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4)
2023(2055)
2022(1559)
2021(1729)
2020(1208)
2019(2983)
2018(3118)
2017(3858)
2016(3442)
2015(3964)
2014(4224)
2013(3246)
2012(2960)
2011(2854)
2010(3067)
2009(2425)
2008(2286)
2007(2201)
2006(2030)
2005(1927)
作者
(6312)
(5136)
(5063)
(5052)
(3269)
(2560)
(2526)
(2228)
(1984)
(1956)
(1836)
(1824)
(1793)
(1662)
(1608)
(1598)
(1591)
(1577)
(1576)
(1546)
(1512)
(1403)
(1355)
(1239)
(1231)
(1202)
(1164)
(1151)
(1119)
(1093)
学科
教育(18098)
中国(8111)
教学(5331)
理论(5219)
(3354)
(3150)
改革(3101)
(3070)
发展(3035)
思想(3009)
高等(2984)
(2913)
政治(2884)
研究(2811)
思想政治(2766)
政治教育(2766)
治教(2766)
教育改革(2762)
德育(2746)
学校(2455)
管理(2406)
学法(2368)
教学法(2368)
(2204)
教育学(2199)
计算(2177)
算机(2167)
计算机(2167)
机化(2151)
计算机化(2150)
机构
大学(39024)
学院(34198)
教育(24817)
(16558)
师范(16532)
研究(15881)
师范大学(13966)
(10264)
职业(9985)
教育学(9685)
技术(8534)
科学(8517)
北京(7545)
(7514)
教育学院(7101)
研究所(6873)
(6855)
职业技术(6824)
管理(5931)
中心(5801)
(5759)
技术学院(5658)
(5148)
教育科(5110)
教育科学(5074)
理学(4951)
研究院(4804)
(4772)
理学院(4764)
中国(4623)
基金
研究(22193)
教育(19719)
项目(19067)
科学(16520)
成果(12901)
编号(12177)
课题(12144)
(10930)
社会(10853)
(9922)
社会科(9917)
社会科学(9916)
基金(9772)
(8963)
规划(8477)
(7804)
(7417)
研究成果(7253)
年度(7198)
国家(7178)
项目编号(7123)
(6677)
(6337)
(6310)
阶段(6295)
(6208)
(6123)
教育部(6113)
重点(6080)
阶段性(5794)
期刊
教育(43040)
研究(21816)
中国(17586)
职业(10344)
技术(7346)
技术教育(6758)
职业技术(6758)
职业技术教育(6758)
(4847)
经济(4847)
高等(4769)
成人(4606)
成人教育(4606)
高等教育(4247)
(3991)
论坛(3991)
大学(3730)
(3532)
职教(3519)
发展(3387)
(3387)
比较(3261)
学报(3148)
教研(2765)
高教(2765)
科学(2642)
远程(2142)
远程教育(2142)
(1970)
图书(1883)
共检索到63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润洲  
教育定义多元根源于其自身的逻辑框架,表现为认知主体的差异、教育自身的复杂以及教育定义的特性等。作为自觉的教育者,直面教育定义多元这一事实,应明确各教育定义的意涵,洞察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廓清自己心目中的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根林   何小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亚  窦卫霖  
话语分析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理论与方法,教育公平已成为政策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12年OECD发布的报告《教育公平与质量》为研究对象,融合语料库方法与话语分析,统计结果主要是该文本的主题语义域和主题词,包括"弱势"、"领导力"、"经济"等,这揭示了目前OECD教育公平政策的关注点,即要解决的问题、要采取的措施以及动因,并反映了政策制订者如何定义教育目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熙  陈晓晓  
价值教育是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的使用,共同诠释价值意义、建构价值理解的过程。在这种话语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话语能力,也就是能够基于对语言"形式-功能"的认识,对宏观与微观情境的理解,以及对何种话语权力的洞察,有策略地在语言及非语言符的使用中建构有利于学生发声与思考的意义诠释空间,使其服务于价值自觉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教师要有能力保持自身话语的可协商性,让学生成为价值建构的主体。教师还要擅于搭建意义的脚手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价值思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近代中国陷入了民族危亡之中,为了“救亡图存”,教育救国运动兴起,但没有成功。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教育在这一历史跃进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教育立国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科教兴国强调教育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服务,教育强国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支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清臣  
作为当代哲学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话语实践思想为解决教育理论不能融入日常教育实践的问题提供了一条现实的路径,即通过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领域的话语可以实现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整体建构。在参与教育实践领域的话语实践中,教育理论可以建构教育实践的意义、活动、身份、关系、名利分配、联系、符号系统与知识等要素,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对教育实践中"谁"和"做什么"两个核心方面的确定。为推动教育理论进入教育实践的话语空间,教育理论的实践应用者需要把教育理论转换成不同版本的语体,把教育理论转换成具有话语内涵的各种符号,在教育理论话语中引用经典文本,组织有关教育理论的对话与写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荣伟  朱永新  
