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97)
2023(19872)
2022(16535)
2021(15328)
2020(12987)
2019(29545)
2018(29427)
2017(55323)
2016(30955)
2015(34553)
2014(34448)
2013(33815)
2012(31175)
2011(28202)
2010(28436)
2009(26681)
2008(26708)
2007(24318)
2006(21524)
2005(19166)
作者
(90468)
(75671)
(75639)
(71794)
(47853)
(36656)
(34338)
(29762)
(28742)
(27073)
(25568)
(25285)
(24051)
(23824)
(23620)
(23496)
(23334)
(22319)
(21813)
(21708)
(19168)
(18704)
(18686)
(17337)
(17194)
(17033)
(16987)
(16951)
(15347)
(15279)
学科
(125549)
经济(125403)
(107538)
管理(93293)
(87989)
企业(87989)
方法(59465)
(52228)
数学(50217)
数学方法(49666)
(37299)
业经(36579)
中国(36231)
农业(34430)
(26081)
(25426)
财务(25380)
财务管理(25332)
(24706)
(24179)
贸易(24171)
企业财务(24037)
(23570)
技术(22749)
理论(22110)
教育(21679)
地方(21465)
(19838)
(19813)
(19504)
机构
学院(447260)
大学(444916)
(179155)
经济(175510)
管理(171312)
理学(147934)
研究(147098)
理学院(146356)
管理学(143893)
管理学院(143072)
中国(110198)
(93370)
科学(90977)
(90243)
(83677)
(74926)
业大(71751)
农业(70399)
(68694)
中心(68654)
研究所(67936)
财经(67059)
(61096)
(60935)
师范(60412)
北京(58547)
经济学(54370)
(54136)
(51992)
经济学院(49502)
基金
项目(295275)
科学(233160)
研究(213913)
基金(213508)
(187514)
国家(185778)
科学基金(158869)
社会(136016)
社会科(128638)
社会科学(128600)
(118155)
基金项目(112681)
自然(103768)
教育(102554)
自然科(101415)
自然科学(101383)
(99902)
自然科学基金(99641)
编号(86975)
资助(86867)
成果(70424)
重点(67318)
(65989)
(64441)
(63004)
课题(61333)
创新(58418)
科研(57154)
教育部(56446)
(56167)
期刊
(198438)
经济(198438)
研究(130540)
(87739)
中国(87458)
学报(73621)
(66577)
科学(66387)
管理(63095)
教育(61020)
农业(59145)
大学(56391)
学学(52937)
(41895)
金融(41895)
技术(41130)
业经(38098)
财经(33536)
(31543)
经济研究(29904)
(28779)
问题(27268)
(23278)
技术经济(23119)
统计(21668)
(20570)
商业(20526)
(20231)
科技(20155)
世界(19470)
共检索到660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芷晴  
本文在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考察了教育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路径以及农村地区不同教育形式的影响差异,以回答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究竟需要何种形式的教育以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的问题。论文基于中国省级层面农村地区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我国省级层面的农业绿色生产率,并利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不同教育形式来看,相较于学历教育,以技术培训、职业教育等为主体的非学历教育更能直接促进一个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提升。(2)从影响路径来看,在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背景下,教育通过地区劳动力生产技能水平的方式对环境的改善能力有限,而通过地区环境规制的影响方式更为有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当前教育分流背景下如何缓解农村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锐  陈池波  
本文使用199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农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以种植业为代表的狭义农业和以化肥、农药和农膜为代表的农业化学品残留污染,运用GML指数测度各省份农业绿色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受限面板Tobit回归模型考察财政支持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财政支持有助于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高;分区来看,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的财政支持对农业绿色生产率有显著正影响,但粮食主销区的财政支持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因此,未来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针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锐  陈池波  
本文使用199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农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以种植业为代表的狭义农业和以化肥、农药和农膜为代表的农业化学品残留污染,运用GML指数测度各省份农业绿色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受限面板Tobit回归模型考察财政支持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财政支持有助于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高;分区来看,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的财政支持对农业绿色生产率有显著正影响,但粮食主销区的财政支持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因此,未来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针对区域差异采取不同的财政支持策略,不断优化我国财政支农体系,提高财政支持政策执行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团标   钟敏   马国群  
为研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在运用SBM模型和GML指数测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统计数据未含西藏、港、澳、台地区,下同)的面板数据来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并从土地经营效率视角考察土地集约经营效率与土地规模经营效率在数字经济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促进效果;2)土地集约经营效率和土地规模经营效率在数字经济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分别起显著的中介效应和遮掩效应。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发现超过门槛值后,土地集约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了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在不同区域呈现显著的异质性,东部地区的提升系数显著为0.137、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区的提升系数显著为0.115和0.319、胡焕庸线东南部地区的提升系数显著为0.068。这表明数字经济促进了东部地区、秦岭—淮河线两侧地区和胡焕庸线东南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本研究据此提出,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应当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加强农业数据资源建设,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的集约型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鄢曹政  殷旅江  何波  
