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1)
- 2023(10637)
- 2022(9146)
- 2021(8927)
- 2020(7650)
- 2019(17959)
- 2018(17992)
- 2017(33267)
- 2016(18937)
- 2015(21691)
- 2014(21999)
- 2013(20974)
- 2012(19264)
- 2011(17424)
- 2010(17341)
- 2009(15582)
- 2008(15307)
- 2007(13658)
- 2006(11436)
- 2005(10085)
- 学科
- 济(71435)
- 经济(71366)
- 管理(47728)
- 业(45634)
- 方法(38279)
- 企(37519)
- 企业(37519)
- 数学(34363)
- 数学方法(33895)
- 中国(22147)
- 教育(20456)
- 学(19339)
- 财(19120)
- 农(18203)
- 理论(14852)
- 业经(13418)
- 贸(12674)
- 贸易(12671)
- 务(12419)
- 财务(12377)
- 财务管理(12348)
- 易(12317)
- 地方(12149)
- 农业(11942)
- 企业财务(11701)
- 技术(11248)
- 制(11114)
- 和(10646)
- 环境(9569)
- 教学(9327)
- 机构
- 大学(264361)
- 学院(258647)
- 济(99597)
- 经济(97428)
- 管理(97065)
- 研究(85169)
- 理学(84550)
- 理学院(83574)
- 管理学(81909)
- 管理学院(81394)
- 中国(57567)
- 京(55607)
- 科学(52411)
- 财(44544)
- 范(42265)
- 所(42046)
- 师范(41895)
- 农(41184)
- 中心(39720)
- 江(38876)
- 研究所(38583)
- 业大(38464)
- 财经(36558)
- 教育(35400)
- 北京(34961)
- 师范大学(34226)
- 经(33220)
- 农业(32695)
- 经济学(31343)
- 技术(30910)
- 基金
- 项目(175111)
- 科学(138890)
- 研究(131396)
- 基金(125132)
- 家(108214)
- 国家(107232)
- 科学基金(91923)
- 社会(80842)
- 社会科(76386)
- 社会科学(76365)
- 省(70126)
- 教育(68821)
- 基金项目(65942)
- 划(60679)
- 自然(59573)
- 自然科(58185)
- 自然科学(58166)
- 自然科学基金(57118)
- 编号(55615)
- 资助(51404)
- 成果(46620)
- 重点(40805)
- 部(40787)
- 课题(40131)
- 发(37866)
- 创(36708)
- 教育部(35629)
- 大学(34206)
- 科研(34172)
- 创新(34085)
共检索到370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丁道勇
民国学者在教育哲学的初创阶段,对这门学问的属性进行过三个方面的讨论。对于这些讨论的分析,可以得到有关教育哲学属性的认识——教育哲学是一个体系,是独断的、特殊的哲学。对于教育哲学属性的判断,有助于规范教育哲学的表达方式、排除各种伪教育哲学,从而在教育实证研究高度发达的今天,保持教育哲学研究的合法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蒋永福
认为揭示和解释图书馆现象的本质是图书馆哲学的使命;图书馆哲学研究必须采取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图书馆哲学必须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客观知识是图书馆学的逻辑起点,知识组织是图书馆学的逻辑中介,人是图书馆学的逻辑终点;观念制约和人才制约困扰着图书馆哲学的研究。
关键词:
图书馆哲学 任务 特点 内容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尚小明
民国时期大学哲学科系的"热"是短暂的、特殊的情况,主要以五四前后的北大哲学系"热"为标志,其原因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有密切关系,但"热"的表象背后也包含某种假象。而哲学科系的"冷"则是长期的、普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各大学哲学科系设置少、寿命短、就读人数少、毕业后往往转行等。除了因哲学被视为深奥的、玄虚的、不切实用的学科而青年学子普遍不愿就读之外,五四以后学术潮流的变化,特别是以文史研究为主的"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也是造成哲学科系"冷"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民国 大学 哲学 哲学科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教育哲学作为一种给教育行动赋予意义形式的活动,指涉教育哲学与人的发展自身、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活动本身、教育哲学与教育在社会中的位序三个层面。由此,教育哲学的具体指向包括三个层面:给教育中的个体赋形,直接引导教育行动的目标,让任何教育行动都最终落实在受教育个体美好人性的生成;给教育实践赋形,让教育者的教育行动始终内含着对"什么是好的教育"的追求;给置身社会整体结构中的教育赋形,引导整个社会健全教育理念的形成,从整体上促进教育内在目标的实现。教育哲学需要积极担当时代与教育的艰难。
关键词:
教育哲学 赋形 哲学生活 哲学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哲学与大学的繁荣有什么关系?哲学与一流大学的建设有何关系?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在大学诞生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大学自身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德国大学的事实,古典大学的某些传统,以及我们自己的事实,都能够说明一些观点。事实证明,自从近代大学不断发展起来,科学与哲学就有了它们共同的理想安憩之地,有了它们共生共盛共荣的最好家园。没有什么能够跟科学与哲学的融合更能说明无用之大用的,没有什么能够比大学更能理解这一点。
关键词:
大学 哲学 科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韦庆媛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留学生群体进行研究。1916-1953年中国留学生赴海外留学分为拓荒之旅、自由发展、纳入正轨三个阶段,共有100位留学生就读国外37所图书馆学专业院校,留学人数与全国的需求相比,总体偏少。留学生来源于国内30所中等以上院校,籍贯主要分布于湖北及东南沿海和大城市,来源省份过于集中,显示出不平衡性。中国留学生到美国留学基本以学历教育为目的,获得学位普遍较高。女性是留学生中的重要力量,前期留学生全部或大部分回国,后期受时局影响回国较少。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图书馆学 留学生 学者群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帕特里夏·怀特 保罗·赫斯特 石中英
