜在本质。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主体性的表达媒介,因其意向性、伦理性和超越性等特征,能够帮助教师在稀疏平常的工作中创造教育性事件,彰显其教育性意义。基于来自一线教师的案例分析发现,具有教育性意义的实践性知识与教师的主体性一体两面,二者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相互转化、彼此促进。
关键词:
实践性知识 主体性 教育性 教师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