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7)
- 2023(11431)
- 2022(9978)
- 2021(9669)
- 2020(7783)
- 2019(18433)
- 2018(18569)
- 2017(34332)
- 2016(19650)
- 2015(22099)
- 2014(22428)
- 2013(21460)
- 2012(19556)
- 2011(17674)
- 2010(17640)
- 2009(15590)
- 2008(14955)
- 2007(12770)
- 2006(11181)
- 2005(9592)
- 学科
- 济(71091)
- 经济(71014)
- 管理(50011)
- 业(45275)
- 企(37347)
- 企业(37347)
- 方法(34543)
- 数学(30302)
- 数学方法(29954)
- 中国(26042)
- 教育(22112)
- 学(17629)
- 农(17446)
- 财(16109)
- 地方(15973)
- 理论(15410)
- 业经(14580)
- 技术(11944)
- 农业(11809)
- 环境(11608)
- 贸(11245)
- 贸易(11241)
- 和(11198)
- 易(10847)
- 发(10693)
- 制(10284)
- 务(10140)
- 财务(10080)
- 财务管理(10065)
- 划(9697)
- 机构
- 大学(269913)
- 学院(263695)
- 管理(103487)
- 济(96050)
- 经济(93557)
- 理学(90767)
- 研究(89962)
- 理学院(89631)
- 管理学(87930)
- 管理学院(87420)
- 京(59209)
- 中国(59019)
- 科学(56870)
- 范(44997)
- 师范(44717)
- 所(44222)
- 财(41841)
- 研究所(40750)
- 中心(39383)
- 业大(38627)
- 北京(38013)
- 农(37652)
- 江(37636)
- 师范大学(36993)
- 教育(36312)
- 财经(34613)
- 院(33043)
- 经(31637)
- 州(30850)
- 技术(30600)
- 基金
- 项目(186599)
- 科学(148382)
- 研究(140949)
- 基金(133392)
- 家(115144)
- 国家(114091)
- 科学基金(98376)
- 社会(86672)
- 社会科(81878)
- 社会科学(81857)
- 省(73302)
- 基金项目(71429)
- 教育(71061)
- 自然(64078)
- 划(63781)
- 自然科(62598)
- 自然科学(62587)
- 自然科学基金(61418)
- 编号(59278)
- 资助(54524)
- 成果(49292)
- 课题(43080)
- 重点(42465)
- 部(42403)
- 发(40045)
- 创(38581)
- 教育部(36978)
- 项目编号(36233)
- 创新(35669)
- 大学(35533)
共检索到376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两省 彭竞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数据,按照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其他三类城市分组,通过OLS估计方法分析了教育回报率的城市差异。总体性分析表明,教育回报率在直辖市中最高,省会城市次之,其他城市最低;结构性分析又发现,直辖市中"大专及以上"的教育回报率最高,省会城市中"高中或中专"的教育回报率较高,而各类城市中"初中及以下"的教育回报率都很低并且不存在明显的城市差异。作者从城市产业的生产率优势、劳动力流动性及城市生活成本等方面,对教育回报率的总体性和结构性城市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提出了一系列探讨性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志岭 姚先国
大多数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对妇女显著的性别歧视,但另一方面,人们又发现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对这一矛盾的现象,本文提出的假说是,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女性来讲,除了与男性一样具有直接增加生产力提高工资的作用外,还可通过降低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受到的歧视程度,间接增加工资。正是由于教育对女性这一间接作用,使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本文使用2003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该假说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降低了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中受到的歧视程度,在工资方程中考虑教育对妇女这一作用时,性别间教育回报率差异完全消失。
关键词:
教育回报率 性别差异 性别歧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国涛 黑亚青 李鸿雁
本文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阐述了回汉人口受教育水平情况。为了进一步估算教育回报率,课题组对农户进行补充调查,并利用OIZ估计方法对回族与汉族教育回报率的差异进行分析。就调查的样本而言,农村回族相比汉族平均受教育年限少,但教育回报率高。由此推断,回族教育投入的边际曲线处于上升阶段,增加单位投入所获得的教育回报增加值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回报率 回汉差异 明瑟收入方程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兴祥 林迪珊
基于2008年全国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数据,本文对该群体的收入与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并在分样本回归中引入z检验通过总样本和分样本回归,本文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男性和女性在工资收入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受教育年限、工作经验、婚姻状况、务工所在地等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均有显著影响;第二,不论是总样本回归还是分样本回归,不论是以受教育年限还是以教育层次回归,男性和女性的教育回报率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性别间的收入差异不是由教育带来的;第三,从受教育层次看,外来务工人员的回报率不是线性递增的,每提高一个教育层次,男性和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都将大大增加。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 收入 教育回报率 性别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润平 刘文革
文章利用CHNS数据,分别分析了2004年和2006年分学历层次城乡不同教育阶段的回报率。结果表明,从2004年到2006年,城市劳动者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回报率都是显著降低的,而高等教育的回报则是显著上升的,所以城市劳动力应该接受更多的高等教育;农村劳动者的初等教育回报率是显著降低,中等教育的回报率是显著上升,所以农村劳动力应该接受更多的中等教育;在中等教育内部,不论是农村劳动者还是城市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的回报率都是高于普通高中教育的,所以政府应该引导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和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
关键词:
城市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 教育回报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静 祝梦迪
针对中国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的新特征,文章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研究流动人口与本地劳动力高等教育回报率的差异及在不同等级城市中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高等教育回报率高于本地劳动力,高等教育对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具有较强的提升作用,对流入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跨省流动及乡—城型流动人口的工资提升作用更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流动人口具有明显的自我选择效应,有能力的个体流动到生产效率更高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意愿更强,从而获得更高的教育回报率。文章认为,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应顺应人口流动规律,消除注重地域属性并与福利挂钩的区域分割制度,清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促进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强 宋中丽 刘晓红 张林秀
