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97)
2023(12241)
2022(10801)
2021(10551)
2020(8692)
2019(20345)
2018(20535)
2017(37942)
2016(21601)
2015(24562)
2014(24679)
2013(23731)
2012(22018)
2011(19808)
2010(19891)
2009(17943)
2008(17511)
2007(15610)
2006(13900)
2005(12040)
作者
(59653)
(49089)
(49066)
(46958)
(31523)
(23663)
(22593)
(19487)
(18938)
(17707)
(17107)
(16515)
(15551)
(15491)
(15185)
(15015)
(14970)
(14779)
(14198)
(14021)
(12402)
(12197)
(11763)
(11301)
(11131)
(10991)
(10961)
(10815)
(9831)
(9799)
学科
(77610)
经济(77431)
管理(57412)
(52286)
(44647)
企业(44647)
方法(37520)
数学(30866)
数学方法(30415)
中国(26468)
教育(23215)
(21035)
(20116)
(19808)
理论(18729)
业经(18337)
地方(15349)
(14702)
(13822)
农业(13561)
技术(13262)
(13076)
贸易(13068)
(12661)
(12144)
财务(12072)
财务管理(12045)
环境(11413)
企业财务(11408)
(10981)
机构
大学(300573)
学院(293114)
管理(113188)
(105852)
经济(103156)
研究(99487)
理学(98115)
理学院(96908)
管理学(94938)
管理学院(94380)
中国(68791)
(66029)
科学(62943)
(49796)
(49327)
(48646)
师范(48321)
研究所(45375)
中心(44816)
(43794)
(43782)
北京(42543)
业大(42532)
财经(39639)
师范大学(39552)
教育(38994)
(35981)
(35836)
(35525)
技术(34299)
基金
项目(199298)
科学(157251)
研究(152162)
基金(141560)
(122001)
国家(120821)
科学基金(103297)
社会(93216)
社会科(87233)
社会科学(87206)
(78029)
教育(76022)
基金项目(75039)
(67485)
自然(66165)
编号(65220)
自然科(64635)
自然科学(64623)
自然科学基金(63412)
资助(57933)
成果(55797)
课题(46368)
(45207)
重点(45121)
(42199)
(41081)
项目编号(40585)
教育部(39399)
大学(38345)
创新(37937)
期刊
(116715)
经济(116715)
研究(94749)
中国(63726)
教育(63380)
学报(47036)
科学(42620)
管理(40639)
(39731)
(37019)
大学(36621)
学学(32706)
技术(28736)
农业(27889)
(21133)
金融(21133)
图书(19735)
财经(19280)
业经(18249)
经济研究(17471)
(16376)
职业(14949)
理论(14933)
问题(14824)
科技(14122)
实践(13894)
(13894)
(13789)
(13760)
(13616)
共检索到438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光才  
在经过各种带有"后"标识的思潮洗礼之后,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领域以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范式并未被撼动,反而在近年越来越流行的"证据文化"中更扎稳了根基。社会科学研究中数据的确会带来知识,却未必是确定性的知识。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过程的确需要合乎逻辑,但其价值却取决于人对生活世界的意义诠释。"大数据"概念的流行反映了当下技术至上主义的极端自负,它不仅消解了个体对世界的自我理解,而且让社会科学研究的求知成为一种赘余。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陆璇  张晓  
本文试图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为研究对象,借助深度访谈对科研人员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利用共享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分析笔者和受访者之间的互动数据,诠释调研数据背后所隐藏的行为和意愿,并建构相互的关联,最后结合模型与访谈实录,提出能够促进科学数据共享的可行性建议,以实现科学数据的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共享。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郝龙  李凤翔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累积与技术进步,为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契机,大数据计算也取代社会模拟成为计算社会科学的核心议题。社会科学大数据计算,依托最新的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致力于从符合社会研究需要的数据海洋中挖掘、清洗出有价值的"知识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科学分析与知识发现。当前,电子踪迹、社交媒体、数字文本与空间位置信息是4种最具代表性的社会科学大数据类型,它们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社会研究领域之中,在推动数据分析方法创新的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野。尽管仍面临着数据、技术、知识边界和社会伦理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冉雅璇  李志强  刘佳妮  张逸石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技术为以“数据驱动”的社会科学研究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其中,词嵌入(Word Embeddings)技术借势大数据浪潮,以其高效的词表征能力和强大的迁移学习能力在文本分析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于传统的文本分析路径,词嵌入技术不仅实现了对非结构化文本数据的表征,还保留了丰富的语义信息,可以实现对跨时间、跨文化文本中深层次文化信息的挖掘,极大丰富了传统的社会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文章总结了词嵌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系统地梳理了词嵌入技术的六大应用主题:社会偏见、概念联想、语义演变、组织关系、文本情感和个体决策机制。随后,文章归纳了词嵌入技术的基本应用流程。词嵌入技术还面临文本数据的选择、中文文本的分词处理、单词语义信息的表征层次三种挑战,文章归纳了相应的应对思路与方法。最后,基于词嵌入技术的强大适应能力,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该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包括政策效应评估、用户推荐系统、品牌管理、企业关系管理、组织内部管理、中国传统智慧与管理问题六个方面。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磊  王继民  易成岐  
