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4)
2023(11289)
2022(9272)
2021(8549)
2020(6625)
2019(15048)
2018(14672)
2017(25833)
2016(15094)
2015(16514)
2014(16332)
2013(15434)
2012(14540)
2011(13469)
2010(13636)
2009(12142)
2008(11766)
2007(10499)
2006(9540)
2005(8787)
作者
(43142)
(35843)
(35819)
(33717)
(22847)
(17418)
(16100)
(14063)
(13883)
(12785)
(12200)
(11937)
(11545)
(11304)
(11184)
(11136)
(11071)
(10758)
(10397)
(10267)
(9227)
(9009)
(8641)
(8265)
(8222)
(8115)
(7926)
(7917)
(7244)
(7160)
学科
(57678)
经济(57621)
管理(34241)
(33984)
中国(24747)
(24147)
企业(24147)
教育(20010)
地方(18967)
(18509)
方法(18044)
数学(15535)
数学方法(15373)
业经(14209)
(13732)
农业(13078)
(12518)
(11767)
(11721)
贸易(11711)
(11292)
技术(10865)
理论(10732)
地方经济(10606)
环境(10233)
(10085)
(10066)
金融(10063)
银行(10046)
发展(9858)
机构
大学(206203)
学院(204491)
研究(79687)
(78050)
经济(76322)
管理(69226)
理学(59251)
理学院(58361)
管理学(57241)
管理学院(56841)
中国(53655)
科学(49399)
(46044)
(41169)
(40338)
(37950)
研究所(37598)
师范(37558)
中心(34496)
(34064)
教育(33948)
(32706)
业大(32381)
农业(31702)
师范大学(30712)
北京(30136)
(28386)
财经(26624)
(26081)
技术(25720)
基金
项目(135402)
科学(107098)
研究(101842)
基金(93826)
(83524)
国家(82600)
科学基金(68793)
社会(63640)
社会科(60118)
社会科学(60107)
(55454)
教育(52889)
基金项目(49346)
(48737)
自然(42905)
编号(42444)
自然科(41899)
自然科学(41887)
自然科学基金(41136)
资助(36419)
(35971)
成果(35938)
课题(33163)
重点(32253)
(30213)
(28994)
发展(28468)
(27972)
(27024)
创新(26796)
期刊
(90507)
经济(90507)
研究(70575)
教育(53502)
中国(53355)
(37371)
学报(35520)
科学(31637)
大学(27172)
农业(25702)
管理(24863)
学学(24267)
(23934)
技术(19278)
(18789)
金融(18789)
业经(16871)
经济研究(14794)
(13642)
财经(12826)
职业(12729)
问题(11898)
(11118)
(10512)
论坛(10512)
(10273)
科技(10011)
(9966)
商业(9844)
(9155)
共检索到323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爱玉  佟新  
本研究使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分析了教育发展对于少数民族男女性别观念的影响。研究发现:少数民族男女在姓氏继承、财产继承、性别分工观念上存在差别,两性在财产继承和性别分工上的看法差距较小,对财产继承的看法均表现为偏向现代一端,对性别分工的看法均偏向传统一端。姓氏继承上两性差别最大,男性处于传统—现代连续统的中间状态,女性处于更偏向现代的一端。教育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少数民族男女性别观念的现代转向,其影响由表及里,首先较多改变的是与利益相关的财产继承观念,其次是与规范认知相关的性别分工观,最后是与价值相关的姓氏继承观。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男女的教育水平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事业和社会经济更为包容、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微  黄蓉  
基于繁殖竞争视角,利用1996-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实证考察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与创业决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四类不同人群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与创业决策显著正相关,但它仅与未婚男性人群创业决策显著正相关,而与未婚女性/已婚男性/已婚女性人群创业决策均不相关。结果为人类经济行为和结果提供新见解,证明了某些生物属性可能会对人类经济行为(如创业)产生影响。但是,为解决就业问题和实现经济增长目的,政府不应有意操纵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以促使人们选择创业,而应为未婚男性人群制定个性化创业扶植政策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静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影响到西北地区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的状况影响到少数民族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影响到对少数民族下一代的教育。制约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自然条件的影响,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的历史影响,少数民族封闭心理的制约,女性自卑心理的影响。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社会化发展的问题进行思考,从深层次上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的教育及社会化发展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振岭  任玉贵  刘文璞  
一、实验背景 重视女童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早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35届会议上,就提出“几乎所有存在这一问题的地方都应该采取行动,或者计划给予女孩子与男孩子同等受教育的机会”。90年代在秦国曼谷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和在内罗毕召开的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提出了到2000年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基本扫除文盲、消灭男女在受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现象”。为实现这些目标,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应努力扩大女童和妇女的入学机会,改善其受教育状况,并消除一切阻碍她们参加教育的因素。 青海省位于祖国的西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全省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其中牧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林文  
贵州在明代建省后,学校教育开始在少数民族上层普及,但未能普及到一般的少数民族下层。清代改土归流后,在加强武力统治的同时,积极发展文教事业,先后在苗、布依、水、侗等民族地区建立了书院、社学、义学,为贵州少数民族带来了学校教育。清代贵州学校教育为少数民族培养了地方精英,为地方少数民族参与国家建设和普及汉文化提供了平台,也为其后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玉兰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显著成就,分析了少数民族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征,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构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舒松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及时调整和发展了少数民族教育思想,制定出一系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特殊政策,并实施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具体措施,从而不断推动和促进着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莫海文  
为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局面,柬埔寨政府通过制定新的法律和教育政策、建立社区学校、与国际组织合作、加强开发双语教材等措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实施双语教育,教授民族语言和国语高棉语,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柬埔寨双语教育取得了不小进步,但在组织管理、师资培养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柬埔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给予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一些有益的启示。我国应推进双语教育国际合作,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积极性,注重在民族地区培养双语教师,加强乡土特色双语教材开发及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质量,以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和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韩小凡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历经以优先发展小学教育为重心的教育起步阶段(1949—1977年)、以普及义务教育为目标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2000年)和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抓手的内涵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师资队伍逐步优化,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双语教育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需求得到满足;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得到支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保障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坚持文化共生场域建设,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伊丽斯克  邓猛  
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挑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民族地区特殊教育不能满足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视角对少数民族特殊教育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对发展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借用多元文化主义教育的理论视角探析民族特殊教育发展中的挑战与问题时发现当前民族特殊教育呈现出解构与重构的多元文化边界、冲撞与互融的多元文化适应、缺失与重塑的多元文化关怀等理论问题。对上述问题还需要从其他理论视角进行剖析,有利于全面理解少数民族特殊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李杨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民族作为特殊的社会形态,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经济发展是民族演变的物质基础。从历史发展来看,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滞后性,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贡献很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舒燕飞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2010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详细论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李杨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民族作为特殊的社会形态,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经济发展是民族演变的物质基础。从历史发展来看,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滞后性,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贡献很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舒燕飞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2010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详细论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段威  
作为政治、经济、职业、性别等方面均具有特殊性的一个社会群体,我国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农村少数民族发展中,应坚持经济发展是关键、精神发展是根本、政治发展是保障的根本理念;同时,应遵循物质发展与精神发展、政府扶持与自立发展、关注共性与立足个性、短期效益与长期发展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耿才华  拉格  
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现代教育技术对双语教育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也是解决双语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网络教育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学习方式灵活、教学形式个性化,以及高效率、低费用的特点,为提高双语教育成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促进双语教育发展必须注重双语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加大双语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