从教育“是什么”到教育“该如何”的追问过程,也就是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教育思想的表达过程中,一直就存在着呐喊与回应,交织着诉说与倾听。但是,在教育成为“公共话题”的今天,关于教育思想的话语却陷入了困境。明确话语主体(谁在言说)、言语的对象(向谁言说)和话语方式的选择(如何言说),是教育思想走向表达自觉的有效途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潘希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话语选择大体上有三个范畴:现代性的政治哲学话语、公共服务治理的空间结构、官僚制/后官僚制。由于这些范畴自身充满着诸多冲突,因此,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话语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然而,两难的话语抉择必将推动美国教育公共治理实践的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钢  张力  
选取 2 0 0 0年和 2 0 0 2年教育行政部门受理的 2 2 5封反映教育政策问题的公众来信 ,用社会语言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来信话语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公众来信的话语秩序、问题域结构、话语谱系等基本特点 ,以及与相关的学术话语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 ,从而对公众认可的热点问题与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 ,进行了话语意义上的探索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永忠  
要界定和谐教育的定义,首先必须对和谐的定义进行界定,无论是关于和谐的定义的界定还是对和谐教育的定义的界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都可以进行多元解构与建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涂志芳  
图书馆转型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研究课题,转型话语是图书馆转型的重要内容。图书馆转型话语构建可以分为学者研究、组织倡导、业界实践3个维度。在学者研究维度,对图书馆转型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现有研究基础和不足,明确图书馆转型话语构建的研究意义;在组织倡导维度,收集图书馆及相关组织的战略规划、发展报告等文本材料,解析图书馆转型话语的构建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角色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图书馆转型的话语体系,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对象、话语成效等关键要素;在业界实践维度,对图书馆界较为广泛参与的图书馆转型运动的背景、原因、宗旨、成效等进行梳理,分析其向公众传递的图书馆转型动因,以及运动取得的社会参与成效。最终总结图书馆转型的话语构建,以期为图书馆更深入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斯人  
尽管身在市场之中,早已见惯价格的潮起潮落,但是眼瞅着股市着了魔似地飞涨、楼市拧紧弹簧般地卯足劲儿蹿高,还是让人们多少有点儿心惊肉跳。倘是股民,自然期盼股指芝麻开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文西  张万禾  
"大×的"是一个具有话语标记特征但意义没有完全虚化的准话语标记结构,具有人际功能、互动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人际功能是"大×的"的主要功能,互动功能和语篇功能都是通过人际功能表现出来的,是次要功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滕珺  
作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教育类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60余年的历史中始终引领着国际教育理念的发展。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会决议"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8.0系统地分析各个时期主流教育理念背后的价值取向,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基本教育"极其推崇价值理性,60年代转向了以工具理性为导向的"教育规划",70年代价值理性在终身教育的思潮中得以回升,而经历了80年代的组织发展危机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终于在90年代提出的全民教育中得以融合。由此可见,价值理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变的内在追求,而工具理性又是其无法回避的现实挑战,只有还原价值理性和工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査火云  郑航  
爱国主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国家认同教育。基于文本所进行的话语分析表明,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两种认同模式,即:以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认同模式和以公民为主体的公民国家认同模式。两种认同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的重心各异,在价值观上分别表现为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并存、公重于私与公私互补的并存,由此构成了当代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中的内在紧张与冲突。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两种认同教育共存之必要。化解两种认同模式之间的紧张与冲突,需要以公民国家认同教育为重心,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来重塑爱国主义教育话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