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8)
2023(7221)
2022(6066)
2021(6095)
2020(4863)
2019(11386)
2018(11379)
2017(20145)
2016(12123)
2015(13696)
2014(13621)
2013(12335)
2012(11683)
2011(10645)
2010(10946)
2009(9624)
2008(9451)
2007(8460)
2006(7634)
2005(6967)
作者
(30864)
(25813)
(25561)
(24491)
(16438)
(12342)
(11832)
(10169)
(9791)
(9432)
(9044)
(8602)
(8319)
(8105)
(8084)
(7966)
(7872)
(7705)
(7610)
(7562)
(6669)
(6389)
(6201)
(6198)
(5967)
(5847)
(5804)
(5624)
(5243)
(5140)
学科
(33494)
经济(33440)
管理(28372)
(24492)
(20483)
企业(20483)
教育(20362)
中国(14451)
方法(13735)
(11511)
理论(11354)
数学(11103)
(11001)
数学方法(10886)
(9182)
业经(8688)
地方(8341)
教学(7913)
(7797)
农业(7587)
技术(6604)
(6055)
(6006)
(5993)
贸易(5991)
(5768)
(5740)
财务(5728)
财务管理(5714)
(5606)
机构
大学(161880)
学院(155608)
研究(54903)
管理(54864)
(49010)
经济(47508)
理学(47472)
理学院(46730)
管理学(45643)
管理学院(45317)
中国(37851)
(36732)
(34012)
师范(33810)
科学(33709)
教育(32013)
师范大学(27940)
(26430)
(26169)
中心(25881)
(24797)
(24238)
研究所(24213)
北京(23411)
业大(21125)
(20640)
(19884)
技术(19831)
财经(19738)
农业(18763)
基金
项目(103650)
科学(84323)
研究(82929)
基金(73307)
(63240)
国家(62579)
科学基金(53710)
社会(50086)
社会科(46875)
社会科学(46859)
教育(46495)
(41024)
基金项目(38976)
(37203)
编号(37010)
自然(34269)
自然科(33484)
自然科学(33475)
成果(33327)
自然科学基金(32894)
资助(28322)
课题(27963)
(24740)
重点(24555)
(23526)
(22451)
规划(22257)
项目编号(22151)
教育部(22069)
(21558)
期刊
研究(55168)
(54719)
经济(54719)
教育(53065)
中国(40722)
学报(22852)
科学(21953)
(21372)
(19295)
大学(18573)
管理(17780)
(16496)
金融(16496)
技术(15780)
学学(15460)
农业(13917)
职业(12922)
图书(10615)
财经(9500)
(9415)
(9171)
论坛(9171)
业经(8919)
技术教育(8640)
职业技术(8640)
职业技术教育(8640)
(8174)
(8092)
书馆(7430)
图书馆(7430)
共检索到242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贺武华  贾晓宇  
秩序和规范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遵循,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和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行为越发呈现多变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以校园"裸贷"事件管窥,公众对教育失范行为的网络舆论演变呈现出"先情后理"的变化趋势且在认知过程中形成了叠加效应、马太效应、自我异化等三大偏差。教育失范行为的网络治理应推进规则的制度化建设、开展专项教育整治行动、提升大学生理性认知能力并回归常识落实"三观"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瑭  
依法治教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核心。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和教育主管机关应当依法行政,依照法律思维、法律逻辑和法律技术提升其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实践中高校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惩戒处理受到网络舆论的深度影响,使得高校教师惩戒的法治思维不足,不符合依法治教的法治化目标。高等教育机构和教育主管机关应当在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惩戒处理中回归法治思维,以法律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应当通过对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进行分类管理、分类处罚、建立明确的责任清单和清晰的追责机制等方式实现高校教师惩戒机制的法治回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鹏  范博深  贾蕤槄  
本文通过探究暴力事件的成因以及其舆论传播机理,为公共安全治理提出针对性策略。首先建立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当今社会发生暴力群体性冲突的原因及条件。探究了政府介入的情况下社会舆论观点的演化情况,用暴力事件因子对暴力事件的舆论影响做出了合理且有效的解释。最后建议有关部门一方面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健全法律体系,来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媒体监管,来减弱舆论的不良影响。双管齐下,达到公共安全治理的目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鹏  范博深  贾蕤槄  
本文通过探究暴力事件的成因以及其舆论传播机理,为公共安全治理提出针对性策略。首先建立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当今社会发生暴力群体性冲突的原因及条件。探究了政府介入的情况下社会舆论观点的演化情况,用暴力事件因子对暴力事件的舆论影响做出了合理且有效的解释。最后建议有关部门一方面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健全法律体系,来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媒体监管,来减弱舆论的不良影响。双管齐下,达到公共安全治理的目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明艳  朱德米  张鹏翥  郭旭辉  
