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1)
2023(12728)
2022(10086)
2021(9501)
2020(7719)
2019(17643)
2018(17928)
2017(32009)
2016(18954)
2015(21871)
2014(22233)
2013(20728)
2012(18895)
2011(17026)
2010(17332)
2009(15900)
2008(16012)
2007(14935)
2006(13713)
2005(12648)
作者
(49561)
(41229)
(40811)
(39180)
(26265)
(19413)
(18956)
(15914)
(15603)
(15084)
(13995)
(13916)
(13388)
(13252)
(12799)
(12722)
(12491)
(12023)
(11997)
(11936)
(10587)
(10121)
(9941)
(9650)
(9506)
(9328)
(9142)
(9000)
(8264)
(8179)
学科
管理(61725)
(58865)
经济(58773)
(53432)
(46585)
企业(46585)
中国(25365)
教育(22347)
(22236)
(19895)
方法(18827)
(18779)
业经(17728)
理论(15054)
地方(15029)
数学(14668)
(14402)
数学方法(14372)
财务(14342)
财务管理(14309)
企业财务(13516)
(13442)
农业(12966)
(12899)
(12059)
银行(12047)
(11390)
(11324)
(11073)
技术(11025)
机构
大学(250348)
学院(246563)
管理(88140)
(87591)
经济(84955)
研究(84741)
理学(72603)
理学院(71555)
管理学(70240)
管理学院(69665)
中国(62409)
(56601)
科学(49320)
(48119)
(45431)
师范(45159)
(43315)
(41224)
中心(39741)
教育(39718)
师范大学(36731)
研究所(36549)
北京(36441)
财经(35261)
(34448)
(34129)
(31705)
业大(31339)
(31152)
技术(30674)
基金
项目(152936)
研究(124700)
科学(121577)
基金(104825)
(88469)
国家(87487)
社会(75444)
科学基金(75071)
社会科(70905)
社会科学(70889)
教育(65680)
(62593)
编号(55010)
基金项目(54868)
(53767)
成果(49460)
自然(44887)
自然科(43743)
自然科学(43735)
自然科学基金(42926)
课题(42402)
资助(40719)
重点(35958)
(35653)
(35071)
(34173)
(33799)
项目编号(33031)
(32926)
规划(32558)
期刊
(111463)
经济(111463)
研究(88012)
中国(70220)
教育(68826)
(42056)
管理(37160)
(32601)
学报(32557)
科学(31478)
技术(27142)
大学(27087)
(25148)
金融(25148)
学学(23066)
农业(21507)
职业(18200)
财经(18137)
业经(18126)
(15721)
图书(15289)
经济研究(15204)
问题(14279)
(13956)
(13462)
论坛(13462)
(12926)
技术教育(12117)
职业技术(12117)
职业技术教育(12117)
共检索到411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包金玲  
长期以来,我国将学校视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机构,从对校长、教师的选聘到考核进行较多的行政干预,不仅降低了教师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而且也制约了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迫切需要通过排除他律性因素干扰即去行政化来理顺外部制度环境,通过加强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以及通过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进程来保障教育的公共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振华  
在当前不少中小学的教师管理制度中,以效率主义、功利主义、管理主义等为核心的科层管理机制使得教师管理本身产生了"异化",从而导致了效率主义导向下关怀的"缺席"、义务论体系下教师权利的"漠视"以及管控制度下民主参与的缺失等问题,阻碍了教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使教师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有必要对当前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变革,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基本权利,倡导教师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丞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体系完善,实施程序严密,能充分调动相关各方参与流动的积极性,具有鲜明的特色。概言之,政策宗旨能兼顾政府、学校和教师利益诉求的平衡,调动相关各方参与流动的积极性;教师流动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并能与其他法规有效衔接;实行流动积分制度,确保教师流动过程公平;设置流动申诉制度,保障教师合理的流动诉求;注重偏远地区流动激励,多途并举吸引教师任教。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锋吉  
本文从澄清、分析教师解聘制度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中存在问题。借鉴国外教师解聘制度的建设,提出从明确教师身份,明确解聘主体,建立教师解聘的正当依据、合理程序、为教师从法律和生活两方面提供保障等方面来建立健全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金花  
