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6)
2023(4254)
2022(3639)
2021(3854)
2020(3152)
2019(7293)
2018(7658)
2017(12904)
2016(8603)
2015(10076)
2014(10511)
2013(9669)
2012(9364)
2011(8497)
2010(9090)
2009(8330)
2008(8713)
2007(8240)
2006(7674)
2005(7406)
作者
(23169)
(19029)
(19025)
(18427)
(12217)
(9377)
(8915)
(7509)
(7378)
(7301)
(6709)
(6373)
(6102)
(6092)
(6062)
(5965)
(5855)
(5841)
(5609)
(5561)
(5296)
(4807)
(4699)
(4647)
(4449)
(4414)
(4296)
(4097)
(3967)
(3960)
学科
(24078)
经济(24023)
管理(20643)
教育(19385)
(17259)
(14487)
企业(14487)
中国(13924)
理论(9111)
(8887)
(8757)
方法(8452)
(8341)
(7547)
教学(7177)
数学(6577)
数学方法(6270)
(5732)
(5331)
业经(5316)
财务(5307)
(5290)
财务管理(5284)
企业财务(4912)
农业(4909)
(4873)
银行(4865)
(4841)
发展(4598)
(4590)
机构
大学(119160)
学院(114142)
研究(43915)
(35137)
经济(33818)
管理(33181)
中国(30229)
教育(29228)
(28527)
理学(26511)
(26220)
师范(26095)
理学院(26070)
科学(25905)
管理学(25192)
管理学院(24958)
(23671)
师范大学(21293)
(21227)
(20666)
研究所(20584)
北京(19860)
中心(19365)
(17281)
技术(16811)
(16784)
(15559)
职业(15500)
财经(14914)
业大(14183)
基金
项目(60532)
研究(52039)
科学(47244)
基金(38556)
教育(32554)
(32512)
国家(32036)
社会(28181)
社会科(26114)
社会科学(26102)
科学基金(25581)
成果(24990)
(24856)
编号(24741)
(22982)
课题(21186)
基金项目(18589)
(18362)
资助(17211)
重点(15136)
(15014)
自然(14965)
(14858)
项目编号(14758)
规划(14693)
自然科(14571)
自然科学(14568)
自然科学基金(14290)
(13478)
(13433)
期刊
教育(49781)
(49603)
经济(49603)
研究(48737)
中国(37062)
(17870)
(17078)
学报(17074)
科学(14459)
技术(14372)
大学(14131)
管理(13603)
(12074)
金融(12074)
职业(12023)
学学(11434)
农业(11240)
财经(8305)
技术教育(7698)
职业技术(7698)
职业技术教育(7698)
业经(7343)
(7322)
论坛(7322)
(7183)
图书(6866)
(6565)
问题(6424)
经济研究(6161)
(5963)
共检索到206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褚宏启  
教育利益是指教育主体从教育过程和结果中获得的、能满足其需求的物质财富或者非物质财富。教育改革是对教育中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教育中一些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势在必行。教育法是调整教育利益关系的基本法律手段,与教育利益关系调整的道德手段和政策手段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优势。教育法要关注重大教育利益和重大教育问题,并将之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炳欣  刘宇超  徐子敬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树英  
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内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不仅要解决已发生的巨额工程款拖欠,而且要在清理的同时,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遏制新的工程款拖欠。后者是一个比解决现有拖欠工程款更复杂、更困难的任务。据权威人士分析,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经过三年艰辛努力,原有的高达3365亿的拖欠工程款虽然解决了,但到时又可能出现新的工程款拖欠。中央政府花大力气组织的全国范围内的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将难以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因此,在解决现有工程款拖欠的同时,必须解决工程款的边清边欠和新的拖欠,必须从源头预防产生新的工程款拖欠。本文重点分析工程款拖欠的源头所在、探讨了如何运用法律手段预防新的拖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思平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大,我国企业利益也日渐突破传统地理界限向全球范围进行拓展。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经济利益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结构中不可缺少且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在海外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尤其是通过法律手段争取应有和合法权益,涉及到法律、外交、政治等多个方面。政府部门和法律事务所固然可以提供各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垄断高价的法律规制,具体包括规制必要性和规制方法两个问题。通过对不同国家法律实践的比较研究,本文指出规制垄断高价必要性问题的核心是法律规制和价格机制的正确运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垄断高价规制的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谢世明  
