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1)
2023(7139)
2022(5888)
2021(5598)
2020(4620)
2019(10634)
2018(10716)
2017(18819)
2016(11559)
2015(13185)
2014(13413)
2013(12373)
2012(11546)
2011(10656)
2010(11071)
2009(10139)
2008(10027)
2007(9111)
2006(8211)
2005(7750)
作者
(29612)
(24659)
(24503)
(23525)
(15817)
(11770)
(11473)
(9544)
(9418)
(8982)
(8428)
(8301)
(8078)
(8062)
(7866)
(7766)
(7506)
(7389)
(7322)
(7129)
(6637)
(6042)
(5804)
(5784)
(5757)
(5718)
(5499)
(5459)
(4926)
(4924)
学科
(33736)
经济(33659)
管理(31814)
(26688)
(23110)
企业(23110)
教育(19467)
中国(15674)
方法(13008)
(12927)
(12561)
数学(10544)
数学方法(10345)
理论(10102)
(9150)
(8708)
(8670)
(8485)
金融(8483)
(8271)
贸易(8269)
业经(8233)
(8127)
(7647)
银行(7636)
体制(7396)
(7319)
技术(7111)
(7107)
财务(7087)
机构
大学(160006)
学院(153224)
(58502)
经济(57051)
研究(56886)
管理(51336)
理学(43440)
理学院(42824)
管理学(42076)
管理学院(41732)
中国(37961)
(35141)
(31509)
科学(30764)
教育(30671)
(29541)
师范(29351)
(28038)
(25187)
研究所(25034)
师范大学(24419)
中心(24308)
财经(23804)
北京(23084)
(21513)
(20664)
(19634)
(19341)
技术(18614)
经济学(18558)
基金
项目(95056)
研究(78347)
科学(76653)
基金(66453)
(56504)
国家(55911)
社会(48310)
科学基金(47199)
社会科(45523)
社会科学(45516)
教育(44411)
(37074)
基金项目(33768)
(33738)
编号(33736)
成果(31608)
自然(27497)
课题(27282)
资助(26961)
自然科(26833)
自然科学(26826)
自然科学基金(26352)
(24180)
(23932)
重点(23252)
(22565)
(21849)
教育部(21596)
(21170)
规划(20861)
期刊
(66669)
经济(66669)
研究(59576)
教育(50752)
中国(42410)
(25396)
学报(20085)
管理(19986)
科学(18587)
(17602)
大学(17235)
技术(15991)
(15057)
金融(15057)
学学(14513)
职业(12783)
财经(12343)
农业(11682)
(10619)
经济研究(10189)
国际(9754)
(9353)
业经(9084)
问题(8891)
(8648)
论坛(8648)
技术教育(8465)
职业技术(8465)
职业技术教育(8465)
世界(7353)
共检索到251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陆伟  孟大虎  
教育分流意味着将不同能力的学生置于不同的学校、班级或课程,使学生接受与自身能力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以具备将来从事某职业的能力。然而,世界各国教育分流的具体实践却一直伴随着有效性与公平性的争议。分流制度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如早期分流与职业型教育为中学阶段主流学轨的组合,或者晚期分流与学术型教育为主流相结合等。本文从年龄时点与学轨类型两个维度考察了德国、瑞士、美国、日本、芬兰、捷克等六个国家的教育分流制度。国际经验显示,早期分流对教育公平有负面的影响;但名义上为晚期分流的国家也可能存在隐蔽的早期化分流事实。日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教师跨校轮岗制度值得中国学习;德国、瑞士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模式虽不适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江  
伴随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推进,构建沟通顺畅、比例合理的分流体系,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来看,多向分流制度难操作、职普沟通制度不健全、上下衔接制度不畅通等因素制约着分流制度不断完善。实现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创新,对于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具有积极作用。为实现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创新,应加强多向分流制度、职普沟通制度、上下衔接制度建设,从而切实推动高等教育分流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岩石  
各国中央银行法都赋予中央银行主持全国票据清算的职能。中央银行执行票据清算的过程是:各商业银行都必须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准备金帐户并保有足够的支付余额,各商业银行之间发生资金往来,经过清算后出现的差额,通过中央银行划拨转帐的方式结算债权债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教育督导制度的法制建设是教育督导制度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具有确立教育督导法理性权威和构成督导制度法律依据两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文从比较教育的视角,论述了不同国家教育督导法制体系的结构,分析了各层次法律法规在教育督导法制建设中的不同作用,对各国教育督导法制建设的特点与趋势作出了归纳,以期对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法制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竞  
