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6)
2023(11112)
2022(9209)
2021(8497)
2020(6766)
2019(15380)
2018(15186)
2017(26210)
2016(15042)
2015(17182)
2014(17083)
2013(16402)
2012(15990)
2011(14990)
2010(15338)
2009(13972)
2008(13764)
2007(12620)
2006(11778)
2005(11269)
作者
(45121)
(37226)
(37140)
(35340)
(23842)
(18032)
(16939)
(14710)
(14462)
(13632)
(12826)
(12564)
(12180)
(12136)
(11867)
(11606)
(11142)
(11141)
(10973)
(10928)
(9853)
(9534)
(9046)
(8788)
(8636)
(8498)
(8404)
(8343)
(7721)
(7589)
学科
(59729)
经济(59668)
管理(35203)
(34361)
中国(26447)
(25362)
企业(25362)
教育(21036)
地方(18778)
(18772)
(18413)
方法(16775)
业经(15329)
理论(14254)
农业(13275)
数学(12812)
(12767)
(12631)
数学方法(12588)
(10864)
金融(10864)
(10720)
银行(10683)
(10553)
地方经济(10526)
(10452)
(10162)
技术(10011)
发展(9978)
(9859)
机构
大学(217416)
学院(212672)
研究(87201)
(78649)
经济(76616)
管理(69855)
中国(60887)
理学(57318)
理学院(56437)
管理学(55234)
管理学院(54821)
科学(53988)
(50788)
(46158)
研究所(41595)
(40225)
师范(39833)
(38585)
中心(37920)
(37250)
(36328)
教育(35379)
北京(33844)
师范大学(32478)
(31177)
农业(30139)
业大(30099)
(29035)
技术(27990)
财经(27863)
基金
项目(130297)
科学(101873)
研究(101290)
基金(88264)
(77857)
国家(76986)
科学基金(63251)
社会(60190)
社会科(56478)
社会科学(56467)
(52714)
教育(52279)
(46507)
基金项目(44752)
编号(44283)
成果(40907)
自然(38796)
自然科(37843)
自然科学(37831)
自然科学基金(37166)
资助(36116)
(34472)
课题(34143)
重点(31360)
(28870)
(28138)
发展(27458)
项目编号(27119)
(26944)
(26835)
期刊
(100236)
经济(100236)
研究(77453)
中国(61274)
教育(57240)
学报(36777)
(36651)
科学(32236)
管理(28897)
(28071)
大学(27689)
农业(25413)
学学(24018)
技术(21186)
(20757)
金融(20757)
图书(17893)
业经(16415)
经济研究(15857)
财经(14212)
(13987)
职业(13776)
书馆(12809)
图书馆(12809)
(12570)
论坛(12570)
(12479)
问题(12063)
(10801)
情报(10194)
共检索到364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全明  樊继轩  
李德昌《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提出了具有一体化趋势的、能够推动教育学研究沿着新的基本机制发展的势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信息人教育学为教育创新提供了纲领,指明了可操作性的路径,开辟了教育学发展的新时代,将引领教育学跨越第三个里程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处于这一重要历史发展时期的教育学需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彰显教育智慧;聚焦教育改革,构筑教育自身的创新体系;推进理论原创,引领教育理念的变革方向;关注教育实践,注重从实践中汲取营养,注重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探讨,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前提下,对教育决策进行分析与评判。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玲  
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独立学科,教育学是中外教育家和思想家在不断总结人类教育实践经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教育学研究对象非常广泛,不仅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活动等宏观方面的问题,还研究教育的本质问题,诸如教育目的与内容、教育过程与途径、教育形式与方法、教育制度与管理等问题。现代社会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对教育学理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凡  
<正>1936年,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在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描述了一场严重的科学危机:随着实证科学彻底的客观化,哲学作为一门普遍科学被具体科学所取代,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渐行渐远,人之立于世的“生活世界”将被遗忘。80多年后,虽然实证主义已经式微,但自然科学在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同时威胁到了社会科学的合法性基础。
关键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现平  
本文基于“从教育的视角理解比较教育”的思路,从目的功能、逻辑起点、对象内容等几个主要侧面,对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作了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教育之用在于改造人,进而改造社会,比较教育之用在于改造教育自身,进而改造社会;教育以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比较教育以教育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规律,解决如何育人问题,比较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发展规律,解决如何认识教育、如何对待教育、如何发展教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对比较教育学的理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姚琳  彭泽平  
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的困境是其"现实存在方式的困境"而不是"学科本身存在价值的危机",其核心表现在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乏力以及自身理论体系建设的滞后,但并不意味着社会已经丧失了对比较教育的需求。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要走出困境,实现自我超越,必须树立应有的"身份自信",牢记自身的时代使命,不断提高服务国家教育战略需求的能力并致力于自身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这是比较教育学科安身立命的基点与焕发蓬勃生机的内在源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迟艳杰  
