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1)
- 2023(13931)
- 2022(12126)
- 2021(11774)
- 2020(9652)
- 2019(22615)
- 2018(22923)
- 2017(41947)
- 2016(24218)
- 2015(27628)
- 2014(28615)
- 2013(27150)
- 2012(25071)
- 2011(22463)
- 2010(22775)
- 2009(20458)
- 2008(20172)
- 2007(18162)
- 2006(15967)
- 2005(14028)
- 学科
- 济(82828)
- 经济(82710)
- 管理(65817)
- 业(59035)
- 企(50087)
- 企业(50087)
- 方法(37880)
- 数学(31894)
- 数学方法(31402)
- 中国(27565)
- 教育(24373)
- 农(23281)
- 财(22943)
- 学(22813)
- 理论(20467)
- 业经(18814)
- 制(18144)
- 地方(17162)
- 农业(14948)
- 务(14577)
- 和(14493)
- 财务(14492)
- 财务管理(14449)
- 贸(14297)
- 贸易(14288)
- 技术(14253)
- 易(13831)
- 教学(13641)
- 企业财务(13604)
- 银(13551)
- 机构
- 大学(333121)
- 学院(329852)
- 管理(122904)
- 济(114466)
- 经济(111237)
- 研究(110622)
- 理学(105358)
- 理学院(104021)
- 管理学(101840)
- 管理学院(101220)
- 中国(78454)
- 京(73640)
- 科学(70862)
- 所(56565)
- 财(55588)
- 范(53554)
- 师范(53075)
- 农(52513)
- 江(51533)
- 研究所(51268)
- 中心(50165)
- 业大(49024)
- 北京(47354)
- 财经(43769)
- 师范大学(42854)
- 州(41981)
- 技术(41750)
- 教育(41527)
- 农业(41003)
- 院(40279)
- 基金
- 项目(218600)
- 科学(170011)
- 研究(166065)
- 基金(152016)
- 家(131626)
- 国家(130329)
- 科学基金(110363)
- 社会(98124)
- 社会科(92335)
- 社会科学(92311)
- 省(87974)
- 教育(82977)
- 基金项目(80135)
- 划(75055)
- 编号(71979)
- 自然(71467)
- 自然科(69728)
- 自然科学(69712)
- 自然科学基金(68406)
- 资助(63197)
- 成果(61874)
- 课题(52388)
- 重点(49481)
- 部(48275)
- 发(46329)
- 创(44857)
- 项目编号(44325)
- 年(43150)
- 大学(41730)
- 教育部(41492)
共检索到499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教育是一项实践的事业,教师的生活体验和实践性知识是其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合理性基础。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教育叙事研究仍然归属于"叙事活动"这一范畴,它强调研究结果的意义性和可诠释性,而不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作为一种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在文本写作上要符合一些基本的规范,本文提出教育叙事案例应体现问题性、情境性、故事性和意义性。
关键词:
教育叙事研究 故事 生活体验 意义探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攀峰
教育研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以个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的研究 ;教育研究是研究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价值负载活动 ;在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因此 ,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叙事研究 ,关注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 ,在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对话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训华
"教育生活叙事"是根据国内外叙事研究方法现状,融合质性研究、量化研究等手段,以建构具体实用的教育叙事方法为重要目标指向的方法理论体系。"呈现——分析——揭示"是教育生活叙事的核心架构。呈现即是真实、真情、有章法地"原生态"再现人类所经历的教育生活状态;分析是指通过时间、空间、心理、情感、图像等维度对叙事文本的有方法的深度解读;揭示是指通过动态编码、静态编码等方式来寻找叙事文本中的"言外之意"。教育生活叙事与传统教育叙事方法和理论形成了路径上的差异与转向。本文从叙事的对象、空间、着力点、目的、方法、效果等角度,比较了教育生活叙事与叙事探究的异同,并提出了现阶段教育生活叙事的相关研究领域。
关键词:
教育 生活 叙事 方法 写作 编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田友谊
传统的教育研究由于远离了个体的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生活体验,走向生活体验。范梅南提出的“生活体验研究”是一种教育学研究方法。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是以人为中心的解释性研究模式,是解释现象学教育研究方法。
关键词:
生活体验 生活体验研究 教育研究 范梅南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小婷
时间是检视现代社会生活结构和质量的基本模式。博士生行动取向、学术生活和时间体验会通过时间规范、截止期限和时间规章来与整个时间系统需求进行协调和兼容。基于博士生个体叙事视角,对他们日常学术生活中的时间结构进行质性分析发现,博士生的读博旅程在时间加速下的不同阶段生成的时间体验和主观感受是不同的,分别为:阈限过渡阶段的时间积累与失序、陷入加速循环阶段的时间规训与赶工、主动走出竞速漩涡的时间自由与增能。摒弃量化、加速和竞速的时间观,探寻个体与制度环境、时间结构的共鸣关系,重构博士生的学术时间观。
关键词:
博士生 学术生活 时间体验 叙事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务农
