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2)
- 2023(10278)
- 2022(8901)
- 2021(8808)
- 2020(7152)
- 2019(16905)
- 2018(17089)
- 2017(31512)
- 2016(18105)
- 2015(20521)
- 2014(20832)
- 2013(19863)
- 2012(18091)
- 2011(16342)
- 2010(16276)
- 2009(14365)
- 2008(13716)
- 2007(11856)
- 2006(10324)
- 2005(8920)
- 学科
- 济(62205)
- 经济(62141)
- 管理(45572)
- 业(41878)
- 企(35379)
- 企业(35379)
- 方法(30178)
- 数学(25870)
- 数学方法(25543)
- 教育(22283)
- 中国(21105)
- 学(18963)
- 农(15893)
- 理论(15450)
- 财(14600)
- 业经(13500)
- 地方(12375)
- 技术(11356)
- 和(10832)
- 农业(10593)
- 贸(10131)
- 贸易(10126)
- 教学(9837)
- 环境(9830)
- 易(9800)
- 制(9344)
- 务(9340)
- 财务(9282)
- 财务管理(9267)
- 发(9191)
- 机构
- 大学(248398)
- 学院(242077)
- 管理(94763)
- 济(85098)
- 经济(82909)
- 理学(82862)
- 理学院(81855)
- 研究(81274)
- 管理学(80356)
- 管理学院(79900)
- 京(54351)
- 中国(52611)
- 科学(51610)
- 范(42189)
- 师范(41919)
- 所(40109)
- 财(37578)
- 研究所(37017)
- 教育(36140)
- 中心(35489)
- 业大(35466)
- 北京(35090)
- 江(34756)
- 师范大学(34537)
- 农(34488)
- 财经(31033)
- 技术(29531)
- 院(29488)
- 州(28468)
- 经(28285)
- 基金
- 项目(169059)
- 科学(133523)
- 研究(130471)
- 基金(119045)
- 家(102368)
- 国家(101369)
- 科学基金(86623)
- 社会(77931)
- 社会科(73409)
- 社会科学(73390)
- 省(67301)
- 教育(66618)
- 基金项目(63561)
- 划(58444)
- 编号(56317)
- 自然(55969)
- 自然科(54604)
- 自然科学(54593)
- 自然科学基金(53582)
- 资助(48482)
- 成果(47919)
- 课题(40811)
- 重点(38578)
- 部(38434)
- 发(36329)
- 创(35280)
- 项目编号(34918)
- 教育部(33538)
- 年(33481)
- 规划(32681)
共检索到346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庆昌
教育史研究的教育学内涵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这将有利于教育史研究自身的进化。超越具体的教育历史事实,用思辨的方式追寻教育历史发展的逻辑,是教育史研究具有教育学内涵的重要途径。这种努力具体体现为通过教育活动史、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研究,对教育活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历史发展逻辑的追寻。为此,研究者需要拥有教育学的立场和哲学的方法。
关键词:
教育史 教育史研究 教育学 教育学内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三女牙 杨宗凯 李卿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大数据的形成,计算教育学应运而生。计算教育学是通过技术赋能,基于数据密集型的研究范式,解释信息时代的教育活动与问题,揭示教育复杂系统内在机制与运行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计算教育学围绕计算教育伦理、教育主体计算、教育情境计算、教育服务计算等核心任务开展研究与实践,助力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教育评价的科学化及教育管理的精准化。计算教育学的发展亟须建构计算教育伦理、科学量化教育场景、提升数据融合与智能处理能力、促进学科交叉、加强协同创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比较教育学是以探求民族国家教育知识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和科学,它表现了由比较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学科存在的独特性,是以培养"人"的民族国家教育知识为学科存在依据和逻辑起点的,拥有基于比较方法一元论的学科多元方法,它是具有来源于民族国家教育知识的多学科解释视角的学科概念和理论体系。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法奇
教育史研究是一门以历史研究方法论为基础,使用别人观察的科学。它是一门以现在的眼光与过去的教育史实发生联系,不断质疑、探究和寻求教育真相的科学。教育史研究应当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重视对资料的解读,并为培养个体的历史思维方式服务。
关键词:
教育史 教育史研究 外国教育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乔卫平
本文从文献学的角度概述了中国伪书的辨别方法,并以《子夏易传》和《古文尚书》两个伪书公案为例, 说明伪书本身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教育史研究方面的参鉴意义,故而不可一概而废。因此,关注伪书的问题,有助于强化教育史学科的文献学基础。
关键词:
教育史 伪书 子夏易传 古文尚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蔡春 卓进
谱系学首先是一种方法论,然后才是一种方法。作为方法论的谱系学意味着一种反总体化的态度,立足于非连续性与差异;它关注事件,力图重现事件、区分事件并寻求一种实际的历史;它关注"出现"与"出身",而不是"起源"。作为方法的谱系学属于批判研究范式;其研究对象是话语事件。谱系学研究的核心工作是追溯对象的出身,标出对象的发生。谱系学为一种新教育史研究范式的诞生做好了方法论与方法上的准备。
关键词:
谱系学 话语 历史—政治 教育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随着对肇始于19世纪的"民族—国家"史学研究范式的局限性的批判和"美国史国际化运动"的推动,跨国史研究在国际史学研究中逐渐兴起。入江昭、伊恩·蒂勒尔和托马斯·本德这些跨国史研究的领军人物进行了最初的主题和实践尝试。他们关于跨国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跨国史范式对民族国家历史的重新书写;二是基于跨国史视角对非国家行为体的关注和考察。跨国史对于教育史研究有诸多意义:一是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史的价值追求;二是为教育史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观;三是为教育史的完整书写和编撰带来了启发。我们可以运用跨国史推进教育史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
