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4)
2023(8574)
2022(7136)
2021(7043)
2020(5493)
2019(12516)
2018(12589)
2017(22310)
2016(13019)
2015(14475)
2014(13939)
2013(12368)
2012(11072)
2011(10058)
2010(9927)
2009(8702)
2008(7805)
2007(6699)
2006(5703)
2005(4855)
作者
(28850)
(23855)
(23782)
(22742)
(15085)
(11652)
(11137)
(9389)
(9115)
(8603)
(8344)
(7765)
(7623)
(7483)
(7401)
(7117)
(7093)
(7076)
(6944)
(6867)
(5823)
(5811)
(5710)
(5566)
(5520)
(5341)
(5323)
(5227)
(4983)
(4844)
学科
(33211)
经济(33172)
管理(27702)
(23856)
教育(20322)
(18861)
企业(18861)
中国(16020)
(12047)
方法(12002)
理论(10373)
地方(10372)
数学(10145)
数学方法(9883)
教学(9684)
(9356)
业经(8653)
(8592)
农业(8117)
(6839)
贸易(6834)
(6723)
技术(6717)
(6577)
(6280)
环境(5948)
发展(5574)
(5505)
(5450)
(5359)
机构
大学(152648)
学院(151259)
研究(51090)
管理(50669)
(48635)
经济(47166)
理学(44280)
理学院(43569)
管理学(42599)
管理学院(42260)
(35554)
师范(35406)
教育(34395)
(32955)
中国(30540)
科学(30425)
师范大学(29161)
中心(23629)
(23611)
(23275)
(23047)
研究所(21220)
技术(20982)
北京(20814)
职业(20661)
(19095)
(18828)
业大(18649)
财经(18590)
(18466)
基金
项目(103715)
研究(87877)
科学(84189)
基金(70548)
(59084)
国家(58391)
社会(52824)
科学基金(50660)
教育(49829)
社会科(49637)
社会科学(49627)
(43140)
编号(40363)
(38378)
基金项目(37345)
成果(35010)
课题(31090)
自然(30135)
自然科(29426)
自然科学(29422)
自然科学基金(28849)
(27269)
资助(26609)
重点(24931)
规划(24607)
(24439)
(24401)
项目编号(24013)
(22853)
(22599)
期刊
教育(59368)
研究(55298)
(54016)
经济(54016)
中国(38915)
(18071)
科学(17736)
学报(17536)
(16907)
管理(16566)
技术(16494)
职业(14917)
大学(14776)
农业(12077)
学学(11883)
业经(10887)
(10214)
技术教育(9664)
职业技术(9664)
职业技术教育(9664)
(9374)
金融(9374)
经济研究(8897)
(8692)
论坛(8692)
图书(8276)
财经(8259)
(7362)
发展(7066)
(7066)
共检索到227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丹  克里斯汀·德特黑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成为我国教育政策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上海市小学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性别意识为分析切入点,试图从性别的角度以微观视角审视上海市小学课堂中的过程公平问题。采用深度访谈及课堂观察等质性方法,聚焦于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的性别意识与认知现状及对学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因教龄、性别与学科等因素影响,教师的性别认知存在程度差异。同时受自身性别角色认知的影响,时下上海市小学教师仍对男女生产生差异性的期待与态度反应,表现在日常教师课堂教学及班级管理行为等方面,并对学生性别角色认知以及课堂教学产生差异性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丹  范国睿  
运用课堂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探究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关注问题。研究发现,即使在同样理想的教学环境中,不同性别学生的课堂学习与活动方式存在差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关注,亦存在较大差异;造成教师课堂关注差异的原因,除学生课堂行为方式的性别差异外,教师的性别认知差异与对以考试成绩为标识的学业成绩的追求亦在其列。在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男生成为教师给予更多关注的对象。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潘丽芳  
教师被认为是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他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习得与创新直接决定着改革的实际成效,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其中又起着关键作用。近些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呈繁荣之势,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的探讨也不少,但大多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经过总结提炼得出,而不同的质性研究得出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也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进行研究,以期揭示本土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的实然状况,从而对教师培训提供实证数据和建议。通过对上海市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的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教师实践性知识在静态层面由四个方面构成,分别是课程知识、教学知识、学科知识和自我知识。其中,"教学知识"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宁波  张民选  
"女教师教书男教师管理"曾经是各国中小学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上海市初级中学校长的抽样调查显示,女校长在整个校长群体中所占比例呈增长趋势,而且已经在城区学校和私立学校中成为"多数派"。与男校长相比,女校长在领导学校变革时更有可能趋于保守,在学校管理中更为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活体验,在做出决策时更有可能采用直观、新颖的方法来获取信息,在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时更为重视校外教育资源的作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校长的培养和选拔机制,是影响男女校长的数量差异和分布特点的两个重要方面。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耀龙  王军  叶明武  许世远  胡蓓蓓  赵庆良  
