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4)
2023(11985)
2022(10504)
2021(10382)
2020(8520)
2019(20038)
2018(20478)
2017(37411)
2016(21571)
2015(24516)
2014(24924)
2013(23595)
2012(21648)
2011(19570)
2010(19726)
2009(17881)
2008(17529)
2007(15309)
2006(13776)
2005(12202)
作者
(58777)
(48550)
(48364)
(46271)
(31022)
(23421)
(22123)
(19148)
(18765)
(17577)
(16867)
(16212)
(15407)
(15314)
(14969)
(14951)
(14763)
(14519)
(13934)
(13830)
(12263)
(12102)
(11691)
(11211)
(11009)
(10910)
(10835)
(10780)
(9739)
(9674)
学科
(73687)
经济(73588)
管理(55465)
(50125)
(43129)
企业(43129)
方法(33710)
数学(28562)
数学方法(28102)
中国(24878)
教育(23334)
(19799)
(19411)
(19213)
理论(17755)
业经(16851)
(16698)
地方(14683)
农业(12720)
(12583)
技术(12530)
(12414)
贸易(12408)
教学(12269)
(12121)
(12023)
(11646)
银行(11610)
(11227)
财务(11161)
机构
大学(296306)
学院(289646)
管理(109341)
(103299)
经济(100558)
研究(100121)
理学(94406)
理学院(93215)
管理学(91343)
管理学院(90791)
中国(68706)
(65490)
科学(62701)
(50506)
(50084)
师范(49750)
(49513)
研究所(45959)
中心(43966)
(43645)
(42983)
北京(42589)
教育(41723)
业大(41410)
师范大学(40742)
财经(38879)
(36064)
(35453)
(35307)
技术(34947)
基金
项目(192972)
科学(151701)
研究(148958)
基金(135429)
(116640)
国家(115475)
科学基金(98225)
社会(88798)
社会科(83654)
社会科学(83632)
(76116)
教育(75900)
基金项目(71601)
(66180)
编号(64172)
自然(62922)
自然科(61414)
自然科学(61401)
自然科学基金(60258)
成果(55939)
资助(55706)
课题(47023)
重点(44045)
(44014)
(41232)
(39711)
项目编号(39561)
(38587)
教育部(38385)
大学(37296)
期刊
(116648)
经济(116648)
研究(97160)
教育(68907)
中国(65483)
学报(45373)
科学(41201)
管理(40380)
(39083)
(37041)
大学(35405)
学学(31463)
技术(28998)
农业(27261)
(21993)
金融(21993)
财经(18987)
业经(18078)
图书(17722)
经济研究(17368)
职业(16533)
(16168)
问题(14602)
理论(14573)
(13610)
科技(13556)
(13541)
实践(13471)
(13471)
(13425)
共检索到438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侯中太  王亚莉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居于引导者的位置,是教育事业的主要实践者,对教师群体进行探讨研究,实质上是对教育教学方面展开研究工作。在教学变革的浪潮中,教师的身份认同不断发生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出现加深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对于教师群体来说,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还需要经过一番深入思考。教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曲正伟  
研究和探讨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可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分析路径。现实中我国教师在身份认同上出现了“重叠认同”的现象,这使教师群体在认同方式上出现多元的选择状况,也凸显了我国教师生存的真实状态,即要在利益选择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弘飚  操太圣  
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是分析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课程改革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社会情境与制度期望。借鉴鲍曼的朝圣者、观光者、流浪者等概念,可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自我重构分为四个类型,这一划分为我们理解结构-个人互动中的身份建构以及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军凤  
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教师专业身份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核心问题。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促使教师主动建构自己的专业身份认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茂森  
在生活世界中强调作为"人"的教师,是其专业身份认同的前提条件。"研究者"与"艺术家"之间动态维持的张力关系构成了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可能空间,它既关注以艺术为中介的生命反思,又重视以研究为动力的自我生成。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少为多的变革思路、形成陌生人的教师自我意象、发展教师自我的实践智慧等,则是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基本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乃桂  王夫艳  
