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72)
2023(18333)
2022(15661)
2021(14786)
2020(12246)
2019(28551)
2018(28087)
2017(52786)
2016(29050)
2015(32606)
2014(32499)
2013(31520)
2012(28812)
2011(26028)
2010(25673)
2009(23005)
2008(22236)
2007(19071)
2006(16293)
2005(14191)
作者
(79344)
(66301)
(65482)
(62735)
(42035)
(31711)
(29946)
(25883)
(25143)
(23493)
(22459)
(22355)
(20736)
(20725)
(20593)
(20277)
(19710)
(19641)
(18986)
(18948)
(16292)
(16212)
(15786)
(15058)
(14675)
(14664)
(14560)
(14384)
(13258)
(13055)
学科
(112171)
经济(112053)
管理(77956)
(73894)
(59919)
企业(59919)
方法(56204)
数学(50040)
数学方法(49426)
中国(35108)
(30192)
(29453)
(24638)
业经(23665)
教育(23248)
(21749)
贸易(21741)
(21176)
理论(20038)
农业(19929)
地方(19573)
(18927)
技术(18417)
(18081)
财务(18009)
财务管理(17975)
企业财务(17104)
环境(16839)
(16584)
银行(16546)
机构
大学(405925)
学院(399174)
(161434)
经济(158240)
管理(155526)
理学(136620)
研究(135735)
理学院(135099)
管理学(132579)
管理学院(131840)
中国(96848)
(86269)
科学(82387)
(72276)
(66375)
研究所(61174)
中心(60839)
(60463)
财经(59577)
(58983)
师范(58499)
业大(57899)
(55130)
北京(54798)
(54715)
经济学(50574)
(49411)
师范大学(48061)
农业(47433)
经济学院(45919)
基金
项目(280665)
科学(223578)
研究(207616)
基金(205528)
(179085)
国家(177583)
科学基金(153092)
社会(132160)
社会科(125325)
社会科学(125295)
基金项目(107794)
(107131)
教育(100694)
自然(98858)
自然科(96663)
自然科学(96638)
自然科学基金(94909)
(92567)
资助(85289)
编号(84144)
成果(69098)
(64342)
重点(63554)
(59379)
课题(59254)
(58268)
教育部(56178)
国家社会(55004)
创新(54248)
科研(53895)
期刊
(160457)
经济(160457)
研究(121618)
中国(75537)
教育(64577)
学报(62284)
科学(57391)
管理(54219)
(53488)
(53070)
大学(48637)
学学(44708)
农业(37522)
技术(36597)
(30344)
金融(30344)
财经(28817)
经济研究(27755)
业经(25011)
(24719)
问题(21061)
(19997)
图书(19849)
统计(18803)
技术经济(18110)
(17876)
科技(17870)
理论(17764)
(17720)
(16886)
共检索到569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梁赟玲  李波  
人力资本或教育的外部性可以解释为通过学习的溢出效应提高个人劳动生产率。本文从个人收入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城市平均的教育水平提高对个人劳动收入的影响来度量教育外部性的大小。运用多年城市住户调查(UHS)和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两个不同特点的数据集,采用工具变量、代理变量以及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处理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内生问题。本文的回归结果显示,教育的外部回报率显著为正,而且城市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劳动者的工资会增长约7.5%11%,这一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薄文广  
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25个产业面板数据研究了动态外部性、外国直接投资与地区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全国样本内,专业化水平与地区产业增长之间存在着负向关系、竞争程度与地区产业增长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多样化水平与地区产业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非线性关系,当多样化程度较低时,多样化不利于产业增长,而当多样化水平较高时,多样化则会促进产业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对地区产业增长存在着显著促进作用;在分地区分产业分析中,外国直接投资对地区产业增长促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的相对技术水平以及产业的地理区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沈婷  陈刚  
金融发展的受益边际是由金融结构而非金融规模来界定的。因此,金融多样性的上升将有助于扩展金融发展的受益边际,促进经济增长成果的包容性分享。本文采用2005-201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验数据,考察了金融多样性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多样性的上升显著地降低了收入不平等,这主要源于金融多样性的上升降低了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间的工薪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不平等。因此,实现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需要放宽当前金融市场上存在的某些歧视性的准入门槛,以此提升金融机构种类的丰富性,同时促进各类金融机构规模分布的均匀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黄志岭  逯岩  樊小钢  
本文采用城调队数据估算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相同学历的群体,处于过度教育的个体要比适度教育者的收入低4.8%,表明过度教育将会导致个人收入受到损失。我国过度教育现象的出现并非因为教育投资过剩,而是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所致。同时认为调整教育支出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对高学历人才的吸纳等是缓解过度教育的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修岩  殷醒民  
本文基于中国282个地级行政区域1999—200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地区市场潜能、就业密度与其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市场潜能外部性对地区工资水平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而就业密度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却是非线性的,只有就业密度高于某个"门槛"值时,它对工资水平的偏效应才显著为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彧  
中国—新西兰FTA是中国签署的首个同时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投资等诸多领域的全面自由贸易协定(FTA),也是中国和发达经济体签署实施的第一个高质量FTA。本文从政治经济分析的视角对中新FTA的发展以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梳理,以协定文本中的例外部门为研究样本,通过构造"国家战略决策假说模型"和"国家战略与行业集团互动博弈假说模型",对影响中新FTA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解释了国家核心战略、特定利益集团政治影响力以及进出口行业特征等因素对FTA例外部门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政府出于国家和社会全体利益的考虑会将某些工业行业纳入FTA例外部门。同时,中央政府的战略必须与行业集团的政治经济诉求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导致FTA政策的顺利实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孟祥财  叶阿忠  