基于2012—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探讨农村流动人口自雇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1)女性自雇者的教育回报率显著高于男性,在初中、高中阶段同样如此,大专及以上阶段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2)女性机会型创业者的教育回报率显著低于男性,但在各教育阶段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生存型创业者的教育回报率显著高于男性,在各教育阶段都如此。(3)东部地区女性自雇者的教育回报率显著低于男性,西部地区相反,中部地区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4)自雇者、生存型创业者、机会型创业者的教育回报率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且女性机会型创业者教育回报率的增速高于男性。(5)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自雇者可能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会得到缓解。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自雇 教育回报率 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强 宋中丽 刘晓红 张林秀
基于2012—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探讨农村流动人口自雇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1)女性自雇者的教育回报率显著高于男性,在初中、高中阶段同样如此,大专及以上阶段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2)女性机会型创业者的教育回报率显著低于男性,但在各教育阶段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生存型创业者的教育回报率显著高于男性,在各教育阶段都如此。(3)东部地区女性自雇者的教育回报率显著低于男性,西部地区相反,中部地区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4)自雇者、生存型创业者、机会型创业者的教育回报率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且女性机会型创业者教育回报率的增速高于男性。(5)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自雇者可能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会得到缓解。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自雇 教育回报率 性别差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祁翔 周金燕
教育回报率的家庭背景差异直接影响到个人教育决策和社会收入分配。有关教育回报率家庭背景差异的经验研究非常少,特别是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本文提出,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以及经济转轨的背景下,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高家庭背景子女的教育回报率仍然会高于低家庭背景子女的教育回报率。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库中劳动力市场样本,以父亲受教育程度、职业地位和政治面貌度量家庭背景,本文分组回归不同家庭背景子女的教育回报率,并且从更换代理变量、删除和拆分样本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最终证实了高家庭背景子女的教育回报率高于低家庭背景子女教育回报率。
关键词:
家庭背景 教育回报率 CGSS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申广军 龚雅娴 姚洋
教育回报率影响不同教育层次劳动力的流动性,研究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对理解劳动力流动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资本一技能互补"假说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模型来考察金融发展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发现金融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技能工人的工资溢价越高。实证分析使用CFPS数据证实金融发展程度对教育回报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使用不同的指标和不同的实证模型检验,金融发展程度与教育回报率正相关这一基本结果仍然十分稳健。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教育回报 资本—技能互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邢春冰 贾淑艳 李实
使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以及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农民工教育回报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和发达城市的教育回报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比较两个年份的结果可以看出,农民工的总体教育回报率有所降低,地区间回报率的差异也有所降低,并呈现出向均值收敛的特征。控制福利状况和迁移时间以及修正样本选择偏差对文章分析的结论影响不大。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对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相对迁移概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减少流动障碍,促进农民工合理流动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
关键词:
农民工 教育回报率 地区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海明 王松
本文主要考察以资本回报率为代表的融资环境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利用我国2010~2016年省际层面19家样本农商银行数据,以省际资本回报率的所有制差异为目标解释变量,在考虑宏观与微观变量的基础上,分别利用随机效应GLS模型和差分GMM方法检验了其对农商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值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本回报率的所有制差异对农商银行绩效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缩小该差异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农商银行全要素生产率,而且这种提升效果存在地域差异。据此,本文认为,我国应加快推进国企混改进程,实现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最终实现农商银行经营绩效提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钟甫宁 刘华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资料,考察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的变化趋势,重点研究不同教育水平的收入结构和教育回报率结构的变化趋势,并采用相关的计量方法,有效地控制教育和收入的测量误差,以及样本选择性偏差的问题,以期对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及其结构变动做出较为精确的估算。研究发现,在收入和教育回报率总体上升的同时,不同教育水平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教育回报率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教育测量误差将导致教育回报率的低估;考虑样本选择性偏差的影响得到了高于OLS的估计结果。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宏 奉琴琴
前有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机制,后有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宏大构想,因此本文选取"一带一路"覆盖区域中东欧16国之一——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克罗地亚,就中克两国高等教育回报率进行比较研究。由于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受高等教育劳动力比率这一指标在国内相对混乱,作者选取了《中国统计年鉴》上关于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抽样调查作为源数据,创建了与国际指标类似的中国受高等教育劳动比率。实证结果表明,发展高等教育的确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克罗地亚已经过了高等教育回报率的拐点。本文预测了高等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临界值,说明中国距
关键词:
克罗地亚 中国 高等教育 回报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