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7)
- 2023(8930)
- 2022(7724)
- 2021(7570)
- 2020(6438)
- 2019(15146)
- 2018(15314)
- 2017(28088)
- 2016(16755)
- 2015(19388)
- 2014(20262)
- 2013(19428)
- 2012(18567)
- 2011(16787)
- 2010(17430)
- 2009(16137)
- 2008(16481)
- 2007(15494)
- 2006(13658)
- 2005(12801)
- 学科
- 济(61682)
- 经济(61612)
- 管理(42203)
- 业(40761)
- 企(31877)
- 企业(31877)
- 方法(29111)
- 数学(25336)
- 数学方法(24925)
- 中国(22177)
- 教育(20740)
- 财(20099)
- 农(19343)
- 学(16350)
- 理论(13670)
- 制(13381)
- 贸(13268)
- 贸易(13264)
- 易(12892)
- 农业(12718)
- 业经(12205)
- 地方(11827)
- 银(10447)
- 银行(10418)
- 务(10229)
- 财务(10195)
- 财务管理(10156)
- 收入(9960)
- 行(9845)
- 融(9642)
- 机构
- 大学(244733)
- 学院(238745)
- 济(90361)
- 经济(87979)
- 研究(85768)
- 管理(82732)
- 理学(70151)
- 理学院(69211)
- 管理学(67589)
- 管理学院(67129)
- 中国(61160)
- 京(54198)
- 科学(52943)
- 所(45342)
- 财(44392)
- 农(42234)
- 范(41223)
- 师范(40919)
- 研究所(40758)
- 江(39347)
- 中心(38925)
- 教育(35953)
- 北京(35524)
- 业大(35212)
- 财经(34260)
- 师范大学(33215)
- 农业(33189)
- 州(30932)
- 经(30846)
- 院(29987)
- 基金
- 项目(146282)
- 科学(114040)
- 研究(111721)
- 基金(101381)
- 家(87844)
- 国家(86973)
- 科学基金(72221)
- 社会(66333)
- 社会科(62349)
- 社会科学(62327)
- 教育(59238)
- 省(58376)
- 基金项目(52582)
- 划(51086)
- 编号(48799)
- 自然(45625)
- 自然科(44531)
- 自然科学(44515)
- 自然科学基金(43699)
- 成果(43671)
- 资助(42745)
- 课题(36642)
- 重点(34517)
- 部(34107)
- 发(32033)
- 年(30034)
- 创(29673)
- 性(29550)
- 教育部(29398)
- 项目编号(29142)
共检索到378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育红 周铃钞 曹浩文
我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已经成为多领域专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文首先剖析了经典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经典人力资本理论未能在教育与经济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探讨二者的关系。然后,借鉴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理论,分别从技术进步与技能需求的关系、技能需求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技能供给与技术进步路径的关系等视角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并指出了我国在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转型过程中教育与技能供需的主要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崔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显著,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处于中高收入水平,已经接近高收入水平。目前国际上仍有部分人质疑中国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面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不过中国具有经济结构合理、科技创新活跃、政治社会稳定、文化自信保障等条件,必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中国 人均GDP 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钱运春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西欧曾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间跨度大约是一战之前到二战结束。在"量"上表现为人均GDP处于3000~6000美元区间内,从"质"上表现为经济增长迟滞、技术进步缓慢、两级分化加剧、社会问题丛生等不利局面。西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变迁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缺乏相应的社会保护机制化解。二战之后,经过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及社会民主化的社会政治改革,通过重构社会保护机制和建设福利国家,西欧重新获得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叶宇航
借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33个后发追赶经济体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和结构性指标进行了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拉动经济增长,而收入分配较公平、政府治理能力强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条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长期过度依赖投资和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且贫富悬殊、权力腐败问题突出导致政府治理能力削弱、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经济指标长期徘徊不前。指出后发经济体须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改革,方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永慧 李月
文章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体实现TFP增长的路径差异。首先,借助面板有序Logit模型,证实了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TFP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构建技术边界收敛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处于不同收入阶段的经济体提升TFP的路径选择。实证研究发现: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济体主要通过效率提升带来的赶超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提升TFP,而高收入经济体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TFP增长;技术进步效应的差异将对中等收入经济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永慧 李月
文章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体实现TFP增长的路径差异。首先,借助面板有序Logit模型,证实了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TFP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构建技术边界收敛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处于不同收入阶段的经济体提升TFP的路径选择。实证研究发现: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济体主要通过效率提升带来的赶超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提升TFP,而高收入经济体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TFP增长;技术进步效应的差异将对中等收入经济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发挥关键作用;中等收入阶段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的转型阶段,亟需实现由外界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的转型,方能保证经济体真正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白正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上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东部一些地区已经跨入中等偏上国家水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了该区域的当务之急。如何跨越这一"陷阱",许多学者己给出了解决方案。本文试图从发达地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要求以及地方高校目前的运作方式为切入点,谈谈地方高校市场化运作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市场化运作 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对"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进行一般概括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需采取的几个重要战略性对策:(1)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2)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合理增长;(3)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推进体制改革;(4)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5)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寇宏伟 陈璋
自中等收入陷阱一词被提出以来,其产生原因及跨越机制尚无确定性结论。本文从技术进步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发达国家独特的技术进步过程进行重新阶段划分,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显示,从转移性技术进步阶段向替代性技术进步阶段的过渡是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时机,技术进步方式及需求规模的变化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就其跨越而言,首先本国需求规模的大小将决定其自主研发的激励,需求规模越大,自主研发激励越强。其次,即使本国需求规模大小足以支撑其自主研发,在人口均摊的前提下,只有自主研发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时,该国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即自主研发强度对人均收入具有门限效应。根据我国2009年-2017年三十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及面板门限模型,本文实证部分证明了相关假说,且自主研发强度门限值为3.73%。当自主研发强度小于该值时,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艳华 邱志军
本文从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出口、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广州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与可能性,以及深层原因分析,提出了广州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路建议,即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重点是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四大发展战略为实施改革创新统领、重塑动力机制、结构优化为先、社会公平公正。
关键词:
广州 中等收入陷阱 风险 思路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荣 张桂文
笔者基于1987年—2015年的数据,通过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因素、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对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结果表明,GDP增长适当降速、科技进步以及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正向效应;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负向效应;GDP增长率、人口因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科技水平与人均国民收入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与人均国民收入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从长期来看,GDP增长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