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0)
2023(7435)
2022(5860)
2021(5944)
2020(4418)
2019(10466)
2018(10682)
2017(17768)
2016(10818)
2015(12061)
2014(12314)
2013(11058)
2012(10316)
2011(9656)
2010(10104)
2009(9103)
2008(9317)
2007(8373)
2006(7855)
2005(7282)
作者
(28791)
(24252)
(24048)
(23304)
(15594)
(11520)
(10841)
(9556)
(9156)
(8807)
(8428)
(8329)
(7876)
(7866)
(7783)
(7629)
(7171)
(7159)
(7053)
(7026)
(6475)
(6118)
(5851)
(5689)
(5629)
(5527)
(5452)
(5339)
(4936)
(4896)
学科
(33496)
经济(33442)
管理(23804)
教育(20670)
(19934)
(17335)
企业(17335)
中国(16344)
理论(12526)
(11869)
(10810)
方法(10744)
(10697)
业经(9704)
(9152)
教学(8408)
(8154)
数学(7730)
数学方法(7506)
(7242)
农业(7066)
体制(6652)
(6576)
金融(6574)
(6504)
银行(6488)
地方(6382)
(6326)
发展(6274)
(6151)
机构
大学(151490)
学院(146100)
研究(58157)
(50228)
经济(48787)
管理(45871)
理学(38854)
理学院(38187)
中国(37593)
管理学(37210)
管理学院(36904)
(34683)
科学(34678)
教育(32662)
(31712)
师范(31524)
(29694)
(27397)
研究所(26936)
师范大学(26013)
(24817)
中心(23450)
北京(23089)
(22589)
(20985)
财经(20247)
技术(19751)
(19179)
业大(19012)
(18410)
基金
项目(89968)
研究(74237)
科学(72210)
基金(61263)
(53277)
国家(52634)
社会(44079)
科学基金(43450)
教育(42700)
社会科(41126)
社会科学(41116)
(36152)
(33000)
编号(32833)
成果(31074)
基金项目(30928)
课题(27102)
自然(25621)
自然科(24993)
自然科学(24982)
自然科学基金(24532)
资助(23638)
(22864)
重点(22638)
(21553)
(21073)
(20222)
规划(20222)
项目编号(19463)
(19206)
期刊
(64038)
经济(64038)
研究(58167)
教育(55238)
中国(43318)
学报(22753)
(21483)
科学(20830)
(20760)
大学(18537)
管理(18011)
技术(15609)
学学(15595)
农业(14272)
职业(13666)
(12203)
金融(12203)
财经(10719)
业经(9815)
经济研究(9668)
(9361)
技术教育(8813)
职业技术(8813)
职业技术教育(8813)
(8393)
论坛(8393)
问题(7688)
(7650)
(7260)
图书(6902)
共检索到242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丹  马健生  
教育基本理论对教育改革的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具有基本理论素养的人作为智囊团参与教育改革过程来实现。目前智囊团在参与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存在主体缺乏独立性、自主性、支持力和影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理论研究者对改革决策者的依附及改革决策者对理论研究者的忽视。具有教育基本理论素养的人能否真正被吸取到智囊团参与教育改革,关系到教育基本理论能否对教育改革发挥应有作用。智囊团可以通过"实践型研究者"生成的过程来参与教育改革,进而发挥教育基本理论对教育改革的作用和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于强  
本文通过对美国九十年代后期的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所体现的理论基础进行比较 ,以期能够了解和评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改革 ,采取并分享注重于学生的长期利益的职业教育理念。人力资本理论体现了一种实用主义的价值观 ,注重效率、等级 ;而批判理论则体现了另外一种价值观 ,注重各种权利关系的平衡、社会的公正等 ,双方基于各自的价值观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职业教育的价值是一个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追问的理论命题。其理论内涵是:职业教育价值是一种哲学存在,是一种目的旨归,是一种观念凝练,是一种关系彰显,是一种需求满足,是一种效用实现。要实现职业教育价值创造,其前提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整合价值观;实现途径是践行校企合作的整合实践模式;实现载体是实施优化教学的课程整合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一帆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造就了大数据时代,其是数字化信息与互联网结合的新产物。大数据具有海量信息存贮、多样化分析、处理信息高效和信息时效性强等技术特点。在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应深刻意识到大数据对教育模式探索的价值,积极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教学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俊杰  
职业院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当前,推进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首先厘清"谁来混、为何混、怎么混、混什么"等四大核心议题。明确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体地位;明确解决"产教融合"问题是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明确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由下到上、有近到远、有点到面、由内到外"的改革路径;明确建立与混合产权相适应的公办高职院校的治理结构是改革的核心内容,这将有助于在复杂的改革背景下更好地厘清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方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苏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卫斌  苏剑  
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发生两个方面的重要调整,一是供给管理将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重点,二是改变过去行政化的供给管理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存在有供给无需求、供给体系低效率抑制有效需求和有需求无供给等三个方面供需失衡,这决定了需求管理难以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必然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侧改革,一方面要求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在政策引导、监管约束和公共服务等三个方面完善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虢欢  胡顺义  李微波  