教师专业身份是教学专业的核心。持续的教育变革改变了教师的生存状态和意义感受,也要求教师专业身份进行相应的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既包括社会和文化制度的要求,也关涉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承诺,体现了个人与社会、工具和本体价值的统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茂森  
教师的身份认同对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辨析教师的角色规定与身份认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自我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实际运用理论的价值,并关注其作为生命性存在的生存方式。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分别,才能帮助教师实现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一钢  冯虹  
通过自编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问卷,对500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辅以必要的访谈收集数据。研究发现,目前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总体水平不高,具有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师范生在教师身份认同及各维度上都存在差异,女生的教师身份认同明显好于男生;体艺专业师范生好于文、理科生;大一、大四师范生好于大二、大三师范生。藉由调查研究结论,提出了改革师范生招生考试制度、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效能感、加强师范生职业生涯指导等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智  
"80后"初中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主要包括他们对专业身份的认同和对"80后"群体的认同。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本文归纳了"80后"初中教师在自我身份认同方面所具有的特征,揭示了其在角色外赋与自我认同的矛盾中做出的调整与选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茂森  
本文对国内外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意义、概念内涵、分析框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阐述了它对关注教师研究的视角转换、重视教师自我的生存状态、检视教师能否有效参与课程变革、深化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研究、强调教师行为选择的利益维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英  阮艳花  
教师作为教育革新的主导性力量,教师的身份认同对于教育革新具有推动性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教育革新的视角入手,对我国教育革新中教师的身份危机进行审视,发现当下课程重构、社会外在需求、个体实践能力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教师身份认同陷入了危机之中,极大地影响了教育革新的顺利推进。为消解教师的身份危机,笔者认为,教育革新中要关注教师自身利益关系,对教师能否有效参与课程变革进行理性检视。同时,应该以自我叙事的方式促进个体实践知识的"二次元"提升,从而促进教师身份认同的自我肯定与角色转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宋萑  张文霄  
后现代情境中教师专业角色面对悖论,症结则在于现代主义对教师声音的剥夺,教师只是成为角色面具下的工具,因此彰显教师自我意识的身份认同概念成为主流。但其走向身份认同过程中,权力、文化和社群的力量会制造出"认同假象",背后仍然是对教师自主的宰制。因此要支持教师自主建构专业身份认同,则必然从权力、文化和社群三种空间的赋予入手,特别是通过专业学习社群的建构来实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茂森  
影响教师身份认同的因素主要包括来自宏观层面的国家教育政策、中观层面的学校组织文化和微观层面的教师个体知识与态度等。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教师身份认同在教育变革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容中逵  
教师身份认同构建的根本动力是教师试图优化人类生存生活环境与人类已有生存生活环境非优化的矛盾,派生动力是教师进行普遍社会教化与现实社会的非普遍教化、教师试图按照已有观念进行社会教化与按照他者要求去从事社会教化、教师身份认同实践结果与原有观念发生抵牾三者间的矛盾。教师身份认同构建的过程表现为教师按照已有观念从事社会教化活动——被他者因素干扰并在与他者的博弈中择其从者实践——实践后果反馈至教师已有观念并与之进行匹配——匹配之后再次做出取舍并付诸实践。教师观念层面的身份认同决定教师实践层面的身份认同,教师实践层面的身份认同构建受自决性、受约性、匹配性、博弈性四条基本原理支配。教师身份认同构建分本质独立自决型、成功协同型、卷轴侧重型、分野离异型、表面独立自决型五种形态。有效诊断并解决教师身份认同危机,须以历史形成的关于教师身份认同的基本内涵与核心价值取向为依据,通过内外源两个维度辨析,依问题的不同性质与程度分别解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和现实需求。近30年来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政策导向经历了由弱到强、由一般倡导到强烈主张的过程。但政策导向与实际影响并不一致,其中一个核心影响因素便是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身份认同问题,包括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自我认同和公共认同。自我认同中的价值认同既包括学校自身的利益价值的“小我”考量,同时还有履行国家和社会责任等的“大我”担当。自我认同程度还取决于对开展教师教育的功能与作用的可达成度的认知;公共认同中政府认同与其他社会认同有时并不同步,前者较高,后者则取决于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目标实现度和社会期待达成度。不论是自我认同还是公共认同,都需寻求对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基础与优势的共同认知。并将此真正转化为举办教师教育的实践优势与特色,其路向是守正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