对我国2015-2017年30个网络舆论反转事件统计分析,归纳影响舆论反转的主要因素。将传统SIR模型改进为六种状态变化规则,并在不同的状态上加入观点,并且按照现实世界中网络舆论信息扩散特点界定了各状态之间的转移过程和转移概率,构建了基于BA无标度网络的网络舆论反转演变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揭示了媒体和政府干预主体、反转信息介入时间的差异性等主要因素对网络舆论反转强度、传播速率演变产生的重要影响。研究深化了网络舆论反转的演变机理的理论基础,也为政府舆论治理的策略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童淑娟  
网络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平台,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高校的普及性和受众性不言而喻。高校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了影响高校师生生活,关系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研究和引导,也成了目前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祥  段从宇  王天志  
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通过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学生在网络舆论特性、功能上的认识上趋于一致,参与网络舆论行为的盲目性大于理性,舆论形式选择呈现多样,道德自律优于法律规制与技术封堵。高校需要重点关注网络舆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据此,文章就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童淑娟  
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研究和引导,已成为目前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试图从"使用与满足"角度出发,提出网络舆论引导要发挥网络信息的快捷性和深入性,满足师生获取信息、知识和理解的需求;应用网络信息的交互性,满足师生情感交流疏通的需求;突出网络信息的及时性,满足师生的情绪表达及知情权、民意权的实现;利用网络便捷性,满足师生网络工具的需求;应用网络信息的海量功能,满足师生多种文化需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慧军  王有远  胡振鹏  
网络媒体具有及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与传统媒体舆论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对网络舆论事件的风险进行评估,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对舆论事件进行正确的引导、处置和管理,是有效化解网络舆论危机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基于混沌理论角度,对网络舆论事件风险的混沌特性进行研究,并重点探讨基于混沌理论的网络舆论事件风险评估原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祁晓霞  
网络舆论是互联网上唤起、形成的,一定时期内大多数网民对某一问题、现象所持的总体看法和观点。当前,网络舆论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较以前更加明显,但客观分析网络舆论的功用,还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里加以考察,关注其形成过程中技术、个人、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复杂互动。在一个网络社会,如果要想实现更多群体性事件由"危"到"机"的转变,决不能忽略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深入分析。网上舆论应当被视作社会民意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体现了特定时期社会发展的某些重要问题。但网络舆论并不等同于民意,网络媒体提供了一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霞  
以四川广元柑橘遭遇大实蝇事件为例,利用"六度分离"、"光辉泛化法"等理论作为基本理论工具,分析了互联网普及条件下人际传播行为得以快速而有效传播的原因,以及其所产生的社会舆论效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久良  
在社会化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的"把关人"角色正在发生嬗变,新型网络媒体"把关人"涌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论呈现传播广泛性、衍变突发性和治理复杂性的特征,对编辑的把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负面网络舆论的诱发,与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论分化与情绪宣泄、网络编辑的新闻真实性把关失守和社交媒体的编辑主体意识不强有关。从编辑把关角度而言,网络舆论引导策略至少包括:强化各级编辑把关的主体意识,进行全媒体化过程筛查;严守内容把关职责,创新审核筛查机制;把握媒介融合机遇,提升专业化的媒介素养;勇担社会道义责任,实现网络舆论的正向引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尤国珍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新时期,首都网络舆论呈现出辐射能力强、正能量与负能量并存、政府和主流媒体成为舆论场中坚力量、网络舆论主体低龄化趋势有所改善等几大特点。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要重点做好敏感热点问题舆情预案、继续做大做强主流媒体舆论、重视发挥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依法加强网上舆论管理力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健  
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概念和特征,明确其角色定位,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春  黄静文  
在网络慈善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类失范现象凸显:网络慈善求助信息真假难辨导致诈捐事件频发,善款使用透明度缺失,募捐平台存在谋利行为,网络慈善沦为非法活动的工具。其主要原因包括网络慈善平台信息甄别能力有限、公开透明机制建设不足、网络慈善平台监管不够、配套法律法规不足等。因此,规范网络慈善需要强化网络慈善信息审核、加强公开透明制度建设、强化对网络慈善平台的治理以及推进法治化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