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9)
2023(2700)
2022(2196)
2021(2331)
2020(1781)
2019(4254)
2018(4340)
2017(6409)
2016(4769)
2015(5392)
2014(5638)
2013(4487)
2012(4276)
2011(3941)
2010(4258)
2009(3595)
2008(3351)
2007(3185)
2006(2878)
2005(2625)
作者
(9470)
(7580)
(7506)
(7475)
(4815)
(3655)
(3532)
(3142)
(2998)
(2911)
(2641)
(2536)
(2533)
(2468)
(2408)
(2384)
(2344)
(2328)
(2289)
(2187)
(2085)
(1923)
(1916)
(1840)
(1834)
(1817)
(1700)
(1669)
(1646)
(1636)
学科
教育(18157)
管理(9361)
中国(9253)
(8439)
经济(8428)
理论(7756)
(5510)
国家(5439)
(5301)
企业(5301)
(5225)
教学(5218)
(4282)
方法(4103)
财政(3924)
(3843)
(3435)
(3306)
业经(3285)
(3210)
发展(3191)
机关(3184)
国家机关(3182)
(3150)
改革(3102)
(3069)
思想(3053)
高等(3024)
政治(2986)
技术(2943)
机构
大学(56595)
学院(51148)
教育(25140)
研究(20776)
(17948)
师范(17916)
师范大学(15085)
管理(13569)
(13554)
(12557)
经济(12013)
理学(11609)
理学院(11381)
管理学(11114)
管理学院(10976)
科学(10725)
职业(10438)
教育学(9762)
(9753)
北京(9517)
(9253)
技术(9232)
(9167)
研究所(8687)
中国(8570)
中心(8113)
(7550)
教育学院(7159)
职业技术(7111)
(6932)
基金
研究(30971)
项目(30111)
科学(25411)
教育(23196)
基金(18451)
社会(17477)
社会科(16014)
社会科学(16011)
成果(15925)
编号(15418)
(14569)
国家(14284)
课题(14273)
(13119)
(12781)
(12449)
科学基金(11679)
规划(10355)
项目编号(9545)
(9330)
(9318)
(8974)
基金项目(8830)
研究成果(8756)
教育部(8668)
(8379)
(8344)
阶段(8326)
重点(8230)
年度(8092)
期刊
教育(43167)
研究(27770)
中国(21168)
(13891)
经济(13891)
职业(10324)
(8144)
技术(8004)
技术教育(6758)
职业技术(6758)
职业技术教育(6758)
大学(5251)
高等(4885)
学报(4790)
成人(4595)
成人教育(4595)
(4542)
论坛(4542)
高等教育(4353)
科学(4273)
管理(4200)
(3858)
比较(3563)
职教(3533)
发展(3524)
(3524)
财经(3396)
学学(3101)
(2922)
教研(2799)
共检索到88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主体和维护公共利益的代表,在实现教育公正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实现教育公正,政府要确立公正的责任意识,确保教育制度公正,促使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化,同时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再分配,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而针对不同性质的教育,政府又须在履行职能中努力把握好尺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德胜  
性别公正有三个基本维度,即性别平等、尊重差异和自由选择。从实然看,学校通过显性和隐性课程、教师行为等多种维度再现、建构着社会文化中的性别不公正。在性别问题上,社会文化与学校文化是同构性质的两个循环。性别公正价值的追求,需要从两个循环同时开始。学校作为自觉的文化机构,应该首先从自己这一小循环开始,通过多种努力追求性别公正的实现,并由此撬动社会文化这一大循环的变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真  
教育公正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与此同时,社会公正又是教育公正的保障。本文分析了教育公正与社会公正的关系,阐述了教育不公正在社会层面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教育公正的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重要的道德法则,是全部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作为一个典型的公共领域,大学负载着实现公共利益的办学目的,在体现、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培养具有社会公正意识的人是大学的一项重要使命;大学传播、倡导社会公正观念,有利于促进大众的社会公正意识的形成;实现社会公正,还要求大学自身在程序上努力体现和维护公正。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慧民  
作为社会全体成员间和谐关系的最高概念,社会公正的本质在于社会公众都能够对社会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享用。近年来,由于阶层的差异,社会公正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教育公平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教育公平的实现能够较好地缓解经济社会中的一些问题,能够让每个公民享受到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基于此,通过对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的含义进行阐述,分析社会阶层对教育公平产生的影响,并从多个层面给出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赤弟  