文章在一个具有Marshall-Arrow-Romer知识外部性的四部门经济中,通过研究代表性家庭的动态最优化问题,考察了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开发和经济可持续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相应的政策含义问题,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人力资本的积累效率和知识外部性的大小会影响经济稳态增长率的高低;2.主观时间偏好率越大、边际效用弹性参数越小的国家稳态增长率越低;经济中技术创新率的提高和教育部门生产效率的改进会提高一国的稳态增长率,反之则反是;3.知识的外部性越大,最终产品部门的产出和研究开发部门的知识增量越高,稳态的经济增长率越高,反之则越低;4.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和完善尊重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松  
本文基于1991—2013年中国省域数据,使用传统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产业品牌效应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产业集聚存在着空间自相关,与传统计量模型相比,空间计量模型更为适合。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区域产业品牌对本地产业集聚具有促进作用;产业集聚不仅受到本地区区域产业品牌的积极影响,还受到周边地区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品牌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加大政府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支持力度,引导区域产业品牌向绿色化和高级化发展;以信息化为平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指导作用;加强不同地区间区域产业品牌的多层次合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促进金融创新,为区域产业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璋  陈宏伟  魏梅  
基于1999~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14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影响人力资本技术外部性的四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地区人力资本深化对于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具有促进作用,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专业化和多样化分别超过各自的临界值时,才会对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产生正向的影响;专业化对于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作用在东西部地区分产业之间存在差异;就业密度在西部地区工业和服务业中对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产生类似于多样化的非线性影响,但它在其他地区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虢超  丁建军  
文章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关系"和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系"和教育对中国居民的收入有正向促进作用,在选取有效的工具变量克服了"关系"和教育的内生性之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并且"关系"和教育存在负向交叉效应。"关系"的回报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而教育的回报率却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比较"关系"和教育在不同的分位点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后发现,农村居民"关系"的回报率随收入的增加而上升,而城镇居民"关系"的回报率呈"U"型,并且对在各个分位点上,城镇居民的教育回报率要高于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立世  王群勇  
本文利用中国各地区1997-2005年面板数据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外部性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论认为:忽略地区间的经济关联会导致模型的错误设定问题;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溢出系数达到0.57。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欣  陈新忠  
教育作为自致性资源,是个体实现阶层跃迁的核心渠道。教育的人力资本属性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当代收入,亦会对子代的收入产生累积效应。基于CGSS 2015数据,运用OLS普通最小二乘法和2SLS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教育代际累积效应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代际流动呈现固化趋势,父代教育会累积到子代;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对子代收入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存在着性别差异;城市户籍子代获取高收入的机会远远高于农村子代,农村子代实现收入代际向上流动的渠道极窄,而教育是其最主要的渠道。因此,应关注教育代际累积效应对子代收入水平的影响,如何保障教育这一收入跃迁和阶层上升渠道的畅通是政策当局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海林  杨颜铭  
房屋拆迁补偿具有典型的李嘉图租金性质,不仅会直接增加家庭的财产性收入,而且也可能拉升家庭的风险偏好程度,在金融资产配置中偏重高风险资产,因此拆迁补偿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财富净效应并不一定为正。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1)拆迁补偿作为一种特殊的“租金收入”,对家庭财产性收入能直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心理账户”与财富损失预期的调节下,拥有股票账户的被拆迁家庭风险偏好将会显著增大,这将会使家庭财产性收入显著缩水;(3)家庭房产的数量差异和城乡区位差异也显著影响着居民家庭的风险偏好特征,即房产数量更多的农村家庭,在股票账户的调节作用下财产性收入面临的风险更多。因此,应该大力普及金融教育,降低拆迁补偿所致的财富效应下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发生概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玖灵  谢玫仪  
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转移收入对中国农村家庭的减贫作用。文章采用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个维度分别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绝对贫困标准下还是在相对贫困标准下, 转移收入与农村家庭的贫困状况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转移收入能够在帮助农户减贫上发挥重大作用;此外,农村家庭特征和户主特征对家庭的贫困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鹏程  龚欣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估计了家庭收入对儿童学前教育机会获得与园所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重要因素,家庭收入每增加100%,儿童入园机会就将提高2.6个百分点。将幼儿园按照办园性质进行分类后发现,家庭收入对儿童进入公办园的影响更大;儿童年龄、户口和家庭人数对其入园机会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地区之间的儿童入园率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城市儿童,家庭收入对农村儿童入园的影响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