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4)
2023(8731)
2022(6890)
2021(6723)
2020(5238)
2019(12108)
2018(12107)
2017(20412)
2016(12127)
2015(14258)
2014(14390)
2013(13362)
2012(12341)
2011(11500)
2010(11419)
2009(10392)
2008(10151)
2007(8744)
2006(7985)
2005(7763)
作者
(31205)
(26070)
(25847)
(25035)
(16660)
(12410)
(11928)
(10329)
(10115)
(9201)
(8955)
(8823)
(8521)
(8316)
(8266)
(8257)
(7844)
(7554)
(7531)
(7456)
(7021)
(6309)
(6255)
(6052)
(6049)
(5800)
(5750)
(5745)
(5291)
(5257)
学科
(47718)
经济(47681)
中国(24302)
管理(22478)
(20564)
教育(19454)
方法(17158)
数学(15312)
数学方法(15201)
(14135)
企业(14135)
(13479)
(13374)
(10777)
贸易(10769)
(10594)
(10222)
业经(9688)
理论(9437)
发展(8913)
(8908)
(8791)
农业(8572)
(8538)
(7633)
银行(7620)
(7527)
金融(7527)
地方(7472)
(7458)
机构
大学(169857)
学院(161655)
(71389)
经济(70176)
研究(69443)
管理(50702)
中国(48143)
理学(42732)
理学院(42080)
管理学(41319)
管理学院(40982)
(38983)
科学(38108)
(34693)
(32278)
师范(32106)
研究所(31662)
(30835)
教育(30315)
中心(29026)
师范大学(26897)
北京(26333)
经济学(24581)
(24548)
财经(24438)
(23746)
(23591)
(22703)
经济学院(21984)
研究院(19049)
基金
项目(102338)
研究(82965)
科学(82592)
基金(73715)
(64050)
国家(63456)
社会(53297)
科学基金(52530)
社会科(50200)
社会科学(50192)
教育(45214)
基金项目(36867)
(36685)
(34448)
编号(34256)
成果(31487)
资助(29856)
自然(29569)
自然科(28892)
自然科学(28885)
自然科学基金(28409)
课题(27201)
(26092)
重点(25334)
(24069)
中国(23593)
教育部(23230)
国家社会(22892)
(22360)
(22239)
期刊
(77839)
经济(77839)
研究(64444)
教育(49954)
中国(44823)
学报(24029)
科学(22817)
(22433)
(22145)
大学(19595)
管理(19150)
学学(16555)
技术(16187)
农业(15775)
(14361)
金融(14361)
经济研究(14281)
财经(13252)
职业(12242)
(11750)
(11726)
世界(11266)
国际(11070)
问题(10604)
(9947)
业经(9501)
(9267)
论坛(9267)
图书(9173)
技术教育(8121)
共检索到268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忠华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一开始就是“进口”而来的,人们形象地称它是“舶来品”。教育学的引进与教育学的中国化几乎是相伴而生的,教育学中国化经历了六个阶段。解决教育学中国化问题,应注意中国的教育实际,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提倡教育学原创性研究,正确处理传承民族文化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瞿葆奎  
应然求索如果说上面实然描绘我国教育学百年的画面是“形”于外的话,那末教育学研究者对教育学的应然的思考就是“神”于内了。盖实然重于事实的求“真”;而应然倚于价值的求“善”、“美”。这一个百年求解的问题,我国教育学研究者或常以教育学科学化、中国化和现代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瞿葆奎  
本世纪中国的教育学在史册上即将画上句号。对作为学科或课程的中国教育学,试鉴察其史实,寻觅其逻辑。这“阴晴圆缺”的教育学百年,大致是旧中国近50年,新中国近50年。也许可以说有四次热潮;两度曲折,一小一大。试论其实然沿革,试论其应然求索,就教于同行,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瞿葆奎  
第三阶段(1949—1956)194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0月1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亨奎  金仁会  
所有的现在都经历了过去。所以我们虽然生活在现在 ,但为了解现在还要观察过去。不论现在中的主角是人还是社会或是自然 ,没有了过去 ,现在也便不复存在。正因为如此 ,在了解现在的各种方法中 ,使用最久的是观察过去的方法。历史就是观察研究其过去的学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锡海  肖凤翔  
职业教育学自20世纪初从国外引进中国开始,移植一直是其学科建设的主要色调。期间,有学者尝试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但受已有条件的制约,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效。当前,无论经验的积累,现实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抑或是学科建制都为职业教育学中国化提供了契机。吸收古代职业教育智慧,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扎根实践,进行原创性研究是加快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有效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锡海、肖凤翔在《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3期中撰文,从中国职业教育的现实诉求、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契机、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理路三个层面,对职业教育学的中国化进行了思考。职业教育学中国化是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职业教育的现实诉求体现在三个方面:1.职业教育学自身发展诉求。在发展过程中既引进和学习西方职业教育学的精华,又移植普通教育学的内容。2.职业教育实践改革的需要。研究职业教育理论的同时,从现实问题出发,加强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实践改革。3.职业教育学走向世界的必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元涛  
"教育学中国化(本土化)"是一个存在先天不足的概念。当强势文化借"全球化"实现文化扩张,本土文化的呵护与培育成为一项"文化战略"时,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建设"成为一个日显迫切的课题。在当前的学术生态和时代背景之下,"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建设,需要在对本土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中积聚"中国经验";在中国教育的"特殊性"问题中探寻"普遍性"因素与"普遍性"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景舟  
对于我国而言,职业教育是一个舶来品。职业教育概念长期存在争议。"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了3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即"字面意义的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因此,基于概念纯净性的原则,当下所谓的职业教育学应该相应分为3个方面,即教育职业学、技术教育学与职业培训学。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晓明  
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性开端的。这条道路有两个本质规定,即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所以与马克思主义发生本质的关联,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须经过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为之奠基,而这场社会革命历史地采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定向。然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本质关联的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本质的联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不仅展现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的重大意义,而且展现出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对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是一种"世界历史意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于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而且在于:它在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同时,在占有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正在积极地开启出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同舫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结合形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进程,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并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路。中国早期革命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同时,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革命的思想引领意义。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之源,开启了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征程。伴随这一征程,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与现实目标之间关系的认识愈加清晰。中国共产党立足本国实践、放眼全球视野,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外部推动力量予以审视,在辩证把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整体格局和实践效应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域及理论向度。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独特之处在于历史实践的内在性和总体性意义。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明确新时代的发展主题,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的纵深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和世界文明新形态的构建贡献智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勇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一系列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以党的建设实践为基础,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导向;必须坚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依靠党和人民共同奋斗,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智慧之源;必须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生命活力;必须坚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民族特色。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勇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一系列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以党的建设实践为基础,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导向;必须坚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依靠党和人民共同奋斗,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智慧之源;必须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生命活力;必须坚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民族特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瞿葆奎  郑金洲  程亮  
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教育学科在异域理论的“驱动”下,在其他学科的“挤压”下,在意识形态的“控制”中艰难行进,努力挣脱依附的生存处境,谋求自主的发展空间。探寻中国教育学科走过的历史轨迹,有助于洞悉它们在新世纪的发展路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徐立清  
新文化运动以后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以及苏俄式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导入 ,给我们带来了批判旧教育的有力武器 ;新中国成立不久 ,我国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学 ,特别是凯洛夫《教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经典著作来学习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 0世纪 6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反思学习苏联教育学过程中的教条主义 ,积极探索教育学“中国化”,试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 ,这种努力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改革开放后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真正走上了良性运行轨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