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7)
- 2023(10255)
- 2022(8222)
- 2021(8048)
- 2020(6422)
- 2019(15013)
- 2018(15481)
- 2017(27878)
- 2016(15979)
- 2015(18274)
- 2014(18214)
- 2013(16921)
- 2012(15197)
- 2011(13861)
- 2010(14014)
- 2009(12548)
- 2008(12456)
- 2007(10965)
- 2006(10079)
- 2005(9574)
- 学科
- 济(57677)
- 经济(57606)
- 管理(34177)
- 业(32002)
- 中国(27210)
- 企(24271)
- 企业(24271)
- 教育(20758)
- 方法(20341)
- 农(18321)
- 数学(17818)
- 数学方法(17646)
- 制(14830)
- 业经(14251)
- 财(13164)
- 贸(13001)
- 贸易(12989)
- 易(12751)
- 理论(12410)
- 学(11537)
- 农业(11498)
- 发(11446)
- 体(11417)
- 银(10600)
- 银行(10591)
- 教学(10481)
- 地方(10329)
- 行(10283)
- 融(9811)
- 金融(9810)
- 机构
- 大学(210446)
- 学院(206036)
- 济(87893)
- 经济(86179)
- 研究(81331)
- 管理(68874)
- 中国(58611)
- 理学(57846)
- 理学院(57089)
- 管理学(56102)
- 管理学院(55684)
- 京(47623)
- 科学(44509)
- 财(41000)
- 所(40188)
- 范(37081)
- 师范(36859)
- 研究所(36388)
- 中心(34317)
- 教育(33332)
- 北京(31884)
- 江(31656)
- 财经(31376)
- 师范大学(30418)
- 农(29180)
- 院(29048)
- 经(28896)
- 经济学(28893)
- 经济学院(25868)
- 州(24719)
- 基金
- 项目(129215)
- 研究(105353)
- 科学(103436)
- 基金(91391)
- 家(78991)
- 国家(78223)
- 社会(66236)
- 科学基金(65628)
- 社会科(62541)
- 社会科学(62525)
- 教育(55773)
- 省(48389)
- 基金项目(46402)
- 编号(44620)
- 划(43513)
- 成果(39744)
- 自然(37446)
- 资助(36918)
- 自然科(36615)
- 自然科学(36607)
- 自然科学基金(35985)
- 课题(34497)
- 部(31731)
- 重点(31058)
- 发(30295)
- 年(28581)
- 教育部(28249)
- 国家社会(27868)
- 性(27861)
- 中国(27296)
- 期刊
- 济(101061)
- 经济(101061)
- 研究(78941)
- 教育(58001)
- 中国(56650)
- 财(30686)
- 农(28198)
- 管理(28012)
- 学报(27529)
- 科学(26980)
- 大学(23132)
- 技术(21921)
- 融(20230)
- 金融(20230)
- 学学(19798)
- 农业(19267)
- 经济研究(17870)
- 财经(16629)
- 职业(15396)
- 业经(14969)
- 经(14667)
- 问题(13380)
- 贸(13052)
- 世界(12244)
- 国际(11838)
- 业(11738)
- 坛(11391)
- 论坛(11391)
- 图书(10107)
- 技术教育(10106)
共检索到338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雯 刘雅婷 马颂歌
终身教育的概念与理念,映射教育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决定了其理念快速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同,也决定了终身教育实践的目标和路径因各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而异。当下,终身教育在理念层面,已从乌托邦式的教育畅想转向了融合个体发展与社会治理的统整性教育变革思想;在实践层面,我国政策话语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省市县乡层层建设的中国特色终身教育实践形态。面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强国的目标,我国终身教育的本土实践需要秉承“教育即终身教育”的大教育观,明确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推进路径,将学习者各类学习经历认证为能力资本,探索建立一种衔接有效、开放协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国强
保罗·朗格朗认为,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是帮助人们开创美好生活世界的重要途径,发展终身教育要优先考虑成人教育的地位,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发展的"火车头",现代教育向着终身教育的变革日益紧迫。借助保罗·朗格朗等人的经验视野,可以帮我们预判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以采取预防措施,为我国面向2030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立学习型社会提供借鉴。
关键词:
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 教育现代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肖君 朱晓晓 陈村 陈一华
U-Learning技术环境为终身教育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可能。本文从国内外U-Learning的研究现状出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U-learning技术环境体系,包括U-学习平台、U-教育资源、U-网络、U-学习终端及U-学习服务等要素。在研究面向终身教育的U-learning学习模式基础上,介绍了上海终身教育平台初步实现U-learning技术环境的具体案例。
关键词:
U-Learning 终身教育 学习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敏
近年来,随着学龄段人口的自然减少,高考生源逐年减少,生源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如何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实施招生新办法,是摆在全国各地高职院校面前新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我校近年来招生工作实践,浅谈积极探索招生新路径等有关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招生工作 终身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乃林 经贵宝