公众防灾意识的减灾效应是城市减灾的基础,是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水平的测算是评价、衡量公众参与救灾、减灾程度与能力的基础。基于系统观念,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估公民防灾意识水平指标体系,针对上海市民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抽样结果显示:上海市民综合防灾意识水平一般;对于城市灾害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居住区灾害危险性认识一般,应对突发灾害时,应急避难逃生能力较低;不同特征人群综合防灾意识水平存在差异,且空间分布不均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鹏  何友均  李智勇  
基于森林公园、城市公园与附属绿地三类典型城市森林的300份生态文化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居民对城市森林生态文化的认知与需求。研究表明:(1)居民对各类城市森林生态文化认知存在显著差异,认知评价与满意程度由形态要素决定;(2)各类城市森林生态文化需求具有一定规律,与所在区域发展进程有关;(3)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的形态要素需求高于非形态要素,附属绿地非形态要素需求高于形态要素。基于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若玲  郭振伟  
在京沪广等一线城市,民众对异地高考改革有着强烈的公平诉求,但因外来人口压力巨大,这些城市深陷改革困境,难以有实质性突破与推进。本文以上海市为例,通过对上海本地和外来人口双方的访谈调查,了解到能留在上海读书并不是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唯一目的,在上海接受优质教育,继而通过高考享受更加优质的高等教育才是他们的真正诉求。异地高考政策主要面临难以平衡各方利益、政策目标与对象需求不一致、政策缺乏顶层设计等困境。要妥善解决好异地高考问题,必须考虑以下方面:统筹协调、分步实施;采取多元考试录取的方式;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促进区域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萌  
当下学校现代化的努力正逐渐转向学校内部,具体表现为对公平和质量的重视。为探明学生教育公平感的主要体现、学生教育公平感如何形成,以及影响学生教育公平感的可能因素,本研究特对上海两所学校的初中生进行访谈,继而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ROST和QSR NVivo11.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词频统计、编码处理。研究发现:初中生教育公平感主要体现在权利尊重、资源分配、机会享有、人际交往、制度保障五个维度;初中生教育公平感的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三阶段,即教育实践经历-学生个体认知加工-学生主观感受;影响其教育公平感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在校经历、学生个人偏好、学生公平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发现,学生的教育公平感与许多既有理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教育公平感,需要采用系统的眼光;提升学生的教育公平感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耀明  黄思平  夏君  
本文以上海市8所高校2006年的人事统计数据为依据,从女教师人数占高校教师队伍总数的百分比以及女教师的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和担任重要领导岗位状况五个维度,分析了高校女教师的生存状态。研究发现,虽然高校女教师人数已经接近男教师,但女教师在学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担任高校重要领导岗位方面仍然处于不利地位。目前我国高校仍然是一个男性中心主义组织,女教师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君英  
课程建设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是落实社区居民"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的根本。社区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确立建设主体、加大共建共享力度、创造性地实施好课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敏  崔晓  
为优化养老机构配置,构建了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养老机构空间配置优化模型。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与GIS技术,分析现有养老机构在空间分布和规模上的合理性。在对老年人口数量预测的基础上优化养老机构配置,提出优化方案,并探讨方案的合理性和模型求解算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研究区现有养老机构缺口大,部分机构偏离最佳区位。有3所养老机构在现有区位运行欠合理,部分养老机构需适当调整规模,需增设13所养老机构。优化后的养老机构配置方案公平性提高59.71%,居民出行效率提高47.30%,投资者经济效率提高7.25%。在优化过程中,改进遗传算法的求解精度和求解效率优于传统的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一般遗传算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丽华  何珊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社区老年教育政策,以上海社区老年女性教育为例从供给的内容、主体、方式、机制以及需求受众找出性别利益不均衡的现象,针对老年女性教育的劣势,从政策宣传、制度整合、体系建构、学习方式和社会组织的维度提出倾斜性的矫正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兆敏  吴瑞君  
使用2013年我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收入差异,揭示了导致二者收入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及劳动力市场的双重作用,导致流动人口的收入回报率高于户籍人口、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回报率高于高端劳动力市场;教育、经验、吃苦耐劳等因素是低端市场劳动力的收入高于户籍人口的重要原因;经验是流动人口在高端劳动力市场收入高于户籍人口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峰  黄健  
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成人教育活动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大场镇所在区域近百年社会变迁和成人教育活动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成人教育活动一方面受社会变迁的影响不断作出适应性变化,一方面又坚守着其内生属性,即对社会需求的有力支撑和对弱势群体的持续关怀。大场镇成人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由社会变迁主导的社会、教育、个体三者之间双向赋权的教育现代化过程。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地方政府应当有效整合本区域的资源禀赋,利用基于平等沟通的社区治理的文化网络,构筑超越现代性的本土化区域成人教育体系。成人教育的组织者和从业者应当跳出"文凭社会"的思维逻辑,通过整合办学主体、学习空间、教师资源,使公民与社区协调发展,公民与社会和谐共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