为解决研究生研究选题方面的困难,提出了从个体生活体验中发现研究问题和展开研究的观点。认为个体生活体验是个体的身体对来自于外部社会的各种制度、文化规训力量的感受,虽然是个人的、主观的,但携带着所处环境的各种客观信息,因此通过对个体生活体验的概念化、理论化处理,可将其转化为公共的、客观的研究问题。指出在研究的具体操作中,个体主观性可能影响研究的客观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但通过恪守学术共同体研究规范、加强质量控制,可克服主观性的不利影响。以个体的身体作为研究选题的工具能发现与研究者本人距离最近、最熟悉的研究问题,而且能为研究提供具体真实的线索,因此是研究选题的重要途径,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猛 李嘉怡
在世界范围内,抑郁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症,象牙塔尖也未能幸免。高等学校博士生抑郁风险不仅是一个精神医学或心理学领域的论题,也关乎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对正在或曾在读博期间受抑郁困扰的博士生进行深度访谈,借助网络搜集博士生读博期间抑郁体验的记录,深描这一群体的抑郁体验,探索抑郁问题背后的结构性、制度性和文化根源。象牙塔作为一个地方性的道德系统,内隐着博士生应遵守的“读博时钟”和道德承诺。受抑郁困扰的博士生遭遇了学术生涯中的种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对沉没成本有着复杂的、极其个人化的道德感知,被学业失败的恐惧和危机所折磨,难以过上一种有尊严的道德生活。他们寻求疗愈的过程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从线性到复杂时间观的转向,高度依赖重要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道德秩序的破碎与重建是理解博士生抑郁体验发生及疗愈机制的关键。对博士生抑郁风险的关注需要理解他们的道德处境,突破不利于潜心研究、盲目追求成果数量的培养和评价制度,重塑健康的学术文化,为博士生的学术创新提供宽松和支持性的学术土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葛军燕
职业院校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应从确立职业价值观的目标出发,立足职业道德,回答"做怎样的人";强化职业认知,成为"合格职业人";探求职业发展,培养"和谐职业人"。分析职业院校学生智能、思维结构类型,厘清职业价值观教育具有的特质,强调其对主体的重视,对个体职业生活体验的重视,对作为一种"内心"评判的重视,作为一种对"职业生活"理解的重视,从而创设可以激活学生体验的情境和活动,探讨在回归职业生活、回归内心体验情镜下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实施路径。
关键词:
职业生活 体验 职业价值观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良华
传统教师培训的失能、教育实验的名不副实以及教育经验总结的大而化之,使叙事研究成为改变教师日常生活方式的一个期待。叙事研究的基本方式包括教学叙事、生活叙事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自传。
关键词:
叙事研究 教学叙事 生活叙事 教育自传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桂波
蒋濮日本私小说式的心理剖析,的确透视了留日女学生丰富驳杂而又极具张力的情感世界。然而,仅凭细腻的女性书写或恋爱书写来定义蒋濮的新移民创作显然弱化了她的叙事野心。在突出表达留日女学生群体心态之余,蒋濮所要继续探究的是更为庞大的特殊移民群体——自费留日学生。在1987年"留日热"的大背景下,这一群体表现出迷思现代的痛感体验:在生存体验方面,表现出底层处境与都市想象的断裂感;在学习体验方面,表现出自尊心理与师德乱象的悖和感;在求职体验方面,表现出边缘身份与纵式社会的疏离感;在两性体验方面,表现出传统婚恋与异国情爱的失衡感。问题的背后,中日两国的经济对比和文化冲突值得深思。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琼 蔡迎春 欧阳剑
数字叙事是开展数字人文教育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意识、学术、技术和社会成果等方面具有有优越性。文章通过探讨数字叙事的定义、理论基础和形式,以及实证研究对应形式的教学案例,归纳出数字叙事在数字人文教育中的特点,提出数字叙事运用在数字人文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和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钢
迄今为止,关于教育叙事的理论阐述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本文试图从人文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序列与位置的时空关系、诠释与解释的不同取向、主观与客观等四个方面,对教育叙事研究本身的基本理论进行探究,力求为教育叙事研究及其方法论厘定其理论基础。
关键词:
教育叙事 教育经验 诠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明帅
以质的研究为取向的教育叙事研究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不过,这种意义的获取需要建立在对教育叙事研究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与一般认为教育叙事研究就是"教师讲自己的故事"不同,本文强调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品性,并指出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基础上做有研究品性的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
关键词:
教育叙事 研究品性 大学中小学合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贺晓星
对于叙事资本,迄今少有人作过系统的阐述和梳理,但这一概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厘清其所指称的意义,能够有助于我们去理解教育社会史、生活史研究的独特贡献,其贡献不仅在于学术意义上,还在于实践意义上。教育社会史、生活史研究不仅是一门学术意义上的学问,也不仅是一种视角或方法,还是一种事关人之力量成长的研究,应该看作是一项赋权或解放的运动。
关键词:
叙事资本 能动者 赋权 生活政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德芳
通过对带有强烈后现代色彩的研究方法——叙事探究的了解,可以清楚地看出,后现代教育研究者将自己定位为内在的参与者,"心平气和"的阐释者,开放的对话者,而非外在的立法者,"唯我独尊"的裁定者和闭塞的宣示者。
关键词:
叙事探究 教育研究者 后现代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