美国教师终身教职制度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保障教师职业的作用,但又因不利于解聘不合格教师而备受责难。近年来,美国掀起了改革教师终身教职制度的热潮,形成了取消教师终身教职制度和完善教师终身教职制度两种改革动向,但后一种动向居于主导地位。为完善教师终身教职制度,研究者建议:要避免不合格教师取得终身教职资格;简化和完善教师解聘程序;为续聘教师提供多年合同;为无过错的低效能教师提供离职补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意见》指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任务,是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将围绕健全制度体系,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相明  谢凌凌  
行政化是中国大学因缺失现代大学制度而呈现出的一种病象",去行政化"只是中国大学组织变革的行动思路或改革过程,本身不足以构成大学改革的行动方案。理性地看,这种"去行政化"的大学组织变革更应强调根本性的制度更新,当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和旨归,以防止掉进"为去行政化而去行政化"的认识与实践误区。着眼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系统的"去行政化"改革有必要从外部制度环境和大学组织管理两个层面展开,从组织职能、权力结构、管理方式和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去管制化、趋学术化"重构,在努力建构大学自治、学术自主、行政服务之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矫治大学内外部的行政化体制弊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永红  盛铭  毕妍  
英国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以满足现实需要为前提,岗位管理权限明晰,岗位职责明确,岗位晋级均以通过专业标准评价为前提。其对我国教师岗位管理改革的启示在于:尽快改革教师编制管理办法,设计差异性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科学分配教师岗位管理的权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亚娟  
教师流动是缩小师资队伍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中小学教师政策性流动存在比例较低,覆盖面窄,以单向流动为主,交流时间短,选择政策性流动教师不考虑流入学校的需要等问题。从教师管理制度的视角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政策性流动的最初定位主要限于城镇学校对农村学校的单向支持,现行教师管理体制中教师是"单位人"而不是"系统人",教师政策性流动对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认识,教师聘任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为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应打破教师校籍管理模式,严格执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建立全员参与的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建立交流教师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编制动态管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天雪  娜佳  
作为独联体中极具影响力的乌克兰,在其国家现代化和欧盟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与体制等方面既秉承了前苏联的传统,又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其教师继续教育的国家战略地位的确立、教师继续教育与准入制度的挂钩、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体制的多元形态等都具有发展中国家的特色,在某些方面与我国教师教育具有同构性,也有互补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光  
研究取向是芬兰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突出特点,目标是培养教师的教学思维,以研究方法的学习为根基,以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培养方式,注重研究与探究的关系、研究的生产者与研究的消费者的关系、外显与内隐的关系以及大学与中小学的关系。借鉴芬兰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应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发挥教师教育者的榜样作用,强化大中小学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教师成为研究的生产者,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动态融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史大胜  王燕  
为了提升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顺应教育改革的价值导向,实现教育劳动力战略目标,新西兰实施了新一轮教师评价制度改革。针对评价目的的导向偏差、评价内容的专业性缺失、评价程序的过度设计、评价参与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等问题,新西兰政府删除了《教育与培训法》中对教师绩效评价进行审核的规定,并以此为开端,自上而下地全面推进改革举措。新西兰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目的从实施控制向促进合作转变;评价标准从提供最低质量基线向呈现高专业追求过渡;评价方式逐渐弱化合规性与问责性,注重激励教师专业发展。新西兰新一轮教师评价改革体现出信任取向、发展取向、效率取向等价值取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晓强  
在欧盟范围内,由于各成员国对中小学教师职业身份的定位不同,因此教师与用人单位因工作而建立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也有所不同。开除与解雇是用人单位基于法定事由和程序而单方终止这种法律关系所使用的两种手段。分析、比较欧盟各国的不同模式及具体做法,对完善我国的教师管理和教师聘任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