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09)
2023(12226)
2022(10596)
2021(10359)
2020(8369)
2019(19661)
2018(19774)
2017(37457)
2016(21225)
2015(23857)
2014(24268)
2013(23033)
2012(21278)
2011(19250)
2010(19431)
2009(17385)
2008(16725)
2007(14605)
2006(13050)
2005(11404)
作者
(57541)
(47542)
(46971)
(45093)
(30488)
(22622)
(21632)
(18625)
(18233)
(17221)
(16259)
(15713)
(15029)
(14926)
(14773)
(14617)
(14414)
(14210)
(13593)
(13533)
(11862)
(11805)
(11329)
(10925)
(10719)
(10609)
(10603)
(10517)
(9479)
(9396)
学科
(73154)
经济(73071)
管理(56738)
(53041)
(43786)
企业(43786)
方法(33558)
数学(29071)
数学方法(28653)
中国(25564)
教育(22695)
(21634)
(19494)
(18067)
业经(16724)
理论(16240)
地方(15445)
农业(14230)
(13713)
贸易(13708)
(13334)
(13295)
技术(13142)
(12707)
(12176)
(11897)
财务(11833)
财务管理(11814)
(11753)
银行(11721)
机构
大学(289671)
学院(285843)
管理(112544)
(106598)
经济(103893)
理学(97641)
研究(97218)
理学院(96503)
管理学(94845)
管理学院(94298)
中国(67044)
(62886)
科学(59378)
(49658)
(48022)
(46957)
师范(46689)
研究所(43814)
中心(43331)
(42463)
(41374)
北京(40644)
业大(40342)
财经(39513)
教育(38090)
师范大学(38020)
(35951)
(35342)
(34445)
技术(33217)
基金
项目(194116)
科学(153811)
研究(150493)
基金(137538)
(117700)
国家(116555)
科学基金(100149)
社会(91031)
社会科(85958)
社会科学(85937)
(76577)
教育(75074)
基金项目(72574)
(65917)
编号(64797)
自然(64217)
自然科(62652)
自然科学(62639)
自然科学基金(61487)
资助(56697)
成果(55266)
课题(46597)
(44309)
重点(43893)
(42073)
(40292)
项目编号(39835)
教育部(38647)
(38107)
创新(37175)
期刊
(115808)
经济(115808)
研究(93770)
教育(61849)
中国(59170)
学报(40749)
管理(39813)
科学(38391)
(37353)
(35406)
大学(31993)
学学(28507)
技术(28057)
农业(26472)
(23621)
金融(23621)
业经(19354)
财经(18246)
经济研究(17725)
图书(16415)
(15443)
职业(15331)
问题(14666)
理论(14166)
科技(13272)
(13245)
论坛(13245)
实践(13244)
(13244)
(12917)
共检索到422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红卫  
教育分流是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普比、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必要措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职普比或升或降,有过反复,分流政策与此相伴,起到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未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职普比政策会逐渐松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教育类型,而不再"被分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家明   李寒梅  
职普融通既是我国教育结构优化和教育体系完善的关键内容,也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以职普融通政策文本为基础,分析发现:职普融通政策经历前期渗透、探索推进、体系构建和深化发展四个时期;制度环境、社会需求和文化观念等构成职普融通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受退出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影响,职普融通政策变迁体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特征,同时存在以重大事件为表现形式的“关键节点”。故政策制定者在推进职普融通政策创新时,需要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提升政策治理能力;健全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形成协同推进动力;优化政策实施环境,强化政策执行效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爱玉  崔志钰  倪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普分流教育政策在分流频次上呈现出从一次分流到多次分流,在分流方式上呈现从硬性分流到柔性分流,在政策配套上呈现分流与融合相互交织的演变逻辑。当前,职普分流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分流时机上,多次选择的政策设计遭遇现实困境;在分流方式上,柔性分流的政策设计遭遇政策变形;在政策配套上,职普融通未能为职普分流提供足够支持。优化职普分流教育政策,在分流时机上,适度后移并多次分流应成政策重点;在分流方式上,柔性分流加职业指导应成政策方向;在政策配套上,链式供给和集群供给应成政策常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家毅  
在华人占多数人口的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无疑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议题,其形成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复杂权衡与考量,并在1965年新加坡独立建国至今半个多世纪里历经变革。从政策变迁的视角对新加坡独立建国以来的华文教育政策进行历史考察,对政策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政策变迁的逻辑与特征以及主导和助推政策变迁的背后动因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以全面揭示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形成与发展的变迁逻辑。研究表明,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经历了从华文学校的改制到华文教育的改性再到华文教学的改良的演变过程;政策变迁主要呈现以华文作为华族母语的定位为逻辑起点和发展基调、制度断裂与制度渐进两种路径交织、从语言的政治性到民族性再到经济性的政策取向变化等特征;国内外生存环境与语言环境变化、稳定的政治体制和实用理性的执政理念共同构成推动政策变迁与转型的内外动力因素。中国的崛起为新加坡华文教育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在不改变英文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华文教育将会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更加重视,华语在社会上的应用也将愈加普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屠莉娅  