功能主义在西方教育史研究中占有独尊的地位,它规范着教育史研究的框架并指导着它的方向。几乎所有教育史学家都受功能主义的影响,他们认为近代以来普及教育的兴起是为了满足某种或某一阶级的社会需求。但是,从功能主义角度把普及教育与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国家建设联系起来,有许多无法解释的例外。本文认为要真正解释普及教育的兴起就必须超越功能主义,必须不限于研究社会需要与教育满足需要这样的联系,而是把教育的功能置放在一定历史语境当中。
关键词:
功能主义 教育 话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良才
陶愚川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史学家,为了实现写一部新的中国教育史的愿望于1950年毅然诀别父兄、放弃优裕的生活环境而由香港回国,先后在泰安转干速成中学、曲阜师范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五十余年。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和孤僻的个性,使其在"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屡次成为被批斗的典型,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也造成了他从不主动与人交往、交谈的习性,成了一名"怪教授"。他一生坎坷异常,孤身一人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煎熬,身处逆境仍刻苦钻研,奋笔疾书,实现着自己的人生诺言。他先后写出了十部共四百余万字的教育史书稿,但只有《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三卷本)得以出版面世,以其内容丰富、体例新颖、见...
关键词:
陶愚川 教育史研究 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高等教育史研究三探刘海峰“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等教育学及教育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这两门学科之交叉的高等教育史学科的重要性也日渐为人们所认识。关于高等教育史的学科建设问题,笔者曾于1992年12月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高等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长法 李红梅
随着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职业教育史的研究也成为必然。民国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包括中国职业教育史整体研究、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研究、女子职业教育史研究和职业指导史研究等。这些研究,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民国 职业教育史 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武翠红
21世纪以来,由于受西方空间理论学术思潮的影响,空间成为英国教育史研究的新学术生长点,呈现了“空间转向”现象,涌现出众多深具“空间语境”意识与跨学科特征的学术成果。其研究内容有四大主题,教育史研究“空间转向”的理论引入,赋予生命的学校建筑空间史研究,呈现不同地方教育关系和差异性的中心-边缘教育史研究,学校空间之外的教育空间历史研究。基于英国案例的思考,面向空间的教育历史叙事和诠释关键在于要明确空间的内涵和价值,树立“空间语境”意识,构建教育史研究的空间释读框架,开辟教育史研究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径,最终呈现教育历史的立体图景。
关键词:
英国 教育史研究 空间转向 空间 时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法奇
长期以来,教育史研究受"科学史学"的影响,以追求客观、实证的目标为己任,较少关注史学理论及方法论的新变化,更少关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批判,导致了教育史学理论的弱化,鲜见关于教育史研究问题的争论。教育史研究是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教育史研究应当:一、加强与史学理论的结合,更新教育史研究理念,开展教育史学理论问题的讨论;二、克服单一的"叙述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加强叙述史研究与"主题史研究"的结合,增强教育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三、重视教育改革中的"历史因素",主动介入和参与现实的教育活动,发挥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功用。
关键词:
史学 叙述史 主题史 教育史 教育史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启和
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涂又光教授的新近力作《中国高等教育史论》(以下简称《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26.6万字,责任编辑陈雅峰),是一本颇具特色、很有深度的中国高教史论著。作为一部史论,本书的特点,不仅资料翔实,引述了不少经典原著,每论必有理有据,凡重要论据决不用第二手材料,反映出作者极其严谨的治学作风;而且结构新颖,不同于某些摆流水账的叙史方法,而是把到清朝末年数千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史,划分为5段,在每段又只着重介绍一二个代表人物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既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读后使人感到十分明晰、深刻而很受教益;特别是本书以深邃的哲学思维,对中国高等教育史提出了许...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莉彬 桑宁霞
职业教育学是关乎人的生命之学、生存之学与生活之学。现有的职业教育学内涵的揭示存有种种缺陷,职业教育学面临的困境与此有重要关联。引入人权学的视角,将"职业生命"、"职业生存"、"职业生活"等概念引入职业教育学内涵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职业教育学是以培养"职业人"为目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以探索职业生命、职业生活、职业生存技能为规律的学科(教育价值的主要内容);该学科可以有效发展职业生命,和谐职业生活,规训职业生存技能,展现职业的创造价值,维护职业尊严,彰显职业声望(教育价值的意义作用)。新视角的突破意义在于:还原职业教育生命之学的本质,凸显职业教育学生存之学的价值,强化职业教育学生活之学...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 内涵 突围 人权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