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2)
2023(9610)
2022(8252)
2021(8201)
2020(6483)
2019(15609)
2018(15278)
2017(26543)
2016(15726)
2015(17749)
2014(17970)
2013(16783)
2012(15930)
2011(14539)
2010(15106)
2009(13529)
2008(13229)
2007(11780)
2006(10913)
2005(10168)
作者
(39227)
(32554)
(32021)
(31215)
(21055)
(15622)
(15183)
(12616)
(12388)
(12136)
(11139)
(10750)
(10548)
(10360)
(10277)
(10152)
(9824)
(9745)
(9596)
(9397)
(8516)
(7927)
(7737)
(7658)
(7641)
(7363)
(7335)
(7326)
(6477)
(6453)
学科
(47912)
经济(47858)
管理(36531)
(32684)
(24620)
企业(24620)
中国(21935)
教育(21677)
(17956)
(16512)
贸易(16503)
(16126)
方法(15820)
(15789)
地方(14180)
数学(13970)
数学方法(13609)
(12479)
理论(12043)
农业(11556)
(11503)
(11390)
业经(10857)
教学(10733)
(9725)
(8942)
银行(8938)
(8604)
技术(8431)
(8363)
机构
大学(198610)
学院(196079)
(74379)
研究(73521)
经济(72285)
管理(67092)
理学(55466)
理学院(54670)
中国(53701)
管理学(53665)
管理学院(53235)
(44873)
科学(40723)
(39524)
(39029)
师范(38827)
(35692)
教育(35641)
中心(35141)
(34839)
师范大学(31692)
研究所(31595)
北京(29569)
财经(28565)
(27401)
(26940)
(26917)
(25781)
技术(25266)
职业(23545)
基金
项目(119451)
研究(100814)
科学(95006)
基金(81055)
(67930)
国家(67142)
社会(59435)
科学基金(57139)
社会科(55988)
社会科学(55980)
教育(54434)
(47866)
编号(45484)
(42144)
成果(41302)
基金项目(41236)
课题(35393)
自然(33659)
资助(33250)
自然科(32814)
自然科学(32807)
自然科学基金(32199)
(30340)
(28456)
重点(28092)
(27426)
(26936)
项目编号(26690)
规划(26602)
教育部(25315)
期刊
(90253)
经济(90253)
研究(77399)
教育(62750)
中国(57025)
(31395)
管理(25215)
(24590)
(23013)
金融(23013)
学报(22897)
技术(22597)
科学(22099)
大学(19327)
农业(16648)
职业(16545)
学学(15659)
业经(14141)
经济研究(14052)
图书(13904)
财经(13624)
(13174)
(12077)
论坛(12077)
(11887)
问题(11836)
国际(11624)
(11261)
技术教育(11016)
职业技术(11016)
共检索到341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于潇  汪晨  
教育决策是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政府对此极为重视,尤其是在重大教育政策出台时更为慎重。作为我国近代首部官方组织与民间互动编定且通行全国的系统性专项小学课程标准,1932年《小学课程标准》的颁布鲜活地展现了这一图景。通过考察该标准艰难的完成过程,教育决策的基本特征得以展现:议题是数年综合考量的结果;决策队伍注重专业性,不应频繁更换;决策设计与执行需严谨,进程常受复杂因素影响;运转过程贯穿着各方力量的博弈。这些经验与教训不仅对完善教育决策体系有较大启发,而且也提示我们在课程标准编修时应注意如下几点:统筹全局谨慎而定;聘任相对稳定的一流专家队伍;组织及实施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妥善解决异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雪梅  崔允漷  
本文对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关系进行了历史考察,着重澄清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内涵和意义,更进一步探讨了隐含在这些问题之后的前提假设,即课程标准能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以此分析当前课程标准不能对教学产生作用的原因和解决之可能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天伦  刘荣华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是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的积极探索。从反映教师培养过程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进行审视,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在教师培养理念、考试内容等方面与"课程标准"存在一定的冲突,很有必要进行调和。应授予部分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一定权限的考试自主权,实行强制性教师教育,提高考试难度,完善报考对象的条件,建立严格的考后教学实习制度以及建立"导师制",有利于促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有效实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慧珠  
本文探讨了16所大学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出台后其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大学课程改革多样性背后的社会背景。研究发现,首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领域以及小学教育基础领域的课程设置的最为广泛。其次,多数大学的教育见习与实习周数超过了标准提出的18周。这些结果都表明《标准》对现阶段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再次,16所大学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可以划分为技能偏向型,学科教学偏向型,教育理论偏向型等三个类型。不同的类型反应了该大学的历史渊源以及大学所在地的小学教育需求的实态。最后,多数学校代表的技能指向型大学尤其反映出其受《标准》影响的程度之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2014年12月8日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确保修订工作统筹推进,取得实效,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新贡献。刘利民指出,这次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极其重要,也非常紧迫。首先,要放在立德树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鑫鑫  
2013年12月25日,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印发《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的通知。本次的新课标是在2006年发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基础上修订的,更加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据介绍,汉语应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志芳  薛梅  