高等教育大众化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对此 ,应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多元化的主体角度来确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在质量建设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政府和高校的作用 ,政府的职责是制定标准与降低度量成本 ,高校的职责则是重视质量建设。在质量建设中 ,要处理好质量与发展、办学特色和管理之间的关系 ,把质量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全过程之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援朝  
社会公正与制度贺援朝(一)公正是人类追求的最高道德理想,它渗透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着人们的共同利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互利为原则的平等要求。作为伦理的公正观念从远古发端形成,至今存在和延续,并不是因为人们对道德理想的心理体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淼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关于教育公平的理念有鲜明的"后发外源型"特点。通过对教育公平内涵的多元梳理,挖掘其时代特性及其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探讨教育公平理念在政府教育职能的转变中的深远意义,初步提出了教育公平作为政府教育责任伦理的实现的几点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据新华社报道,过度无序开发,令一些以湖泊著称的城市已变得名不副实。有些城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心城区有100多个湖泊,现仅存30多个,平均每两年消失3个。剩下的湖泊也"重病缠身",面积缩小,水质恶化。十多年前,笔者曾求学在长江沿线一座城市,常常流连徜徉于湖光之间,学长更言及20世纪80年代当地湖泊未开发前的原貌,称彼时还可捕鱼虾。如今,湖岸遍布公馆、豪庭,自然馈赠给全体市民的千顷碧波,正蜕变成某些人私享和炫耀的财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建国  
公民平等权的实现有赖于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培育需要政府责任的担当。公众对教育公平的拷问,实质是对政府责任担当的诉求。教育公平培育失当与政府责任失衡有关:即追求教育政策制订的城市化取向而忽视乡村社会的话语权、注重对教育的管制而轻视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过分关注教育的经济理性而漠视教育的社会效益。政府责任失衡缘由三重因素:宏观方面是城乡二元思维结构的影响;中观方面是公共服务职能的缺失;微观方面是"教育产业化"的误导。教育公平培育呼唤政府责任再造,需要理顺思路,在重铸政府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法规和引入教育问责等方面下大功夫。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洪新  杨克瑞  
教育资源的配置,如同生产资料配置一样,存在政府与市场两种手段。过分依赖政府教育投资行为与过分依赖市场一样,都无法建立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统一。就我国现实而言,政府依赖过重而市场调节缺失是教育政策的最大弊端。在人们乐观相信政府教育能力增强的同时,更应清醒地看到教育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以及政府教育责任无限扩大的后果。为此,政府应严格界定教育的责任边界,尽可能地为教育市场留出充足的发展空间。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雷万鹏  
总体看来,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教育公平,二是教育质量,三是教育治理。在教育变革的时代,厘定政府、市场与社会职责边界,以有效的制度创新激发各主体发展教育的积极性,构建促进我国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治理体系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对教育产品属性的讨论是决定教育资源如何配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盛冰  
政府的教育公平责任是有边界或限度的,政府责任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政府应承担的教育公平的基本责任包括:保障教育机会的均等和权利的平等;投资于基本的教育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尽可能地维护教育过程的公平;提供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从而保证差异公平;保护与扶持处境不利人群,以实现弱势补偿原则;建立以公平为导向的政策与法律环境。政府在不同教育阶段中的公平责任包括:政府是义务教育的首要责任者和最终保障者,政府是幼儿教育与高中教育的主要责任者;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领域,政府有责任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教育服务多元供给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晖  
社会公正与中国改革的经验教训秦晖中国改革已进行了20年了,但中外改革成败的比较研究严格地说还是在90年代苏东剧变后才真正开始的。因为在那以前所有前计划经济国家的改革无论微观上有何不同,宏观上都属于所谓的体制内改革。而90年代前苏联东欧国家走上了另一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前进  周建明  
本文主要讨论当前收入是否存在分配不公、基尼系数是否适用于分析我国的分配不公问题以及国际上关于进行再分配的不同经验和如何实现公平发展等三个问题。其目的在于指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已经不是一个简单分配的问题 ,而是事关社会公正和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在致力于追求社会公正与公平目标的过程中 ,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国家具有责无旁贷的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