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8)
- 2023(13877)
- 2022(11616)
- 2021(11414)
- 2020(9358)
- 2019(21602)
- 2018(21399)
- 2017(38078)
- 2016(21451)
- 2015(24351)
- 2014(24248)
- 2013(22853)
- 2012(20995)
- 2011(19252)
- 2010(19004)
- 2009(17028)
- 2008(16186)
- 2007(14007)
- 2006(12179)
- 2005(11023)
- 学科
- 济(78522)
- 经济(78427)
- 管理(53222)
- 业(47280)
- 企(38284)
- 企业(38284)
- 方法(36027)
- 数学(31902)
- 数学方法(31432)
- 中国(29685)
- 教育(22503)
- 农(21271)
- 学(20125)
- 财(19675)
- 理论(16464)
- 制(16168)
- 业经(15935)
- 贸(15756)
- 贸易(15744)
- 易(15414)
- 农业(13523)
- 银(13117)
- 银行(13091)
- 地方(13086)
- 行(12631)
- 体(12259)
- 技术(12222)
- 融(12133)
- 金融(12126)
- 和(11929)
- 机构
- 大学(290755)
- 学院(283089)
- 济(115317)
- 经济(112998)
- 管理(103685)
- 研究(101720)
- 理学(88998)
- 理学院(87946)
- 管理学(86304)
- 管理学院(85737)
- 中国(73356)
- 京(62811)
- 科学(58514)
- 财(52882)
- 所(48977)
- 中心(46457)
- 范(46406)
- 师范(46001)
- 研究所(44713)
- 江(42891)
- 农(42386)
- 财经(42134)
- 北京(40318)
- 经(38714)
- 业大(38419)
- 师范大学(37764)
- 教育(37729)
- 院(37055)
- 经济学(36733)
- 州(33201)
- 基金
- 项目(191332)
- 科学(152943)
- 研究(147260)
- 基金(138610)
- 家(120478)
- 国家(119390)
- 科学基金(102018)
- 社会(93290)
- 社会科(88185)
- 社会科学(88170)
- 教育(75183)
- 省(72870)
- 基金项目(71317)
- 划(64241)
- 自然(63233)
- 自然科(61835)
- 自然科学(61812)
- 自然科学基金(60725)
- 编号(60620)
- 资助(56703)
- 成果(51957)
- 部(45227)
- 课题(44637)
- 重点(44449)
- 发(41745)
- 创(40122)
- 教育部(39873)
- 国家社会(39000)
- 大学(37660)
- 创新(37399)
共检索到434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维智
构建新时代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从重构教育学核心概念开始。在悠久的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学习、师表、民生等核心概念为主的"为学"、"为师"和"为政"话语。教育学核心概念的嬗变与重构需要遵循文化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和学科逻辑。新时代的教育实践需要进行教育学核心概念的重构,重新定义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师。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建构,必须立足于中华教育学术传统和新时代中国教育实践、分析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现象、研究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问题,在传承、创新中实现核心概念的重构,创制出对中国教育实践的原创性理论解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王晓丹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尚缺乏大教育学的建构视野。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学人,应进行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使教育学既成为面向所有教育领域的教育学,又成为能涵盖各教育领域的大教育学,在每个教育领域,都形成独特的教育学中国话语。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进行大教育学建构亟待突破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突破学校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突破教育学学科界限;突破西方话语;突破抽象形式。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应当通过四方面路径:聚焦终身教育体系;立足大教育学学科视野;回归中国文化传统;扎根中国教育实践。
关键词:
教育学 中国话语体系 大教育学 建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丽英 王晴阳
研究梳理了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剖析了孕育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改革突破阶段、时代创新阶段的不同的时代特征。进入新时代,民族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要锚定其价值方位,即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价值、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目标的经济价值和形成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格局的文化价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教育学“三大体系”,要以把握学科特点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以践行经世致用为原则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术体系,以传播中国声音为使命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话语体系,从而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新局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元涛
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议题的提出,意味着发展中的"中国教育学",正试图逐渐摆脱对于外来学术的"学徒状态",逐渐提出其本己的"自律性"要求。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在其现实意义上是民族复兴的宏观愿景在具体学科中的回响和表达;它从逻辑上内在地包含着"全球化·本土化"框架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它在学术史方面植根于从"教育学中国化"到"创建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的民族性自觉中。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研究主体以清晰的话语意识,回归中国教育学话语创生的文化之源,在"话语的教化"中积累话语创新的力量。作为一个由自觉意识引领的、审慎的渐进性学术探究和积淀,中国教育学话语创新和话语体系建构,需警惕本土意识的"绝对化"、教育学建设的"去学科化"和话语体系构建的"空心化"。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话语体系 价值证成 通达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孟立军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有赖于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当前有必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界限模糊、轻重不一、缺乏系统化研究和体系化研究的问题。民族教育理论研究要加强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教育制度、民族教育实践的"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研究。为此,要把握民族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建构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教育政策和民族教育制度框架体系和解决新时代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问题。要将民族教育理论个别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体系层面的研究,将民族教育实践的普遍研究聚焦为重大问题的专题研究,将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般问题研究延伸到对未来的前瞻性研究。
关键词: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 理论话语体系 建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文 张斌