不同时期教育政策研究有着不同的研究旨趣或意图,旨趣的变迁又直接影响着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内涵、内容取向与研究范式。比照国际教育政策研究的三次旨趣变迁,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也逐步发展了从政府管理取向到学科科学取向到综合理解取向的研究线索,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本土特征,暴露出政府主导性、结构性失衡和基础性薄弱等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旨趣变迁及其本土特征的解读,获得有关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现状的基本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关照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未来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书峰  陈学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发仁  傅新民  
以教育公平的视域看,实现初中毕业基本都能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且大致按1:1分流到普高和中职的目标,需要条件的匹配。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而言,需要满足中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从促进学生主动选择的角度而言,需要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协同努力;从负面影响倒逼改革的角度而言,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茜  崔佳峰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变迁受到政府联盟、学校联盟和家庭联盟三个支持联盟系统的共同作用。因循三个支持联盟的信仰系统变化特征,发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政策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效率优先的重点高中制度阶段、规模扩充的高中教育普及阶段,以及基于质量提升的优质均衡与多样化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政策变迁均受到政策取向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共舆论的影响。未来,应以“拓展多元学习机会”作为三大支持联盟的共同深层信仰,走出公平与效率之争;探索基于联盟间“上下互动”的政策执行机制;促进学校联盟内部的资源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以政府联盟为主的经费筹措体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莽  
文章对中央政府20多年来涉及高尔夫的政策研究表明,我国的高尔夫政策经历了"支持——限制——禁止"3个阶段。其中,规范和限制高尔夫用地类型的政策起到了较好效果,但限制和禁止高尔夫项目发展的政策失效;政策失效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及文化、体育、旅游部门具有建设高尔夫项目的合理诉求和强烈动机,导致高尔夫政策前后不一致、部门不一致和上下不一致;对高尔夫采取规范发展政策将能起到更好效果,有利于高尔夫项目合理规划,促进高尔夫旅游科学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关东  问清泓  
职普分流是两种教育类型协调发展的产物,关系到学生的受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分层管理密切相关。由于我国职普分流机制和手段的僵化和落后,导致职普分流的本意逐渐异化。教育部门强力维系职普比大体相当,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功能缺乏显现,导致分流焦虑现象蔓延,进而加剧初中学段教育内卷。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以职普融通替代分流,有利于保证教育个性,满足大国工匠需求,实现教育公平愿景。职普融通首先强调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必须保证职普之间的实质平等;其次,在职普融合上寻找二者的“中间道路”,丰富高职学段层次,促进职普优势互补;第三,在职普流通上保证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实现学生职普选择的机会自由,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并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与劳动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辉  
文章通过概述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发展状况,立足于当前日渐复杂的教育政策实践背景,重点介绍米瑞迪斯·霍宁(Meredith Honig)等人对政策实施中的"情境性"所作的分析和研究。他们从"直面复杂性"的研究立场出发,指出了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新方向,并提出了可供我们参考的框架。最后,文章讨论了以上理论对我国教育政策实施研究的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晓东  郭彤彤  
文章基于间断均衡模型,对建国70年来学前教育政策变迁进行了系统解释。研究发现,学前教育政策具有明显的长期均衡和短期突变现象。政策图景转变中,由解放妇女转向规范管理、由普及普惠向高质量发展等,是促进学前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政策图景较为稳定时,政策垄断就容易维持,学前教育政策就会进入均衡时期。随着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因素的改变,政策图景发生剧烈变化时,政策垄断就会被打破,学前教育政策也会发生瞬时突变。同时基于本国国情对间断均衡模型进行本土化修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文伟  
梳理与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可知,相关政策正处于一个渐进变迁的路径中,呈现的是一条从问题、制度再到主体的政策制定范式。以现有的校企合作政策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校企合作主体利益冲突的表象、根源及性质,并针对利益冲突进行主体导向下的政策设计,就是未来我国校企合作政策设计的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现伟  应悦  
梳理近四十年来与老年教育相关的政策文本发现,过程论视角下的老年教育政策变迁经历了探索、转型与完善三个阶段,其变迁过程表现出政策的失效、创新和均衡三个阶段性逻辑。随着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深入,我国老年教育相关政策文本中对老年教育目标价值、属性认识、原则厘定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均发生了变化。未来,还须继续探索政策创新、深化以人为本、紧抓关键节点、优化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老年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海平  郑霁鹏  马明  
利用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终身教育政策文本中空间话语进行编码与分析,发现政策中对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突出中心空间到中心与边缘空间融合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对物理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强调学校、工作单位到学校、工作单位、生活场所、网络并重的转变;对构想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着重强调职业素养到职业素养与生活素养并重的转变;对体验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着重强调精英化的青壮年从业者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转变。借助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分析进一步发现,社会空间从抽象到流动的变迁形塑了终身教育政策空间规划;历史、社会与空间的辩证统一为完善终身教育政策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