高度发达的股票市场与高度发达的现代商品经济相伴生,不可分割。中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存在,为股票市场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股票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现代商品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货币经济,货币经济的存在需要金融市场的调节,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稳健发展,以增强和健全金融市场调控的功能。因此发展商品经济作为发展股票市场的基础,提出了建立和发展股票市场的现实要求。而稳健地发展股票市场,必须要有健全的市场规则和股票市场法律制度发挥其国家意志的强制保障作用。在股票市场诸多外部条件中,股票法律的制定和贯彻实施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先决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维田  
WTO解决争端制度,是从GATT1994第22条和23条发展和演化形成的。GATT第22条的标题“协商(磋商)”(consultation)明显是指用外交手段来作为解决争端的首选方式和主要手段。即便第23条明文提到含有初级司法解决意思的段落,即:“凡在合理期限内,在有关缔约方之间作不出令人满意的调整……缔约方全体应迅速调查向之提出的任何这类事情,向他认为有关的缔约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曹志元  肖鸿  
法律:金融业安全发展亟待利用的武器──对银行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曹志元,肖鸿随着法律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如何在法治社会中生存、发展变得越来越为人们重视。银行作为社会运转的枢纽之一,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责任重大,理应对此更加重视。然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候广秀  李鸿铎  
为了充分发挥信贷资金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管理,因为三种手段都各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在我国现实条件下,那种认为只要运用一种或两种手段就能管理好信贷资金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艳玲  
高等教育院校是利益相关者的结合体。原来对高校进行政策制定研究时,往往只是站在研究者自身的角度认识与解决问题,而未能注意到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的可能性,本文针对这一不足所提出改善研究方案,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利益相关者的甄别提出一些意见,继而分别说明其给高等教育造成的影响。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善根  
法律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各种新问题、新困境,引发了人工智能法律地等各层面的考虑,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法律上的主体,但其是一种新型的、从属的法律主体。构成智能在运行过程中处于无主体状态及现有法律是否陷于无解的局面。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身份认证,对符合主体资格技术标准的人工智能,建立相应的主体资格和身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艺红  
农地征收过程实际上是土地利益的再分配过程,也是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由于博弈主体的法律地位不同、享有的权力(利)不同、获取的征地信息不对称,因此,农地征收活动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是不公平的。本文通过分析不公平博弈的法律原因,如集体土地所有权虚化、征地条件的立法粗疏、政府对征地权力的垄断、征地补偿低微、征地的程序失范等法律问题,提出了立法应确保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独立完整、改革征地制度、制定土地补偿费分配规则及完善土地征收的程序性规范等法律调控措施。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国华  张崇胜  
利益,得到法律认可称之为权利;权利,是可以享受特定利益之法律能力。实践中存在公司利益保护不足的问题,原因在于缺乏对公司利益内涵与外延、认定标准以及保护机制的正确认识。作为独立的组织体,公司享有独立的利益。基于对法人财产权内涵的重构以及言论自由权、人格权等的剖析可以看出,法学视域下的公司利益体现为公司权利,且呈开放性体系。厘清公司利益的体系内涵和规范结构后,从法律规范、内部预防和外部救济等路径加强保护。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罗芳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有利于一方规则、单方意思自治规则以及弱方属人法规则彰显了弱者利益保护原则。学者对三类弱者利益保护规则的保护对象、保护手段及保护力度提出了诸多质疑。有的观点颇具合理性,也有的观点可待商榷。弱者利益保护原则无疑应当作为国际私法立法的基本原则,但无须在法条中专门作出明文规定,在具体的法律适用规则设计中充分贯彻该原则,即是对这一原则的最好遵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