终身教育略论●陈乃林经贵宝由于社会变革,科技日新月异,传统的一次性教育无法应付生存的挑战,使现代人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教育观念、教育理论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终身教育正是在这种传统教育面临危机日见严重,改革方兴未艾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终身教育一经提出,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晓昭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文化的发展交融,导致了新知识的激增;规定期限的学校教育已无法完全适应社会进步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客观上需要为每一个社会成 员提供连续不断的,终身的学习过程.终身教育作为推动每一个社会成员挖掘自身潜力,最大限度地适应不断变动的社会的自觉努力.致力于使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最终构筑一个学习化的社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遵民
70年中国终身教育的法治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其一是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期(1949-1966),内容涉及识字教育、扫盲教育、农民教育、职工教育等领域的政策颁布和推进,特征则表现为理论研究的琐碎与零星。其二是法治理论与实践的异动期(1967-1976),主要关注对象仍以工农教育、成人教育为主,但却呈现出法治价值观念的政治性和阶级性的鲜明特征。其三为法治理论与实践的创建期(1977-1999),关注内容转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立法化进程的推进,其鲜明的特征则是终身教育法制地位得以确立。其四是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深化期(2000年至今)。主要目标转为国家终身教育立法提上议事日程、地方终身教育立法蓬勃开展,反映的是从中央到地方积极推进终身教育法制建设的共识与决心。70年共和国终身教育法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凸显了中国终身教育从无到有、从封闭到开放、从引进模仿到独立自主发展的本土化特征。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法治 理论 政策 实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侯怀银 王晓丹
终身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引进的形式、载体、范围,引进理论与中国本土教育理论对话水平,以及引进理论对中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创新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终身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不仅影响了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且对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中国教育实践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终身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给中国教育学者加强教育理论与中国教育实践的对接,实现教育理论的创新带来五个方面的启示:厘清国外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确立中国教育理论的自主性;立足中国教育实践;开展中外教育理论的"对话";实现教育理论创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厉以贤
开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终身教育,需要有一个载体或基地,在美国及西方国家为社区学院,而在日本则是公民馆,亦称市民中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遵民 付蕾 美丽开
2010年6月15日,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中心成立暨以"社会急剧变革中的中国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为主题的终身教育高端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举办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梳理和回顾终身教育理论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国践行终身教育思想的经验与教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代水冰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发展,成人学习方式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其变革顺应了社会和时代的需要。由于成人学习方式涉及到学习主体、学习内容、媒介,其变革主要表现为学习主体从接受者转向体验者,学习内容从枯燥单一转向丰富的社会生活领域,学习媒介从课堂学习转向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基于终身教育,成人学习方式宜通过促进自我导向学习、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开发以及培养成人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等方面不断改革,以实现成人有效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成人学习方式 成人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保星
“终身学习”已成为当前国际成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 ;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的转变代表了成人教育发展观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后现代知识观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内部逻辑需求 ;全球化过程的持续推进则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外部动力。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后现代知识观 全球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绪泽
“终身教育”,本世纪最有意义的教育概念,它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郎(P·longrand)先生于1965年提出,当时因受多种因素制约,进展缓慢,只是一种国际教育思潮而已,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已经上升为教育理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丁红玲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1.78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是半个世纪以前老年人口数量的3倍。而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4.4亿,比现在再增加1.5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年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日前,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