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7)
2023(5286)
2022(4327)
2021(4430)
2020(3540)
2019(8167)
2018(8100)
2017(14055)
2016(9043)
2015(10022)
2014(10442)
2013(9541)
2012(8973)
2011(8220)
2010(8490)
2009(7473)
2008(7614)
2007(7082)
2006(6421)
2005(6259)
作者
(23785)
(19662)
(19397)
(19032)
(12563)
(9541)
(9067)
(7608)
(7444)
(7415)
(6730)
(6695)
(6355)
(6258)
(6254)
(6175)
(6109)
(5892)
(5778)
(5513)
(5193)
(4979)
(4761)
(4643)
(4607)
(4572)
(4308)
(4260)
(4103)
(4058)
学科
(22946)
经济(22907)
教育(19472)
管理(18910)
(18189)
(14423)
企业(14423)
中国(14221)
方法(9519)
(9360)
理论(8879)
(8742)
数学(8025)
数学方法(7747)
(7560)
教学(6932)
(6702)
技术(5449)
(5443)
银行(5437)
(5386)
财务(5367)
财务管理(5351)
(5156)
企业财务(5127)
(5109)
业经(4887)
(4785)
金融(4785)
农业(4769)
机构
大学(121475)
学院(115081)
研究(45688)
(37288)
经济(36060)
管理(34578)
教育(30011)
理学(28891)
中国(28702)
理学院(28382)
(27868)
管理学(27589)
管理学院(27326)
科学(27228)
(26839)
师范(26686)
(23779)
师范大学(22045)
研究所(21330)
(20934)
(19905)
中心(19587)
北京(18889)
(18291)
技术(16440)
(16182)
财经(15988)
(15911)
业大(15276)
(14469)
基金
项目(69616)
研究(57382)
科学(55870)
基金(46873)
(40709)
国家(40214)
教育(35395)
社会(32989)
科学基金(32943)
社会科(30942)
社会科学(30933)
(28165)
(26440)
编号(25475)
成果(25041)
基金项目(23402)
课题(21784)
自然(20073)
自然科(19630)
自然科学(19624)
资助(19547)
自然科学基金(19275)
(18398)
(17845)
重点(17592)
(17390)
规划(16131)
(15739)
教育部(15517)
项目编号(15417)
期刊
教育(50101)
研究(48179)
(43463)
经济(43463)
中国(33935)
学报(18758)
(17044)
(16951)
科学(15706)
大学(15184)
技术(12757)
管理(12559)
学学(12437)
职业(11766)
(11450)
金融(11450)
农业(11381)
财经(8512)
技术教育(7540)
职业技术(7540)
职业技术教育(7540)
(7368)
(6829)
论坛(6829)
经济研究(6545)
业经(6526)
(6402)
图书(6160)
高等(5987)
问题(5863)
共检索到193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钢  
教育学是研究和实践如何培养人的学科,教育学想要履行教育学科本身的理论和实践使命,就必然跨越学科之间的疆界,同时需要建立教育学的立场。教育学自身理论领域的界限来自于其所要研究和培养的对象,集中体现了个人与公共之间的关系。教育学要把不同的学习个体的发展作为首要研究任务。教育学研究建立在每个个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存在于对社会与文化情境的理解之中;理论概念与经验研究相结合是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内在机制;教育作为实践精神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体。由此,教育学成为一种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伍世安  叶卫华  
对人性的不同解读会直接影响对国家的本性以及国际合作可能性的理解。国家的本性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具有利己和利他的双重性。从社会人的角度看,在共同的利益和相互依赖的条件下,国际社会会逐步形成兼容的规范和合作的意愿,并作出互惠的行动和努力,最终达成国际合作的成功。作为"社会人"的各个国家,尤其是大国,终将为了全球的共同利益逐渐弥合分歧,形成共识,最终达成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盼倩  
对于劳动的价值问题讨论由来已久。洛克从政治哲学的视角确认劳动的价值,目的是自由主义的实现;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讨论劳动的概念,论述了资本主义劳动的本质问题等。其中,马克思还肯定劳动在教育中的价值,提出教劳结合的教育原则。同时,正因为劳动观念的历史变革,也就是劳动从作为生存手段到行动方式的转变,从奴役劳动到生命劳动的转变以及从劳动生产力到劳动创造力的转变这一系列变革,促使劳动与教育的结合成为了可能。而具有劳动性质的教育和具有教育性质的劳动成为两者结合的重要特征。身心统一发展的教育目的、以活动课为主的课程方式、以劳动过程为主的教学内容和作为整体性发展的教育评价是在劳动与教育可能性的结合后对教育系统的充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张晓瑞  
成人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在大力倡导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日,发展却举步维艰。面对成人教育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情况,其学科定位无疑是当下亟待解决的。本文对成人教育学学科定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学科研究主体、学科理念、学科本体三方面予以破解,确立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的独立定位。这一定位将会对成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扩充、价值体系的确立以及学科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方庄  
在以“远程学习与数字图书馆”为主题的研讨会上,包括本刊主编严冰在内的与会者不止一次地提及“新的可能性”,新理念、新技术为数字图书馆所开辟的新的可能性,数字图书馆为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所开辟的新的可能性,等等。这表达了对现实的实践轨迹的欣喜,也表达了对新进展的希冀,和对实践探索“未完成”的形成性特征的清醒认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徐路  