学分制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高职院校需要立足自身特点,通过系统研究来合理规划实施方案。简单照搬普通高校的经验模式,仅仅关注建课选课等传统问题是不恰当的。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需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落实学习自由等先进的教育理念;遵循先进教育理念,根据人才要求和学习需求来设计;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对照专业状况汇编个性动态方案。根据行为模式实施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高职院校在思想能力上,加强理念宣传,做好分类培训;在人才要求上,参与地方决策,深化校企合作;在学习需求上,开展专项研究,重视日常反馈;在培养实施上,确保资源投入,做到四管齐下;在环境优化上,优化物质环境,打造精神家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鲁林岳  
21世纪的许多中国人都憧憬着这样的一个梦想——21世纪是华人的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民族与国家的复兴靠的是人才,没有人才辈出的时代,民族何以复兴?杰出人才源之于教育,教育不能培养杰出人才,民族何以实现复兴之梦。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推论,以振兴民族和国家为终身志责的钱学森先生才发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种"世纪之问"。教育对于国家、民族、家族乃至个人所承载的使命和职责可谓莫大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褚宏启  
教育法的价值目标是教育法律效果预先的观念模型和超前反映,是指导教育法创制和实施的基本原则。教育法的价值目标包括教育效能、教育自由、教育公平、教育效率、教育秩序。其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教育法的核心目标。提出教育法的价值目标有利于强化法律手段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改善教育法制现状、改进教育现实。教育法价值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是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把抽象的价值目标具体化为可操作性的法律条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安富海  
当前我国教学论研究许多仍处在一种对所研究的理论无"自知之明"的自说自话状态,不可能生成引领本土教学、内涵本土经验、凝聚中国元素、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教学论成果,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教学论研究的理论自觉缺失。教学论研究的理论自觉是指教学论研究者对其所学习、运用和研究的理论应有"自知之明",它要求教学论研究主体对中国"传统的教学思想"作出自己的理论开发,对"西方理论"作出自己的借鉴,对当下中国教学实践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回应,对"本土教学实践"作出自己的理论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成军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针对当前建设过程中顶层设计、应用模式、平台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能学、辅教"功能定位的拓展与实现,提出基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特点,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资源库框架,基于需求导向开发完备的资源库内容体系,基于问题导向不断完善资源库技术平台功能,基于"互联网+"建立"颗粒+重构"的教学新常态,基于"边建、边用、边完善"建立"建用合一"的保障机制,切实提升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效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伍远岳  
近年来,国际大规模和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受到各国(经济体)的高度重视,对各国和地方的教育正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价值负载的活动,体现着特定的教育意义和教育精神,而当前的教育质量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工具性监测的诸多流弊。发展性是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价值体现,教育质量监测应回归教育本真,实现发展性价值,具体表现为对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回应与体现、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与重视、对监测对象差异的理解与尊重、对特殊需要个体的关怀与干预。为彰显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性,需要确立发展为本的监测价值观,彰显质量监测的教育性意义;需要形成“过程量”的质量观,兼顾过程性监测和对过程的监测;需要确保质量监测的系统性,建构促进发展的教育行为规范;需要关照质量监测对象的异质性,破解质量监测的同质性困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建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最新文明形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文章论述了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生态伦理缺失的现状,探寻如何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现有高等教育体系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国家现正在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围绕职业教育现代化内涵,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十大特征,即现代性、开放性、跨界性、融合性、发展性、民生性、创新性、多样性、国际化和反思性;针对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企业主体、治理主体、吸引力、支撑力、国际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可采取五大发展对策,即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制度,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加快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