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5)
2023(15863)
2022(12858)
2021(12113)
2020(9896)
2019(22258)
2018(22165)
2017(41211)
2016(23379)
2015(26118)
2014(25871)
2013(24207)
2012(21595)
2011(19320)
2010(19199)
2009(16906)
2008(16107)
2007(14135)
2006(12251)
2005(10349)
作者
(62740)
(52733)
(52349)
(49767)
(32891)
(25399)
(23823)
(20750)
(20334)
(18370)
(17751)
(17547)
(16494)
(16311)
(16242)
(16199)
(15893)
(15677)
(15053)
(14976)
(13200)
(12943)
(12835)
(12186)
(11947)
(11831)
(11790)
(11378)
(10573)
(10564)
学科
(84287)
经济(84196)
(63484)
管理(56342)
(47302)
(42008)
企业(42008)
方法(37080)
数学(33544)
数学方法(33102)
农业(31293)
中国(28298)
业经(23301)
教育(22188)
(20301)
(17202)
地方(16236)
理论(16159)
(15855)
贸易(15850)
技术(15666)
(15522)
(15314)
(15251)
发展(12735)
(12612)
(12453)
环境(12151)
(12112)
财务(12068)
机构
学院(310025)
大学(307523)
(119843)
经济(117436)
管理(115206)
研究(102318)
理学(101712)
理学院(100597)
管理学(98521)
管理学院(97960)
中国(71430)
(70598)
科学(64094)
(63664)
农业(54692)
业大(54154)
(50450)
(50193)
中心(48108)
(47870)
师范(47370)
研究所(46260)
(45961)
财经(41415)
北京(38913)
(38188)
师范大学(38086)
教育(37886)
技术(36963)
(36327)
基金
项目(219690)
科学(174475)
研究(162987)
基金(157454)
(138368)
国家(137052)
科学基金(117582)
社会(103111)
社会科(97289)
社会科学(97265)
(89538)
基金项目(83955)
教育(82183)
自然(76016)
(75735)
自然科(74350)
自然科学(74328)
自然科学基金(72980)
编号(67870)
资助(61851)
成果(53833)
重点(50733)
(49646)
(48790)
课题(48750)
(47253)
创新(43867)
教育部(42868)
科研(42204)
国家社会(42132)
期刊
(125672)
经济(125672)
研究(89674)
(71995)
中国(66890)
教育(61820)
学报(52214)
农业(48959)
科学(46066)
大学(41445)
学学(38342)
管理(37789)
(37128)
技术(30705)
业经(27868)
(25625)
金融(25625)
(23927)
财经(19479)
经济研究(18474)
问题(18418)
(16883)
职业(16732)
(16722)
业大(14968)
科技(14762)
农村(14243)
(14243)
农业经济(13976)
世界(13814)
共检索到443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颖  崔玉平  
基于教育培训非货币收益的视角,依据苏州市农民工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教育培训对农民工犯罪倾向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教育培训对农民工市民化具有正效应,即农民工市民化水平会随着教育培训水平的提高而提升;(2)教育培训对农民工犯罪倾向性具有负效应,即农民工犯罪倾向性会随着教育培训水平的提高而降低;(3)农民工市民化部分中介了教育培训对犯罪倾向性的负效应,即在控制教育培训的情况下,农民工市民化水平越高,其犯罪倾向性越低;(4)在结构关系模型中,中介效应和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41. 85%、58. 15%。在此基础上阐明对农民工犯罪倾向性的抑制作用是教育培训带来非货币收益的重要表现,发展农民工教育培训以及联合推进市民化有助于预防城市犯罪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欣  王雷  孔庆波  赵秋红  
利用10省份调查数据,在推导出农民工犯罪倾向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农民工服刑人员和不涉罪普通农民工之间在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行为特征三个维度上变量的总体和内部差异。研究发现:(1)男性、年龄较小、受教育水平低、家庭收入少、母亲受教育水平低、兄弟姐妹个数多、失业严重、曾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农民工犯罪倾向高;(2)社会保险状况和犯罪被发现可能性影响不涉罪农民工犯罪倾向;(3)家庭成员犯罪史和刑罚打击力度影响服刑人员农民工犯罪倾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欣  王雷  孔庆波  赵秋红  
利用10省份调查数据,在推导出农民工犯罪倾向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农民工服刑人员和不涉罪普通农民工之间在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行为特征三个维度上变量的总体和内部差异。研究发现:(1)男性、年龄较小、受教育水平低、家庭收入少、母亲受教育水平低、兄弟姐妹个数多、失业严重、曾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农民工犯罪倾向高;(2)社会保险状况和犯罪被发现可能性影响不涉罪农民工犯罪倾向;(3)家庭成员犯罪史和刑罚打击力度影响服刑人员农民工犯罪倾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欣  王雷  孔庆波  赵秋红  
利用10省份调查数据,在推导出农民工犯罪倾向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农民工服刑人员和不涉罪普通农民工之间在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行为特征三个维度上变量的总体和内部差异。研究发现:(1)男性、年龄较小、受教育水平低、家庭收入少、母亲受教育水平低、兄弟姐妹个数多、失业严重、曾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农民工犯罪倾向高;(2)社会保险状况和犯罪被发现可能性影响不涉罪农民工犯罪倾向;(3)家庭成员犯罪史和刑罚打击力度影响服刑人员农民工犯罪倾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旭峰  田志锋  钱民辉  
长期以来,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欠缺、市民化能力较弱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教育培训对农民工经济、社会和文化这三个层面的市民化过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使教育培训能够更好的提升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在进行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实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同时,农民工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培训对于他们顺利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意义,努力提升自己的市民化能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海波  仇保兴  