我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与其说是教育部文本,还不如说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精心研制、奉献的作品",来得更恰当。相对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而言,它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和任何事物一样,它也是不完善的。本文通过理性思考,从课程内容、学习能力、行为动词、活动要求、评价建议、课程资源、教师专业规范等10个方面,对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具体修订意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长明  
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在新的发展阶段最重要的建设载体是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在教学标准体系建设中要坚持"四个服务"的指导原则、"产教融合"的组织原则、"衔接有序"的体系原则和"动态调整"的机制原则。要有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校级层面的专业和课程标准,有融通中职、高职和本科的体系化专业和课程标准,有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师能力体系标准和顶岗实习标准。同时,要建设教学标准体系及实施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注重标准开发团队建设、流程建设、质量建设和制度建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世江  
本文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宗旨,从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出发,对新颁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反思性的探讨,涉及课程体系与学科体系的关系、课程标准在实践中的权威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课程目标中一般目标与核心目标的关系和学习评价中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提出了中学历史课程必须有史学特征,才有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价值;课程标准必须有可操作性,才可能有真正的在实践意义上的权威性;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必须有核心目标,才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学习评价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才能使改革有效、可信地开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容仪  张恩祥  靳包平  林中忖  
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概念为出发点,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本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原则,论述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必要性、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课程标准的构成以及建立课程标准的原则与方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  钟启泉  张文军  王艳玲  
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英、美、法、日、俄罗斯、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展开国际比较研究,分析了国际教师教育标准研制的热潮及其背景,比较并归纳了各国各地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理念,探讨了各国各地区与课程标准相关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管理方式方法,以期为我国制定和施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胡惠闵  
随着教育整体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师教育正在发生着更深入的、整体性的变革,教师教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与调整再次成为变革的核心,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改革的当务之急。文章从建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目标、确定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的课程标准、形成以实践为取向的开放性的课程结构三个方面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论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琼  
<正>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由王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小学英语》一书是对小学英语新版课程标准的解析和教学指导,具体对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学业质量及课程实施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研讨。
关键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斌   高源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16门课程中唯一的思政课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这为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当前我国培智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存在体系缺失、实践失能、成长受阻的现实问题。培智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的逻辑包括:遵循儿童共性、特殊儿童道德发展差异性的发展逻辑;聚焦核心素养、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教的目标逻辑;基于法律法规、课程标准,有机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精神的内容逻辑;提高公民素养的战略逻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剑峰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和"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的课程目标,充分强调了教育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和"研究性"。我们认为,构建研究性教育实践课程,培养未来教师的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应是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的含义和特征作出了界定,并从关注成长的课程核心目标、全程全景的课程结构模式、情境反思的课程实施策略等方面,对师范院校构建研究性教育实践课程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提出了实践操作策略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