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4)
2023(11217)
2022(9408)
2021(8966)
2020(6949)
2019(16065)
2018(16118)
2017(28119)
2016(16773)
2015(18929)
2014(19286)
2013(18079)
2012(17236)
2011(15876)
2010(16456)
2009(14772)
2008(14953)
2007(13689)
2006(12533)
2005(11866)
作者
(47063)
(39290)
(39062)
(37364)
(25171)
(19060)
(17971)
(15179)
(15133)
(14463)
(13454)
(13298)
(12817)
(12731)
(12525)
(12106)
(11856)
(11587)
(11416)
(11302)
(10368)
(9916)
(9592)
(9167)
(9100)
(8981)
(8749)
(8728)
(8178)
(8027)
学科
(62549)
经济(62467)
管理(36872)
(35112)
(27146)
企业(27146)
中国(26023)
教育(21955)
地方(19318)
(18493)
方法(18424)
(15863)
(15574)
业经(15375)
数学(15153)
理论(14832)
数学方法(14827)
(14168)
(13108)
银行(13089)
(12893)
金融(12893)
(12774)
(12717)
农业(12326)
教学(11828)
(11427)
技术(10784)
地方经济(10673)
(10281)
机构
大学(228467)
学院(228391)
研究(89645)
(83416)
经济(81067)
管理(72291)
中国(63257)
理学(59818)
理学院(58881)
管理学(57434)
管理学院(56968)
科学(54552)
(52517)
(46992)
(43531)
师范(43171)
(42306)
研究所(42147)
(39765)
中心(39027)
(38968)
教育(38892)
北京(35068)
师范大学(34929)
(31962)
(31555)
财经(31364)
技术(31222)
业大(31141)
农业(30648)
基金
项目(138472)
研究(109995)
科学(108161)
基金(92717)
(80699)
国家(79765)
科学基金(65994)
社会(64645)
社会科(60730)
社会科学(60715)
教育(59003)
(57432)
(49801)
编号(47711)
基金项目(47122)
成果(43093)
自然(39797)
自然科(38851)
自然科学(38840)
课题(38547)
资助(38207)
自然科学基金(38122)
(35909)
重点(33308)
(32275)
(31408)
(30525)
发展(29030)
规划(28696)
(28691)
期刊
(107434)
经济(107434)
研究(84658)
教育(66846)
中国(66620)
(38406)
学报(36281)
科学(32393)
(32363)
管理(29032)
大学(28407)
农业(25967)
(24963)
金融(24963)
学学(24958)
技术(24749)
业经(17817)
职业(17719)
经济研究(16752)
财经(16226)
(14149)
(13747)
问题(13380)
(12834)
论坛(12834)
(12141)
技术教育(11688)
职业技术(11688)
职业技术教育(11688)
图书(11515)
共检索到385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长胜  吴瑜珂  李家成  
社区教育变革的核心是教师变革,革新的行动方向是推进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这既是社区教育教学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也是社区教育教师复杂化的特性使然,更是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以及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诉求。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因职业与角色认同的缺乏制约发展意识的生成、群体结构的高度异质化规约发展力量的发挥、职前职后培养过程中的非连续性阻滞发展过程的一体化、外部支持不足掣肘发展水平的提升等现实挑战。推动社区教育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应注重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专业发展理念培育,以教师主体力量的激发为依据构建分层分类培养的实践样态,基于行动实践以探索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注重外部支持,发挥数字赋能优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黛舒  
在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变革中,教师发展应作为变革的基本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教师发展需要理论滋养,但理论必须是在实践变革中生成的,被理论浸润的日常化教育实践应成为教师发展的基本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兴国  
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直是学校德育问题中的一个重难点。传统上,对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主要都集中在体制的完善和教师个人知识能力的增加和培养上,缺乏对德育教师特殊性的认识。本文从德性的角度出发,分析德育教师的德性成长的特殊性及其与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得出"德育教师的德性成长就是他的专业化发展"这一结论,并尝试说明德性成长对于德育教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建军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育变革中,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倍受重视.但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则少有人关心。由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丰富和复杂,来自不同背景的合作者之间的沟通事实上非常困难,人的改变过程复杂而充满变数,合作的教育变革中的大学教师应谋求"扩展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此类变革的要求。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育变革内在的复杂性,要求作为合作伙伴的大学教师也要谋求"扩展的专业发展"。本文尝试提出了一个包括教育背景知识、中小学课程知识、教育变革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等七项内容的"扩展的专业发展"内容框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茜  田腾飞  
南非自联邦时期出现教师培养活动以来,教师教育先后经历了封闭式教师教育、开放式教师教育和大学化教师教育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形成了独立教育学院、大学教育系以及大学教育学院三种教师教育机构,在培养模式上主要体现为并列型、连续型和混合型等多样化模式。这既反映了南非教师教育的变革历程,也体现了南非教师教育的发展特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心亚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提高教师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价值的实现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而生命哲学为反思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解决途径,就是将教师生命的成长视为最终目的,关注教师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实现,关注教师生命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的生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乃桂  王夫艳  
教师专业身份是教学专业的核心。持续的教育变革改变了教师的生存状态和意义感受,也要求教师专业身份进行相应的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既包括社会和文化制度的要求,也关涉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承诺,体现了个人与社会、工具和本体价值的统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瑜  
随着国家教育内涵的全面发展与调整,继续教育要想充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特色化教育教学,不断充实内涵教育,推动创新教育理念的渗透,提高继续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实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蕾  
全纳教育要通过广大教师去实施。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也成为全纳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全纳教育的实施自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实施全纳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因此,全纳学校必须要制订一整套系统的教师培训和发展的计划,才能真正落实全纳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全晓洁   蔡其勇  
以文化回应性理念审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使专业成长充分与乡村教师工作的社会环境、教育对象、场域特质相结合。这种文化回应性转向,有益于促进乡村教师向城性发展中话语权让渡后的再握,重构乡村学生城市镜像熏染下文化迷惘后的憧憬,推动乡村社会线性发展语境下文化断裂后的复归。文化回应性理念下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其要旨在于,从宏观上,追逐现代性和乡土性融合的专业理想;从中观上,实现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的角色期待;从微观上,重申公共性和专业性的话语特质。乡村教师作为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应具有厚植乡土情怀的精神沃土、充盈乡土故事的知识图谱、扎根场域的回应性教学能力、适应本土的课程开发能力、理解“非我”和反思“自我”的文化敏感性。为此,须构建滋养文化理解的公共交往关系,引导基于文化反思的教育叙事探究,聚焦教育实践的关键情境搭建教研体系,紧扣历史文化的特殊履历设计课程,立足乡村教师的身份特质优化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国建文  袁梅  
中国民族教育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研究领域到学科独立的发展历程,在学科自身建设与学科外部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科自身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学科外部建制逐步形成群落化生态。反观现实,民族教育学学科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学科性质偏离、学科研究对象不定、学科概念模糊以及学科研究方法固化等学科规制中的基本问题与学科外部建制的学科化问题。展望未来,中国民族教育学学科势必要持续、深入开展民族教育学的元研究,促进民族院校乃至普通高等学校民族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学科化,努力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科话语体系,进而构建全新的民族教育理论框架,建设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菊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鉴于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广西师大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将课程改革作为着眼点,构建了与培养、培训目标相符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力求满足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要,为逐步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和专业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