[目的/意义]以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为例,探索非调查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使用特征,为此类重要新型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2011—2020年118本国内核心期刊中使用非调查数据的论文为样本,对数据特征、评估与分析特征、研究者与文献特征进行内容分析。[结果/结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者对非调查数据的使用呈上升趋势,多数研究者将使用非调查数据视为创新点,但也认识到其不足。在使用方法上,研究者多将非调查数据纳入调查数据研究范式。数据类型与非调查数据使用行为差异显著相关,研究者更偏好非结构化数据,但对其使用也更为谨慎。综合来看,使用标准和评估技术的缺乏制约了非调查数据价值的发挥。[局限]样本量较小,或无法覆盖使用非调查数据的所有论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云香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获得空前增长。二战之后,美国已经成长为国际上的头号霸权国,对外经济、军事的扩张,国内社会阶层关系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在这种情况下,联邦政府加大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并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促进社会科学的普及,全社会公众对社会科学的兴趣普遍增长。加之计算机科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继民  
认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品位乃提高研究生学术研究质量之关键,亦是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之要津。指出欲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品位,不仅必须在学术操守、学术目的、学术热忱等导向上加以引导,而且需要在加强经典研读、拓展学术视野、转换学术视角等具体方法上加强训练。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吕红  
大数据时代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其自身的变革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大数据相关问题的研究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期刊、作者、研究机构、学科属性4个层面对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视野下大数据的主要研究力量进行了分析。通过信息计量与可视化识别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视野下大数据研究的六大研究前沿:面向大数据的企业竞争情报研究、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基于网络大数据的企业生态系统建模、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数据新闻、教育大数据及其应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国睿  
从论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入手,在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由问题开始、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坚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与伦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昕玦   李玲  
[目的 /意义]探讨社会科学数据平台中的数据素养教育模式,并从中发掘出面向人文社科领域提供数据素养教育的实践经验,为图书馆未来开展体系化、专门化的人文社科数据教育提供借鉴思路。[方法 /过程]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典型社会科学数据平台作研究案例,通过网络调研和文献调研收集平台数据素养教育的相关信息。采用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从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主体4个方面分析其数据素养教育模式,以期为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提供具有价值的启示。[结果 /结论 ]根据调研分析的结果,当前选取的平台案例已经基本形成涵盖明确教育目标、完整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综合教育主体的完整教育模式。这对于图书馆围绕用户为核心,在现有资源与服务的地基上开发新的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於荣  
战后美国联邦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由于冷战的需要和社会科学家的努力,联邦政府最终承担了资助社会科学研究的职责。美国联邦政府的社会科学研究政策对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郝诗楠  唐世平  
在定量方法兴起之后,时间在社会科学中似乎已经被淡忘。当今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没有时间的"。批判性地建立在保罗·皮尔逊(Paul Pierson)"时间中的政治"论述的基础上,文章试图提出对时间(主要为时序和时机)在形塑特定社会结果方面的关键作用的更精细的理解。此外,文章还以经典的"现代早期西方国家的崛起"为例提出一些基于时间维度的新理论假设,并且以西方几个典型国家的发展经验来佐证了这些假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兴源  陈业华  
利用CiteSpace对CSSCI数据库中1998—2016年熵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有效弥补熵应用概况的分析;结合战略坐标法,探测出熵应用研究的热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郝娟  
因果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多种因果分析方法在使用目的、因果关系设定形式、变量控制方式等方面的比较,提示在使用因果分析方法时应注意方法使用的前提条件,关注实际因果关系与统计上的因果关系的区别,避免虚假因果关系的判定,以便更好地运用因果分析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裕晨  邱均平  赵腾  
[目的/意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量及特征是一个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对其立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为各省市自治区了解自身研究优势及差距,加强本区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综合运用词频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方法,对2009—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进行数量特征、学科分布、机构分布、研究特色与研究趋势分析。[结果/结论]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数量特征、优势学科、机构归属上都呈现出典型的二八律分布,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浙江、广东等少数省市不但在立项数量上遥遥领先,在学科竞争力上同样优势明显。高校系统承担了八成以上的立项研究。各省区展现出与其区位、经济、历史、文化相对应的研究特色,并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结合信息技术方法"为新时代的研究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