在西方哲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中 ,教育哲学真正开始成为一个有清晰界限的研究领域 ,以其强有力的分析方法著称于世。英国分析哲学家彼德斯提出了教育哲学的任务和特征 ,成功地使教育哲学具备了自己的独特的性质 :既是当代哲学一个生机勃勃的领域 ,又是教育研究一个主要的和独立的领域。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分析教育哲学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一部分。当前 ,分析教育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地对学科内部的根本问题进行重新评价和修正。
关键词:
分析哲学 教育哲学 分析教育哲学 彼德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紫薇 牛风蕊
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展开对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受院校特征和省份特征两个主效应及跨院校-省份特征间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院校特征(学校规模、学校层次等)对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作用受省份层面因素的约束与调整;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分担能力对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具有正向影响,但政府财政能力对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具有不稳定性,且政府教育财政政策对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晓东
教育学教材通常将“教育”界定为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知识、道德、审美、技能等等的传递活动。这是值得商榷的。教育概念的这一偏差导致反自然的无儿童的教育(学)的产生,而“双负”现象等一系列教育综合征正是这种教育(学)的必然产物。现代教育学主张教育应当遵循儿童的天性(即儿童的内在发展所体现的自然趋向、自然目的、自然意志和成长规律等)。从夸美纽斯、卢梭到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杜威和蒙台梭利,“教育的太阳”——儿童——在教育学中冉冉升起。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是与儿童观的发展保持同步的。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学即儿童学。教育学即儿童学体现着教育学与儿童学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教育学 儿童学 发现儿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文平 高雅琴 李晓
教材编写者是教材建设的重要主体,其中主编起着主导和引领的作用,优秀教材离不开主编的力量。通过搜集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类和继续教育类特等奖和一等奖的80本教材的133位主编简历,借助筛选假设理论进行属性划分,并对其身份信号进行分析,得到获奖教材主编的主要特征。针对得出的结论提出建议:第一,拓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材编写力度,发挥双高院校对于教材编写的优势集聚效应;第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发展较高的区域对于教材建设的内生助力作用;第三,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材建设,提升教材编写主体的学识素养,以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旨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燕慧 张学强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回族教育发展迅速,逐渐向近代化迈进,除受国家时局和政策影响外,与这一时期回族社会形成发展回族教育以挽救国家危机并振兴回族发扬教义的认知密切相关。在这一认知影响下,西北回教有识之士改革经堂教育,创办新式回族学校,以回族教育近代化为兴教救国的出路;西北回族各界人士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成为回族教育近代化重要经济来源;西北地区经堂教育与新式回族学校教育并存、互补,成为回族教育近代化的一种特性。
关键词:
民国 西北 回族教育 近代化 关系 认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慧梅
近代乡村社会改变的关键是民众认同并逐渐掌握新的现代性经济、政治和文化技能,而诸技能的全面导入、传播对于各种单设机关而言是力所不及的,需要设置综合性组织机构来承担。民众教育馆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借助行政力量掀起的民众教育运动综合机关,对当时乡村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乡村基层政治、农业生产的近代化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为强制性制度安排的产物,它更多考虑的是政府偏好和政党意愿,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弊端妨碍了其最大绩效的发挥,最终导致整个民众教育运动走向失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江俊伟
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虽历经种种困境与干扰,但从整体上来讲较好地处理了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与联动的关系。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一般以政府为宏观管理主体,以高等学校为自主办学主体,以政府、学校、社会为多元评价主体;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以宏观管理为主,高等学校的"办"主要体现为学校拥有相对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多元参与之"评"涉及政府督导、校内评议、第三方评价等多种形式;高等教育的"管"、"办"、"评"呈现为主体相对分离与效能积极联动的状态。这可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提供历史镜鉴。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高等教育 管办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唯
20世纪 2 0年代 ,中国教育界曾经涌动起一股要求“教育独立”的思潮和运动 ,追求思想、学术自由构成该思潮的观念动因 ,而教育经费的奇缺则是其直接成因。这段史实所蕴涵的合理诉求 ,值得后人重视和深思
关键词:
教育独立 学术自由 蔡元培 胡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小兵
民国经济思想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从经济学术著作、思想家人物、经济学社或留学生群体、经济思想专题、经济期刊这几种视角展开。文章通过对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进展及成果作一简要梳理,以期为民国时期经济思想的研究提供其借鉴。
关键词:
民国 经济思想 经济学社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