基于全国调查数据,引入迁移福利作为中介变量,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和中介效应法,分析了城市级别对农民工市民化倾向的影响作用与机制。结果显示:农民工市民化倾向与城市级别呈现倒U型关系;在县城与县级市务工的农民工的定居意愿最强,其次是地级市和省会城市,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的定居意愿最弱,建制镇次之;城市级别主要通过收入水平、居住福利、社交福利和心理福利影响农民工的市民化倾向;就业福利和居住成本的中介效应则不显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燕  
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常州地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政府对培训认识不足导致专门管理部门的缺乏,农民工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差直接影响培训积极性,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培训质量提升;培训结果有待认可源自过程监管与评价的缺陷。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培训,需要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建立专门管理部门、宣传培训作用效果来营造培训良好氛围;通过培训内容、方式、师资队伍、评价办法的完善建构培训完整体系;通过加大政府、企业、社会资金的投入建立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玉峰  张璇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大力发展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融入城市的心理准备。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制度不健全、管理缺位、资金投入不足、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缺乏针对性、农民工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彦彬  韩倩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素质和职业竞争力,最终融入城市、适应城市,与市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培训机制的构建,对其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应坚持整体性、动态性、创新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保障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培训整体机制的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正喜  唐鸣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由于农民工相对年轻,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社会分层和正常流动。为提高农民工素质,国家要加紧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来保证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的实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冷萱  王雨林  
本文利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采用Logit模型考察农民工流动经历对市民化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动经历会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工市民化倾向,即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会影响个体未来是否决定定居城镇。更进一步的将影响市民化倾向的因素划分为个体、家庭和村级层面,运用集束系数技术法估计不同层面影响强度的相对大小,实证结果显示个体层面影响最大,村级层面影响最小。本文研究结论说明在推进城镇化与市民化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争取实现就地市民化、城镇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冷萱  王雨林  
本文利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采用Logit模型考察农民工流动经历对市民化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动经历会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工市民化倾向,即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会影响个体未来是否决定定居城镇。更进一步的将影响市民化倾向的因素划分为个体、家庭和村级层面,运用集束系数技术法估计不同层面影响强度的相对大小,实证结果显示个体层面影响最大,村级层面影响最小。本文研究结论说明在推进城镇化与市民化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争取实现就地市民化、城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欣悦  陈春霞  吕航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市民化意愿强烈,但其市民化能力相对较弱,市民化成本相对较高等特点。提高人力资本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路径。据此,需要构建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供适应多层次需求的职业培训菜单;创新有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支持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琳琳  孔媛媛  
进城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个特殊群体。文章从社会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该群体发展诉求的本质以及教育与培训促进其社会化的必要性,并对该群体再社会化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宁军  
农民工“自救式犯罪”是指当农民工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以犯罪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权益而产生的犯罪。法律使用成本过高、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是导致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根本原因,法律意识淡薄是导致这种犯罪发生的主观原因。只有不断健全民主、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救济渠道,才能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