近年来,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全球图情领域广泛关注。从KACRL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报告:2016版》关注的9大趋势、《国际图联趋势报告一2016新进展报告》分析的5大趋势、《ACRL高等教育环境扫描报告:2017版》提出的15个问题、《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关注的6大重要技术,再到ALA在2017年夏季会议提出的7种新技术、冬季会议提出的10种新技术,各类国际性图情报告或会议从不同视角对图书馆技术发展趋势做出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元涛  
多学科的"联合",其行动单位依然还是"学科",而不是"学科间"或"跨学科"。困扰中国教育学的核心问题,不是森严的学科边界所造成的思想桎梏,反而是学科边界意识淡漠所导致的"无立场"陈述。教育学学科边界的确立,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学者学科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学科认同感的强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旸  
教育在价值和观念、知识和课程、教学和评价、班级和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等方面体现着对学生生命的"控制",但是,学生的生命又存在着与"众多控制"相抗衡的"无限可能性"。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的教育思想对教育走出当下控制学生生命的困境,回归教育的本真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王晨  
人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割孤立到不断相互影响的过程。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教育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样反映在民族国家内部教育系统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联系的不断强化。教育史研究应深刻反映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以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观念重新阐释教育的历史进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通识教育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如何超越有限,追寻普遍与永恒的教育。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意义乃在于其承载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也就是以通识培育通人,即培养完整的人,而非通才。大学通识教育需要超越专门知识训练而达至整全意识,以向着经典、自由求知为取向的阅读与交往乃是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路径。通识教育不仅关涉大学教育的目标与内涵,同样关涉中小学教育品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君  陈士俊  
学科结构的完善、学科组织的改善、学科制度的最终确立以及职业教育学学科文化的建立,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构建面临的几个重大命题。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学科就是整个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根系所在。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离成熟学科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殊性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构建学科体系的“目标指向”,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和学科研究的“泛化现象”。分析学科发展的特殊性是为了从学科自身去寻找学科发展不成熟的原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萍  
"学科范式"是一个集合概念,包含有多个构成要素,即特定时期内的学科共同体成员所具备的共同的信念、技术、知识以及能力等的集合,具有共同性、规范性以及历史发展性的特点。伴随着人类知识形态的变化,由知识理论体系所构成的学科也必然经历这种不断变化,因此,学科范式转型的开展势在必行。在新的学科范式尚未完全成型之前,教育研究者须牢牢坚持学科的理念和学科的内部承认,高等教育研究须着眼于教育实践和问题的解决,须坚持多学科研究,取众学之所长,实现高等教育学科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东  
教育作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可能有统一的定义。教育自身是一种指向"人"的实践活动。仅仅将教育自身作为"本体"去界定,只能勾勒出教育范畴"永恒性"的一面;教育自身只有在"教育是怎样的"问题域中才能展开它丰富的历史内涵,并在对"教育何以可能""、教育何以如此"的探究中得到解释。教育自身与"办教育""、用教育"的关联,形成了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多学科研究教育的客观基础。立足于教育自身、拓宽视野、开放边界,是教育学在多学科研究教育的语境中可以秉持的学科立场;站在这一立场上反思,教育的价值尺度是"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能够揭示教育"历史性"的那些范畴,一定是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硕豪  
高等教育学的上位学科——普通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决定了高等教育学必须承担起理论建设的任务 ,成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高等教育学只有确立其基础理论学科地位 ,才能提高自身的学科水平 ,并对高等教育实践起有效的指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