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6)
2023(9107)
2022(7654)
2021(7656)
2020(6065)
2019(14299)
2018(14078)
2017(23186)
2016(13877)
2015(15442)
2014(15693)
2013(14493)
2012(13539)
2011(12728)
2010(12967)
2009(11857)
2008(11967)
2007(10533)
2006(9574)
2005(9130)
作者
(37846)
(31855)
(31272)
(30431)
(20616)
(15205)
(14427)
(12331)
(12044)
(11581)
(11127)
(10915)
(10461)
(10339)
(10321)
(9825)
(9518)
(9363)
(9297)
(9252)
(8427)
(7929)
(7564)
(7462)
(7441)
(7233)
(7019)
(6958)
(6500)
(6473)
学科
(45368)
经济(45307)
管理(30406)
(27857)
(24007)
企业(24007)
教育(21307)
中国(19734)
(17977)
方法(17189)
数学(13942)
数学方法(13683)
(13550)
理论(13383)
(11910)
(10915)
业经(10021)
(9145)
金融(9144)
教学(9138)
(8934)
银行(8909)
(8771)
(8610)
技术(7550)
(7542)
财务(7529)
财务管理(7506)
(7438)
(7411)
机构
大学(193400)
学院(184732)
研究(76215)
(67273)
经济(65614)
管理(58137)
中国(51155)
理学(49034)
理学院(48178)
管理学(47010)
管理学院(46593)
科学(45926)
(43750)
(39652)
(36921)
师范(36633)
研究所(36142)
教育(35275)
(35103)
中心(31795)
(30943)
师范大学(30460)
(30230)
北京(28864)
(27103)
财经(26566)
业大(25117)
(24333)
农业(24162)
(23478)
基金
项目(116875)
科学(92439)
研究(90749)
基金(82086)
(72730)
国家(71979)
科学基金(59079)
社会(54598)
社会科(51207)
社会科学(51194)
教育(50039)
(44777)
基金项目(41482)
(41290)
编号(38089)
自然(36781)
自然科(35892)
成果(35881)
自然科学(35877)
自然科学基金(35274)
资助(32953)
课题(30343)
重点(29074)
(27996)
(26115)
(25660)
(25197)
教育部(24416)
(24342)
项目编号(23201)
期刊
(78386)
经济(78386)
研究(70569)
教育(57732)
中国(52419)
学报(33114)
科学(28766)
(28474)
(27022)
大学(25440)
管理(22201)
学学(21919)
农业(18185)
技术(17734)
(17074)
金融(17074)
财经(14236)
职业(13904)
经济研究(13318)
(12373)
图书(11783)
(10456)
业经(10238)
(10219)
论坛(10219)
(9833)
问题(9388)
(9182)
技术教育(9098)
职业技术(9098)
共检索到308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海民  邹红军  
改革开放作为驱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引擎,推动我国的教育学原理学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创立教育学原理学科、厘清学科定位、明确学科属性、创建学科体系,为教育学原理学科走向科学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创生中国学派,融通理论与实践,教育学理论取得里程碑式发展,这些学派成为扎根中国教育、言说本土主张、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教育学旗帜。创新中国话语,致力推动理论原创,为教育学原理的发展注入厚重的中国养分和自身发展的生命力,为中国化的教育理论发展和教育实践改革贡献了理论支撑和学科智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研究蓬勃发展,教育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群芳争艳。但是,在繁多的教育研究中,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我们要重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育要使人的生命得以发展。从生命发展的视角来说,教育的本质可概括为提高生命质量和提高生命的价值。对个体来说,提高生命的质量,就是使个体通过教育,提高生存能力,从而能够生活得有尊严和幸福;提高生命价值,就是使个体通过教育,提高思想品德和才能,从而能够为社会、为他人作出有价值的贡献。中国核心的教育价值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价值观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各种教育价值取向要在核心的教育价值观的前提下取得平衡。未来教育应该在充分和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培养有理想信念、创新思维、勇于担当、奉献精神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人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当代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波澜壮阔、生机盎然,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博大精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琼  贾点点  叶青  艳红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里中国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有大量的论文和著作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中,国内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轨迹、成就、经验乃至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分析,国外学者的研究则主要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宏观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发展经验、能源和气候变化、贸易及投资和全球一体化等方面展开。一、改革开放40年基本轨迹——中国故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海波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依据我国改革的五个阶段依次叙述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概括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就。依据改革过程在各个阶段的特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冰清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人民银行成立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章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银行为维护中国金融发展及稳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并结合自身亲历,回顾历史,认识当下,展望未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世忠  
会计人员的角色嬗变与地位跃升1979年,我报考厦门大学历史系,心仪考古专业,却被录取到经济系会计专业。与班上许多同学一样,我多次尝试转系,因为当时读文科的学生首选应是文、史、哲,即使在经济系,最热门的专业也并非会计,而是外贸、政经、财政和金融,读会计的学生是经常遭人嘲笑的。足见那时会计是多么地无足轻重!庆幸的是,时过境迁。现在,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学生踊跃参加转入会计系的考试,去竞争那几个少得可怜的转系名额,据说其他院校的情况也大同小异。而且就读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评论员  
"中国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这条路走下去。"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强音。回首40年奋斗历程,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坚持改革前行、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南粤大地,刚刚在丹桂飘香的10月底近距离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动员令,11月初,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的上海,又敞开怀抱,热情欢迎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四海宾朋,见证着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我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主旨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志伟  姜莱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从学术的角度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和展望未来,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联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了"改革开放的逻辑:中国道路的思考与展望——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学术论坛"。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发表了如下观点:阐释了中国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逻辑,指出中国是在西方既有经济学理论框架之外进行了独立探索和渐进式改革,将马克思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学学科和中国经济学人都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改革开放40年里,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同时也需要认清,"中国模式"还在不断完善中,改革仍面临艰巨的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新时代经济发展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尤其要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金融领域应强化监管和去杠杆,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稳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推进就业体制改革,以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曙光  
中国30年改革开放为全球转型国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体系,也为经济学家探讨转型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视角。文章系统梳理了经济转型理论的历史性变迁,探讨新古典经济学在建立转型理论框架中所遭遇的理论困境和内在逻辑缺失,同时着重剖析了转型经济学中存在的两大基本争议,即渐进式变迁和激进式变迁的争议以及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争议。文章最后对中国经济改革进行了理论提炼,揭示了经济转型的中国范式的内涵及其全球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经济出版社、《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安徽工业大学主办安徽省马鞍山市,2018年9月15-16日安徽省马鞍山市,2018年9月15-16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编者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40年来,财税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和实践上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积极作为,为推动各领域改革发展夯实基础、注入动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深化财税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任重道远。本专栏集中刊发一组纪念文章,从不同侧面回顾和展现40年财税改革的时代篇章,以飨读者。
关键词: 财税改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35周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的成就举世瞩目。而未来我国如何面对长期积累下来的多种不平衡因素、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摆在眼前的紧迫问题。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改革开放政策并非横空出世。它与新中国前30年的发展历程甚至以前更久远的历史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是如何认识和评判这种关联,学界有不同的见解。同样,未来中国的发展,也绝不可能脱离中国的现实,按人类的主观愿望随意塑造。
关键词: 不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