长期致力于教学理论反思和建设的徐继存教授,在最近出版的著作《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立场》)中,对自己的教育研究经历做了回顾:从初识教学论、再学教学论、教授教学论、问题教学论、守望教学论到践行教学论,我们就不难理解他在本书中对教育学的关切和认识,是基于他自己的教育生活,也能体会出他这是由心发出、由行诠释的教育学者的立场。一、《立场》的立论前提:一个理论贡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梁延秋  
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与改革经历了初创期、建设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学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但从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理论体系不健全、学科地位急剧下降、学科的自信心严重不足、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存在脱节现象、跨学科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欠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到位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熊和平  
科学、教育学与人的关系,是纠缠我国当代教育学理论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自科学主义思潮确立其在思想史中的地位以来,科学逐渐被狭义化为自然科学,成为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一套知识系统。而自然科学的方法体系,被包括教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运用于解释人与社会的复杂现象。教育学的科学化,使人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变得卑微起来。人在密布且精细的科学程序中被围困,为科学所负累。教育学研究近乎等同于教育科学研究。不难判读,我国当代主流的《教育学》关于人性的假设,以及其中的基本概念、核心命题、学术论域甚至语法规则,都浸染着科学主义色彩。人在教育学中行将消匿,为了使人在教育学中体面地"出场",《教育学》亟待"重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在教育学的发展史上,存在着作为科目、学科和科学的三种教育学。作为师范教育科目的教育学,是师资训练所需各类知识的汇总;以作为科目的教育学为基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学逐渐形成;独立的教育学学科,经过科学化发展,逐步成为作为科学的教育学。将作为科目的教育学和作为学科的教育学区别开来,进而对教育学的知识类型和逻辑陈述进行厘清,这是教育学这门学科走向科学必要的基础工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学的教育。教育学教育的对象涉及师范生、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师、非教育职业的大众。就针对教育实践者的教育学教育而言,需要以时代为背景,确立教师立场和实践立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教育学教育的目标,包括激发教育学之趣,引发教育学之需,形成教育学之养,养成教育学之眼,培养教育学之觉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成人  王续琨  
高等职业教育学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丰富研究成果进行学科化梳理的成果,是一门介于高等教育学和职业教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高等职业教育学虽然尚处于初期创生阶段,但已经显露出一些分化演进线索亦即分支学科的生长点。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学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应实施依托教育科学、强化基础研究、打造研究队伍等多项发展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雯  
高等教育学是从事相应活动的考察,在一定发展阶段形成了相应的概念和命题,有了一个自身理论体系,形成了一门学科。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得益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学学科的诞生与建立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加强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有助于了解高等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张楚廷撰写的《高等教育学导论》一书,对探究高等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途径有一定帮助。作者在书中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崔岐恩  张晓霞  
符号教育学是以符号学为工具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教育流派。符号教育学者在教育符号域(教育情境和教育活动)中观察和解释符号及其意义,探究教育符号行为的心理动机、意义及其各种指号关系中的认知和释义过程,并通过对符号的研究来认知教育现象和思考教育问题,从符号学视角描述、解释、预测、改进教育。符号教育学体系的纵向结构含原理层、规范层、实践层。符号教育学的研究重点有符号中的教育、教育中的符号、符号与教育的关系。符号教育化和教育符号化是符号教育学的两大走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永智   马陆亭   姜朝晖   万作芳   郭元婕   王晓燕   金紫薇   王利利   储朝晖  
构建中国教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教育强国的理论需要。中国教育学的三大支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和国教育实践和数字技术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教育学文化品格以中国魂;共和国教育实践特别是新时代的教育实践赋予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以实践脉;数字技术发展赋能中国教育学同步发展以动力源。构建中国教育学,亟须明确其总体定位、核心概念、重大命题和基本范畴,重点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微观逻辑主线,以教育的社会功能实现为宏观逻辑主线,形成微观教育学和宏观教育学的基本雏形。在方法论上,需要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继承与理论创新、本土化与国际化、学科立场与跨学科借鉴等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