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2)
2023(10269)
2022(9055)
2021(8946)
2020(7296)
2019(17296)
2018(17604)
2017(32721)
2016(18873)
2015(21519)
2014(21882)
2013(20956)
2012(19157)
2011(17227)
2010(17348)
2009(15351)
2008(14891)
2007(13016)
2006(11546)
2005(10269)
作者
(51875)
(42454)
(42256)
(40449)
(27187)
(20481)
(19406)
(16771)
(16416)
(15465)
(14841)
(14100)
(13392)
(13292)
(13245)
(12971)
(12907)
(12767)
(12124)
(12094)
(10646)
(10637)
(10108)
(9772)
(9705)
(9553)
(9413)
(9387)
(8498)
(8423)
学科
(64300)
经济(64217)
管理(49717)
(45956)
(38582)
企业(38582)
方法(30610)
数学(26243)
数学方法(25839)
中国(22371)
教育(22346)
(17998)
(16919)
(16824)
理论(15280)
业经(14463)
地方(13451)
农业(11818)
技术(11771)
(11743)
(11390)
贸易(11386)
(11134)
(11039)
(10723)
财务(10657)
财务管理(10633)
环境(10246)
企业财务(10047)
教学(9762)
机构
大学(258540)
学院(253499)
管理(99295)
(89789)
经济(87375)
理学(85949)
研究(85480)
理学院(84915)
管理学(83332)
管理学院(82857)
中国(58221)
(57214)
科学(53825)
(43387)
师范(43136)
(43001)
(41587)
研究所(39101)
中心(37964)
(37744)
北京(37400)
(36730)
业大(36602)
教育(36588)
师范大学(35337)
财经(33388)
(30996)
(30995)
技术(30525)
(30264)
基金
项目(172093)
科学(135786)
研究(133155)
基金(120881)
(103750)
国家(102725)
科学基金(87786)
社会(79231)
社会科(74658)
社会科学(74636)
(68536)
教育(67631)
基金项目(64539)
(59394)
编号(57693)
自然(56832)
自然科(55446)
自然科学(55435)
自然科学基金(54391)
资助(49742)
成果(49425)
课题(41924)
重点(39201)
(39123)
(36994)
(35741)
项目编号(35587)
(34342)
教育部(34092)
规划(33268)
期刊
(98851)
经济(98851)
研究(83514)
教育(59485)
中国(53524)
学报(37714)
管理(35189)
科学(34761)
(33309)
(30350)
大学(29223)
学学(25785)
技术(25516)
农业(23652)
(18592)
金融(18592)
业经(16457)
图书(15915)
财经(15466)
经济研究(14282)
职业(14271)
理论(13231)
(13030)
问题(12949)
实践(12329)
(12329)
科技(11969)
(11769)
(11628)
论坛(11628)
共检索到375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郝明松  
教育匹配指在职者的教育水平是否与职位的要求相符,是教育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并受到劳动经济学、社会学等的关注。本文基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相应概念、测量方法进行了辨析,并总结了世界各国教育匹配的现实状况。然后,针对影响教育匹配的因素,从跨学科的视角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展示了最新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教育匹配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议题,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仲良  张可云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或扩散取决于集聚经济的微观机制,其中匹配机制从要素配置上内生地决定了集聚经济的增长效率和质量。研究产业—空间匹配问题能为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和城镇化布局形态、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正确认识疏解城市功能与产业承接等现实问题提供政策依据。文章系统梳理了产业—空间匹配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匹配的测度方法、匹配作用机制及匹配有效性理论四方面的研究文献,并总结了代表学者的观点与不足,力图揭示产业—空间匹配问题的本质。文章最后指出了产业与空间有效、稳定匹配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仲良  张可云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或扩散取决于集聚经济的微观机制,其中匹配机制从要素配置上内生地决定了集聚经济的增长效率和质量。研究产业—空间匹配问题能为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和城镇化布局形态、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正确认识疏解城市功能与产业承接等现实问题提供政策依据。文章系统梳理了产业—空间匹配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匹配的测度方法、匹配作用机制及匹配有效性理论四方面的研究文献,并总结了代表学者的观点与不足,力图揭示产业—空间匹配问题的本质。文章最后指出了产业与空间有效、稳定匹配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梦冰  
自沙普利最早提出婚姻市场中存在稳定的匹配机制后,近些年来,关于婚姻匹配的研究从未间断。本文从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和收入等多角度综述了关于婚姻匹配变迁及其原因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进步,传统的先赋性特征对婚姻匹配的影响逐渐减弱,而职业、教育和收入等自致性因素逐渐成为婚姻市场中影响择偶观念的重要因素。此外,随着婚姻匹配模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实证角度研究婚姻匹配对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梦冰  