近年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备受教育立法部门和职业教育领域相关利益机构关注。立法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手段,在形塑德国和英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相关立法从制度框架上保障了学校和企业间、联邦与各州间沟通和协调渠道,而英美国家在相关领域立法则相对较为松散和分立。我国修订职业教育法,关键是处理好职业教育法与其他教育立法间的交叉关系,且须以职业教育制度创新为前提,包括强化以省为主的职教治理与经费统筹机制,对面向不同行业或职业领域的职业教育进行分类改造,以及在发展条件相对成熟的行业或职业领域重组或创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职业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要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一些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形成了如下经验:建立服务职业教育专门的行业机构、政府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施经费补贴政策、实施多方参与的技能需求预测制度,以及定期修订有关教学文件制度等。借鉴国际经验,需要系统检查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通过增加或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收集、分析与预测制度,定期修订专业设置与课程的制度,以及扶持有条件的行业机构购买行业企业服务职业教育产品的制度,以完善职业教育制度结构的完整性和提高制度功能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五项制度。本文在解读捐资激励制度和分析实际运行中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了境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做法及经验,提出了完善民办教育捐资激励制度的若干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文静  邓春梦  
教师准入制度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关卡。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选拔提供制度保障。围绕教师的准入标准、教师资格认证和教师选聘过程三个维度比较与审视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并立足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的现实诉求,借鉴国际有益经验,提出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的建设路径:制定全面的职业教育教师准入标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立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发挥专业标准的引领作用;融合社会多方力量,规范教师资格认证程序;加强政校企合作,提升教师选聘过程的有效性与选聘结果的公平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毛晓威  
外汇分配制度是指一国关于配置和使用本国持有的外汇资金的规定和做法。一国持有的外汇资金主要来自两条渠道,即本国出口外汇收入和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这两类资金来源的性质不同,因此,分配的原则与方式存在很大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外汇分配制度实际上有两层涵义,广义的外汇分配制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巴曙松  刘清涛  王婧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出于保证金融业公平竞争、预防金融系统风险和加强危机管理的目的,在以"去杠杆化"为代表的审慎监管措施和体系不断建立完善的同时,征收银行税的财政政策逐渐成为这两年各国监管当局和国际监管机构的热点话题,尽管银行税的征收还未成为各国的共识,但是近距离审视各国银行税的征收实践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这种政策的优势所在,而且也为我们把握和寻找未来国际银行的监管趋势提供了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十国社会保障改革项目课题组  
20世纪,全球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形成、发展和改革的阶段。按两条线索展开: 第一条线索是西方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发展和改革,它以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为导引,以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为标志。50、60年代达到发展的顶峰。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后,西方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减慢,扩张型福利开支成为政府赤字形成基本因素,高福利分配给国民经济带来日益显著的负面效应。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先后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邢勇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防止银行倒闭、保护存款者利益、稳定金融体系和秩序的事后补救措施。它具有事前检查和事后监督的双重稳定特征,能够减少银行倒闭数量,安稳人心、防止挤兑风潮、减轻银行倒闭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的破坏作用,避免因局部危机对全局的冲击,最大限度地挽回局部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道琴  
由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所处的环境不同,导致了全球范围内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多样性。我国行政型审计模式相对其他模式独立性较弱,不利于审计机关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并且,由于审计法在公告问题上用词模糊,知情权在法律上不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仍未广泛落实,使得审计机关不能有效公开审计结果。因此,为完善审计结果公告,需要从审计制度、法律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健全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粟  
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普遍认为我国企业在高管人员的薪酬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没有充分发挥薪酬制度对经营者的激励效应。本文试图通过薪酬制度的国际比较来寻找一些对我国企业高管薪酬设计有价值的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