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5)
2023(15377)
2022(12910)
2021(12125)
2020(9736)
2019(21976)
2018(21545)
2017(39621)
2016(22438)
2015(24854)
2014(24448)
2013(23066)
2012(21338)
2011(19392)
2010(20012)
2009(18500)
2008(18481)
2007(16744)
2006(15088)
2005(13632)
作者
(60681)
(50845)
(50309)
(47983)
(32463)
(24140)
(22999)
(19373)
(19371)
(18432)
(17340)
(17017)
(16470)
(16038)
(15975)
(15630)
(15207)
(15089)
(14789)
(14668)
(13031)
(12593)
(12129)
(11747)
(11548)
(11436)
(11381)
(11244)
(10099)
(10091)
学科
(75860)
经济(75753)
管理(69534)
(64608)
(54980)
企业(54980)
方法(28601)
中国(27411)
数学(24027)
(23982)
(23887)
数学方法(23595)
教育(22519)
(20990)
业经(20148)
技术(20095)
(17597)
理论(16653)
地方(15684)
农业(15522)
(14907)
银行(14871)
(14754)
贸易(14745)
(14541)
(14333)
(14298)
(13981)
(13881)
财务(13842)
机构
大学(307618)
学院(305455)
(119775)
经济(117022)
管理(113616)
研究(107270)
理学(97211)
理学院(96015)
管理学(94325)
管理学院(93680)
中国(77163)
(65392)
科学(62659)
(60376)
(53019)
(50002)
(48237)
师范(47867)
中心(47710)
研究所(47630)
(47158)
财经(45912)
业大(41893)
北京(41731)
(41588)
(39280)
教育(39262)
师范大学(38641)
(38505)
农业(36476)
基金
项目(199146)
科学(160133)
研究(154296)
基金(142147)
(122724)
国家(121536)
科学基金(104560)
社会(97550)
社会科(92269)
社会科学(92246)
(80233)
教育(77319)
基金项目(73866)
(68757)
自然(64804)
编号(63552)
自然科(63332)
自然科学(63313)
自然科学基金(62249)
资助(56160)
成果(55059)
课题(48295)
重点(46345)
(46186)
(45492)
(44541)
(42487)
创新(42298)
教育部(39877)
(39731)
期刊
(139184)
经济(139184)
研究(102480)
中国(75306)
教育(64877)
(47066)
管理(45413)
(43909)
学报(43386)
科学(41999)
大学(34900)
学学(31435)
(30290)
金融(30290)
技术(30047)
农业(29492)
业经(23042)
财经(22927)
经济研究(21512)
(19809)
职业(17249)
问题(17076)
科技(15542)
(15501)
(15336)
论坛(15336)
(14674)
技术经济(14660)
(14160)
现代(13339)
共检索到480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阮成武  
一直以来,素质教育政策在利益目标上存在精英取向与大众取向、公益诉求与私益诉求的矛盾和冲突,形成了精英-公益、大众-公益、大众-私益、精英-私益的利益博弈形态,造成了教育利益格局的畸变。为此,应通过制度创新来调整和完善素质教育政策,实现大众取向与精英取向的利益均衡,私益向度与公益向度的利益整合,加强政策导向和机制创新,促进教育利益协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满洪  邬罗萍  
在引入经济学中的几个概念后,分析了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正式宏观制度障碍和非正式宏观制度障碍,提出了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法律制度、评估制度、招生就业制度和竞争制度等方面的正式宏观制度创新思路和相应的非正式宏观制度创新的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平玉霞  
自"十一五"以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迅速发展。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还存在文化素质基础薄弱、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思想道德素质滑坡、心理素质不够健全等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提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学生问题处理能力的教育对策以提升其综合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乃文  
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本文在分析了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对教学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以及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完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健康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贯穿整个人才素质培养全过程的教育,重在培养全体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包括创业认知、情感、意志和能力等要素。其中包含着重要的人文素质内容和范畴。人文素质体现的是人的品格、道德、精神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格的塑造和意识能力的形成,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勇  代兴梅  许晓辉  
依据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所应遵循的主体性、实践性、整体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组织领导机制、运行机制和分析反馈机制三方面,提出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的具体实施办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牟光宇  
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高职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也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加强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无疑是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完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创业管理;壮大师资队伍,营造创业氛围,健全服务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彬  李明星  
教育制度变迁是教育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的过程。作为一种"公共品",教育制度在变迁过程中呈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造成了选择上的无效率。运用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视角,可以将"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换的困境归结为:个体策略选择的帕累托均衡状态、新旧教育制度选择上的低成本偏好、非正式规则转换的困难以及利益集团的牵制四个方面。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树中  
现代信息社会,注重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信息素质已成为大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必备素质。高校图书馆作为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转变观念,加强信息素质教育的环境建设,对信息素质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及信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叔子、余东升在《高等教育研究》第6期撰文指出,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作为教育思想与模式的重大突破,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可以说,素质教育就是现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素质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伯武  
社会经济的新形势、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以及党和国家教育改革的意志,都要求高职院校积极展开素质教育。相关教育实践存在以下问题:人才培养理念容易出现偏颇;相关课程内容和形式陷入困境;师生参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应实施素质教育课程化,将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计素质教育课程,构建课程管理体系,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本文从政策科学研究的角度,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主导研究方法,对我国素质教育的政策指导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国家政策导向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力着重体现为对素质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实施的直接或间接引导;对素质教育的政策环境予以协调。本文还认为,当前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尚存在一定的盲区。应力求在素质教育政策导向多样化,提升素质教育政策导向理性化水准,酿就素质教育政策导向中教师主体化品格三方面实施超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勇  谭洪波  刘竹  
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一直是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但应该明确的是,机制的研究与系统理论是密不可分的。在分析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系统基础上,结合系统维度视角,对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的内涵、分类及特点做出合理界定,对运行机理及功能进行定向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依托组织领导机制,包括观念机制、教学机制、校园文化机制和实习实训机制的运行模式,并通过反馈分析机制构建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模型,在模型基础上初步提出深化构建机制的思路,以期为进一步探索构建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长效机制合理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满洪  邬罗萍  
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的教育。笔者针对这一核心素质,引入经济学中的几个概念,分析了正式微观体制障碍和非正式微观体制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正式微观体制创新和非正式微观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东华  吴俊  
中国素质教育发展历经近三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发展困境,既有主观方面的,又有客观方面的。面对困难,只有对素质教育有清醒的基本认识,才能真正通过模式的创新开拓新局面。江西中医药大学开办双惟实践班,通过培养学生四项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对高校素质教育模式创新进行了有益尝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