自沙普利最早提出婚姻市场中存在稳定的匹配机制后,近些年来,关于婚姻匹配的研究从未间断。本文从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和收入等多角度综述了关于婚姻匹配变迁及其原因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进步,传统的先赋性特征对婚姻匹配的影响逐渐减弱,而职业、教育和收入等自致性因素逐渐成为婚姻市场中影响择偶观念的重要因素。此外,随着婚姻匹配模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实证角度研究婚姻匹配对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范国睿  王加强  
自20世纪30年代教育生态学产生以来,西方学者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区域教育生态、学校教育生态以及课堂生态等多个层面探讨教育生态问题,这些研究在内容到方法等多个角度为我国教育生态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进一步深化教育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从区域教育生态、学校教育生态、课堂教育生态等层面深入探讨当代中国教育生态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成为我国教育生态学研究的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卫东  黄春华  
匹配理论的提出和应用使得沙普利和罗思荣获了201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理论的潜在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使其在此后得到进一步的阐发与挖掘。本文立足于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沙普利和罗思的开创性研究,对此后关于双边匹配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本文以三条主线展开:无货币因素的双边匹配理论;包含货币因素的双边匹配理论;合同匹配理论。尤其是,本文力图展示非诺贝尔奖得主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仁荪  林建英  金建兴  
通过对国外有关文献的分析,发现传统离职研究成果在不同国家和领域得到推广、应用,获得了新的进展;离职过程研究从单一路径转向以"展开"模型为代表的多路径研究;离职内容研究由关注工作相关因素转向以工作嵌入为代表的关注非工作相关因素;离职研究对象从仅仅关注个体离职行为转向开始关注集体离职行为;对因变量的处理由二分法转向多分法;研究方法则转向多学科的综合。在对研究进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本文还就我国员工离职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丁守海  刘昕  
本文分4个维度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工资问题的新研究进展:一是工资上涨的产业竞争力后果;二是工资结构的演进趋势及绩效后果;三是工资的决定因素;四是工资压力的应对措施。在今天中国工资上涨的特殊背景下,梳理上述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锐  陈启杰  刘磊  
文章评述了国外关于人—组织匹配研究的最新发展。个人—组织匹配简称P-O匹配,它强调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与组织特征之间的相容性。P-O匹配不仅使组织能更好地吸引、选拔和留住高素质人才,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和满意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陆小雨  王端旭  
人与组织匹配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人与组织匹配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人与组织匹配的操作和测量方法。人与组织匹配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招聘模式,并能够很好的预测员工的组织行为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华  李桂荣  
在教育匹配视角下,从工作收入、职业发展、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四个方面构建劳动者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检验教育匹配的就业质量效应,并分样本估计不同类型劳动者的组群差异。结果表明,教育匹配显著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且使用PSM方法进行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教育匹配对劳动者的工作收入、职业发展、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都有很强的影响力。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高学历、男性劳动者教育匹配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显著高于低学历、女性劳动者,且教育匹配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主要来自年轻劳动者;教育匹配对不同地区和城乡劳动者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并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尽其才的劳动力就业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卫健  
本文通过建立关键业务流程,采用构件化的方式提出一个新的ERP软件与企业管理系统双向匹配模型,为企业成功实施ERP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红玲  林红梅  
近年来,伴随着社区教育实践的蓬勃发展,我国社区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新进展,表现为:全国性的社区教育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课题数量不断增加;理论研究和实验项目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本文基于社区教育研究的新进展,进一步提出我国社区教育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