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8)
2023(4648)
2022(3818)
2021(3814)
2020(2952)
2019(7071)
2018(7131)
2017(11401)
2016(7529)
2015(8456)
2014(8432)
2013(7283)
2012(6896)
2011(6359)
2010(6595)
2009(5550)
2008(5411)
2007(5013)
2006(4554)
2005(4141)
作者
(18501)
(15423)
(15397)
(14880)
(9991)
(7305)
(7141)
(6219)
(5864)
(5738)
(5434)
(5359)
(5009)
(4922)
(4901)
(4858)
(4833)
(4610)
(4584)
(4578)
(4300)
(3989)
(3764)
(3716)
(3637)
(3533)
(3500)
(3367)
(3275)
(3124)
学科
(19538)
经济(19520)
教育(18716)
管理(12544)
中国(12393)
(10441)
方法(9146)
(7835)
数学(7818)
数学方法(7654)
理论(7570)
(7504)
企业(7504)
教学(5971)
(5949)
(5040)
(4914)
业经(4615)
发展(4419)
(4297)
技术(4226)
农业(4118)
研究(3871)
地方(3462)
(3368)
思想(3298)
改革(3210)
(3155)
贸易(3155)
高等(3143)
机构
大学(99892)
学院(92874)
研究(37942)
(28660)
教育(28396)
经济(27836)
管理(27301)
(24599)
师范(24474)
理学(23633)
(23471)
理学院(23187)
科学(23145)
管理学(22423)
管理学院(22227)
中国(21047)
师范大学(20510)
(19185)
研究所(17803)
(15814)
中心(15811)
北京(15474)
(14377)
技术(14009)
(13876)
(13594)
业大(12559)
职业(12368)
(11979)
农业(11257)
基金
项目(61920)
研究(51960)
科学(50274)
基金(42158)
(36835)
国家(36402)
教育(32329)
社会(30258)
科学基金(29662)
社会科(28365)
社会科学(28358)
(24474)
编号(23768)
(23706)
成果(22720)
基金项目(21355)
课题(19386)
自然(17446)
自然科(17062)
自然科学(17055)
自然科学基金(16714)
资助(16374)
(16337)
重点(16069)
(15725)
规划(14641)
(14519)
项目编号(14329)
教育部(14074)
(13537)
期刊
教育(46401)
研究(37121)
(29452)
经济(29452)
中国(27691)
学报(15441)
科学(13317)
大学(12737)
(12345)
技术(11199)
职业(10955)
学学(10126)
(9918)
农业(8708)
管理(8579)
技术教育(7207)
职业技术(7207)
职业技术教育(7207)
图书(6586)
(6286)
论坛(6286)
财经(5661)
(5384)
高等(5309)
(5048)
金融(5048)
(4954)
成人(4818)
成人教育(4818)
书馆(4744)
共检索到147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谢娟  
教育大数据是由数据主体、数据客体、教育活动和教育数据四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教育大数据的伦理诉求具体表征为主观上的自我保护需要和客观上的社会保障需要,明确伦理诉求是治理伦理风险的前提条件。教育大数据的伦理诉求是数据主体和数据客体等结构要素对伦理价值的共同追求,即数据主体以"有用无害"为表征的内生性诉求,数据主体以"责任担当"为表征的外发性诉求,数据客体以"数据权利"为表征的内生性诉求,数据客体以"制度保障"为表征的外发性诉求。四个方面的内涵表征相互关联,形成从低到高的伦理诉求层级。教育大数据伦理诉求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教育大数据伦理共同体的建立和维系,即以伦理精神共同体促进共识性伦理信念的形成,以伦理交往共同体打破沟通壁垒、明确责任担当,以行业规范共同体实现数据权利的制度保障,以伦理文化共同体增强大数据技术与教育人文的共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郅庭瑾  
随着对领导研究的深入和认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伦理与道德在领导过程中的意义与价值。经过持续的研究,西方领导学界不仅产生了伦理型领导的不同流派和理论主张,而且形成了一系列领导与价值观整合的"领导伦理"或"道德领导"方式。真正的教育领导者一定具有个人强烈、鲜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具有先进价值理念引领的学校领导对于教育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会有一种深沉、智慧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的真实需要会多一份敏感、善良的体会和感受。在领导者协调、整合各种复杂的价值冲突方面,通过进行价值分析以及道德推理,锻炼领导者的能力和提高素质,才能不断做出符合道德认知发展更高阶段和更高水平的价值判断,进而促进自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卫红  
图书馆伦理属于一种特殊的职业伦理,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可以发挥引导、监督、协调、制约和激励等方面的功能。图书馆伦理责任可以分人本伦理责任、公共伦理责任、资源伦理责任三个层次。实现图书馆伦理责任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次开展多方面的工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燕南  赵中建  
大数据为学习和教育的变革提供了优质化反馈、个性化定制和精准化概率预测,同时也存在隐私泄露侵害尊严、过往数据束缚个体发展、数据主导决策禁锢学业进步等伦理威胁。在大数据的教育应用过程中推动自主性原则、善意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伦理原则的建立和健全,有助于规避伦理风险、权衡预期受益与潜在威胁、平衡各参与方的利益关系、推动人类价值与技术发展的和谐共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丁瑞莲  徐婷婷  
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深入和公众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金融的社会属性日益明显。金融既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公共资源,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手段,金融对发展权利、社会稳定、代际公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经济的金融化凸现了金融在社会和谐中的价值指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庆成  莫蕾钰  