[目的/意义]增强中国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理论研究。[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政策分析法,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机理与路径。[结论/发现]从历史视角看,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历经从学科创建到话语创建、从学科独立到话语独立、从学科自强到话语自强、从学科自信到话语自信的发展与演变。从现实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肩负着阐释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构建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档案学话语体系、提升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创新能力、推进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大众传播、强化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国际传播的时代使命。为此,亟需兼顾历史与现实,坚持本土化与国际性相统一、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内向性与外向性相统一,强化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支撑,立足中国实际打造中国档案学派,扎根中国大地建构自主知识体系,面向“两个大局”推进理论创新,以时代为观照融通中外话语表达。[创新/价值]厘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历史经纬、主要任务、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成为摆在教育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十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作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学科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在历史回顾和总结反思中得到发展;重大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注入了强大活力;教育史、家庭教育学等“冷门学科”得到深化研究,一批新兴学科崭露头角。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尚未实现学科自立,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主体性原创性不足,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缺乏“大教育”视野,学科体系构建的内外部逻辑关系有待理顺,交叉学科发展缓慢、回应现实关切不够。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未来发展正呈现出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想引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总体布局的实践导向、在学科分类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融通与融合的“大学科”意识、培树一批教育领域的战略型研究人才的学科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维水平深化等态势。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 教育学 教育学学科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包炜杰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从侧面反映出西方世界正在衰落,而中国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并引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立足于基本国情和经济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正当其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三大理论来源,即以价值取向为主要方面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工具取向为主要方面的西方经济学和以实践取向为主要方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以国家治理作为理论突破点,有效回答"中国奇迹"之谜,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话语不只是一种思想表达的工具,还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思维,全球化时代,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权力与地位。中国教育学应该具有中国的话语体系,但考察中国百年教育学建设的历程,教育学一直存在着中国话语的缺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学话语体系,既是中国教育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变中国教育学对西方的依附状态,使中国教育学走向世界并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中国表达、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文化,是教育学中国话语的四个要素。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深入教育改革与实践,立足传统文化精神,寻求与西方理论的对话,是建设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教育学 中国教育学 话语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军 黄娇
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对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增强中国高等教育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关键词:
中国特色 高等教育 话语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政涛 文娟
教育学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之所以不高,与四类世纪性瓶颈问题相关:一是如何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二是如何认识与国际"接轨",三是我们可以对国际学术界"贡献"什么,四是中国贡献如何获得国际"认同"。它们构成教育学中国话语建构过程中的"关系之难""接轨之难""贡献之难"和"认同之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拟定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全球发展与传播战略,最终推动教育学中国话语赢得国际认同,成为世界性话语,成为国际教育学理论与思想的发动机之一。
关键词:
教育学 中国话语 国际认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锡文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体系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想。在这个体系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人道主义:以追求人的解放,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通过经济提升、社会进步、人的发展逐步建构起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但同时在国际竞争中,中国的经济地位与发言权是不匹配的。因此,有必要以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为基点,建构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话语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学文
在世界经济中心、高等教育强国与话语权三者之间,既有因果之嫌,同样互为条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实质就是要拥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成果,成为科学知识和高深学问的生产中心和传播中心,掌握着相对系统和成熟的思想话语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最终必然要求在历史尊重、时代回应、现实调适与中国特色等诸多方面着力,即要遵循大学理性、坚持教授治学、适当扩大并落实办学自主权、重铸主体理性,努力重塑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话语体系和话语逻辑。
关键词:
话语权 大学理性 办学自主权 教授治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玉敏 杨冰玉
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和尊严,发展权的终极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当代国际人权理论体系中各项人权存在着"核心—支持"的结构关系,将发展权作为人权话语体系的核心,是对以个人自由权利为核心的西方主流人权话语体系的超越。(1)文章认为,劳动力发展权是从马克思劳动力产权思想发展而来的一项可交易的经济权利,(2)与人权理论中的核心发展权相对称,在经济学中把劳动力发展权作为产权理论核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交换领域克服"劳动异化"的经济学工具。
关键词:
发展权 劳动力发展权 产权理论核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丹 侯怀银
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尚缺乏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目前,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从单数到复数演变,中国成人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从单一到多元演进,中国成人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从历史与实践中生成。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以下四方面亟待突破的问题,即建设立场上进一步明晰目的、建设方式上进一步突出特色、建设形式上进一步聚焦实践、建设水平上进一步关注整体。基于以上问题,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应当遵循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等内在逻辑,坚持逻辑起点、遵循规律、把握大局、关注整体的方法论基础,并通过四方面具体路径展开建设:立基体系全局,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把握学科规律,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坚持实践本位,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立足中国立场,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