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2020年面板数据,探析物流业集聚对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利用区位熵法和DEA-Malmquist模型对物流业集聚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根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二者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揭示其空间演化特征;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物流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我国物流业集聚水平不高,地区间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平稳增长,全局空间相关性较弱,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局部空间相关性且呈现出随时间变化加强的趋势;从区域层面来看,我国物流业集聚水平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幅并不完全符合;物流业集聚对当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邻近地区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率、财政支农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开放程度、自然灾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为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从构建物流集聚高地、促进物流省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物流业集聚及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农业技术效率,促进两业协同、绿色、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刚  王燕飞  
本文借用经Fare等(1994)改造后的DEA框架核算了1997—2005年中国农业部门的TFP,并检验了农村教育对农业TFP增长的影响。研究主要发现:小学教育对农业TFP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主要是由于其不利于技术效率的改进,但其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却是积极的;初中教育对农业TFP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主要是由于其提高了技术效率,但其却阻碍了技术进步;高中及以上教育对农业TFP增长并不具有显著的影响;总体而言,农村教育实际上未能有效提升农业TFP,不适宜的制度环境则可能是主要的约束性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红雨   钟青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论文采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的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本地区的农村数字经济会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会增强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3)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非线性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伟   林丽波   布仁门德  
[目的] 在乡村振兴和双碳战略背景下,探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影响及理论机制。[方法] 文章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 (1)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2)农村基础设施不仅能够促进当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增加周边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3)从区域异质性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对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显著,而对东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4)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和政府干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农业结构调整和受灾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结论] 应加大农业领域补短板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优化政府的服务型职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红雨   钟青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论文采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的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本地区的农村数字经济会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会增强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3)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非线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甘甜  陈池波  陈胜  邢美华  
文章在重塑农村人力资本内涵与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体系的基础上,利用1995—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TFP的影响,以期从农业环境TFP变动的视角判断中国是否存在“农村人力资本陷阱”。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初期,农业发展极易落入低水平人力资本与非技能偏向技术相嵌合的“农村人力资本陷阱”。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教育程度的快速提升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产生了消极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对农业环境技术进步的正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远飞  周博英  李青  
文章采用SBM模型测算2008-2017年11个资源型产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其实现机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基于细分行业的实证进一步表明这种显著的直接效应结论稳健;环境规制通过价值链嵌入和自主创新效应实现对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影响。因此,适度加强环境规制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通过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两个途径提升资源型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珊珊  马艳芹  
基于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和绿色发展的环境诉求,本文以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供给侧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角度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结构突变效应,并鉴于内部细分行业集聚特征展开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在不同集聚视角下,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不同程度的门槛效应;就全国层面,专业化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作用,多样化集聚表现出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就行业层面,细分行业专业化集聚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特征,金融业是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点行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严先锋  王辉  黄靖  
以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农业发展为核心,通过建立超效率SBM-NS-Overall模型对中国2001—2014年农业绿色发展给出科学的识别,在此基础上研究农业绿色转型干预机制。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得到快速发展,但当前仍处在较低水平;在地方层面,西南宁青藏以及东部京津沪优势显著。对于农业绿色转型的干预,政策可以考虑在减缓公共投入扩张速度、提升农产品价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开放农产品进口限额等方面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