运用道德领导的方式引领学术型公共组织成为有责任担当的实体。确立多方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将潜在的伦理冲突的风险最小化。引入专门人才从事专业性极强的高校筹资事业,服务于"双一流"建设。据中国校友会网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累计接收校友大额捐赠总额突破230亿元,突显高校筹资的巨大潜力。高校这一组织的学术性与公共性要求筹资行为必须与其责任、使命和社会形象契合,亦即高校筹资应接受基本伦理准则和共识的调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工具理性职业教育目的带来伦理的困惑:工具化导致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意蕴丧失,理性化致使职业教育目的的人本价值虚无。现代教育目的不能放弃人的幸福之终极追求,追求职业幸福感是现代职业教育目的的应有之义。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诉求最终将体现于职业教育的课程,将职业的文化价值认同作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目的前提条件,对职业活动效能的理解和信念置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职业活动的环境体验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三女牙  杨宗凯  李卿  
教育数据伦理是对教育数据产生、采集、存储和分析利用过程中所应秉持的道德信念和行为规范的理性审视。教育数据伦理以价值构建与认同为根本挑战,以利益机制设计为主要抓手,蕴含时序性和情境化的动态性。明确教育数据的价值定位,界定教育主体的数据权利,厘清教育数据的教育效用,是教育数据伦理面临的基本问题。对教育数据伦理的研究,从传统伦理学视角,须推进道德自律、法律法规与监管;从技术视角,应从教育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伦理渗透,避免技术异化;从教育视角,要提升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数据素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宇  
科研数据伦理是科研伦理和数据伦理的交叉融合,既是数据伦理的一个新的领域,也是科研伦理的组成部分,它对研究人员的科研数据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小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科研数据伦理遭遇的知情同意与数据隐私、数据主体身份危机、科研数据歧视与偏见和共享不信任等伦理难题更为突出。为规范研究人员的科研数据行为,文章提出要从“IRRI”原则的明确、积极健康科研文化的培育、法律监管制度的完善、统一协调组织的建立等方面对其加强规制。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释放出数据生产要素的科研价值,推动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自立自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欣荣  罗小燕  
大数据将万物数据化并将世界透明化,于是习惯于隐藏起来的人性突然被彻底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中,由此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传统的伦理学从消极伦理观出发,认为大数据给人类带来了隐私、公平与安全等问题,于是开出了阻止和治理的药方,试图用旧伦理规制大数据。但从积极伦理观来看,大数据及其透明世界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真诚、平等、自由、安全和个性等人性的本真回归。大数据革命的历史车轮无法阻挡,只能坚持数据开放,提升数据能力,缩小数据鸿沟,并且改变隐私观念,重建伦理体系,追求有限自由,以积极的伦理态度拥抱大数据时代。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爱玲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伦理关怀的缺失,使得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而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从伦理学的视角来透视合作学习使得我们更接近于一种哲学的方式来反省该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其中,教育的伦理品性是合作学习伦理探究的着眼点;学习的本真含义是合作学习伦理探究的契入点;人是目的则是合作学习伦理探究的落脚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宇  郑易平  
大数据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导致信息污染、信息异化和信息鸿沟等问题不断涌现,信息隐私、信息安全面临更大挑战。文章在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认为治理大数据信息伦理问题要从倡导大数据信息伦理的规范原则、建立和健全法律、借助技术手段、提高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信息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与治理,能够促进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的健康发展,推动大数据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SULA C A  赵柯然  真溱  汤珊红  
传统上,机构研究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限制:(1)物理方面,如难以招募到有代表性的参与者;(2)道德方面,如对参加者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一)伦理框架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借用依隆大学PERCS提出的教学模块——"田野调查伦理"。尽管各种与人相关的调研都会存在以下问题,在此我们重点关注大数据带来的一些特殊问题。(二)大数据提出的新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淼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关于教育公平的理念有鲜明的"后发外源型"特点。通过对教育公平内涵的多元梳理,挖掘其时代特性及其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探讨教育公平理念在政府教育职能的转变中的深远意义,初步提出了教育公平作为政府教育责任伦理的实现的几点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樊浩  
本文认为 :教育实体是教育共同体 ,教育共同体的人文本性的实质是伦理实体 ,教育的人文使命是伦理解放 ,即造就“有教养的人”。性善 ,是教育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 ,也是实现教育伦理精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