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4)
2023(11684)
2022(9754)
2021(9172)
2020(7503)
2019(16816)
2018(16967)
2017(29704)
2016(17470)
2015(19291)
2014(19200)
2013(17499)
2012(15570)
2011(14252)
2010(14688)
2009(13704)
2008(13246)
2007(11876)
2006(10737)
2005(9849)
作者
(44380)
(36889)
(36888)
(35330)
(23296)
(17561)
(16843)
(14235)
(14155)
(13120)
(12471)
(12457)
(11792)
(11654)
(11531)
(11526)
(11352)
(10994)
(10727)
(10573)
(9474)
(9258)
(8726)
(8481)
(8420)
(8307)
(8200)
(8128)
(7421)
(7395)
学科
(53574)
经济(53491)
管理(46711)
(36188)
(31310)
企业(31310)
教育(23522)
中国(21682)
(18628)
方法(17500)
(16811)
数学(14953)
(14951)
数学方法(14630)
地方(13975)
业经(13495)
理论(13175)
(12616)
(12547)
教学(10845)
体制(10429)
(10254)
银行(10236)
(10105)
金融(10102)
(9809)
环境(9240)
农业(9126)
(8959)
财务(8919)
机构
大学(227113)
学院(221592)
(80389)
研究(79375)
经济(78113)
管理(75477)
理学(63892)
理学院(62993)
管理学(61624)
管理学院(61158)
中国(54027)
(48984)
科学(46078)
(42466)
(41034)
师范(40754)
(38682)
教育(37090)
(36708)
中心(34716)
研究所(34648)
师范大学(32984)
财经(31708)
北京(31547)
(30375)
(29442)
(28942)
(28539)
业大(28504)
技术(27516)
基金
项目(144143)
研究(115728)
科学(114907)
基金(99476)
(85049)
国家(84193)
科学基金(72129)
社会(71103)
社会科(67078)
社会科学(67066)
教育(62002)
(59365)
基金项目(51170)
(50926)
编号(50496)
成果(44929)
自然(43137)
自然科(42097)
自然科学(42086)
自然科学基金(41297)
课题(39280)
资助(39151)
重点(34487)
(33241)
(32885)
(32747)
(32288)
(30745)
项目编号(30609)
(30317)
期刊
(96791)
经济(96791)
研究(80291)
教育(65635)
中国(61807)
(34267)
学报(30505)
管理(29546)
科学(27932)
(27852)
大学(25325)
技术(22816)
学学(21370)
(19317)
金融(19317)
农业(18656)
职业(16743)
财经(15954)
业经(15835)
经济研究(15068)
(13831)
图书(12316)
(11587)
论坛(11587)
问题(11162)
(10772)
技术教育(10330)
职业技术(10330)
职业技术教育(10330)
(9937)
共检索到356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钱祥升  杨春福  
公平是法治的价值追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因其选拔标准与招生方式的特殊性和政策实施在结果上呈现出高等教育资源向城市和社会中高收入家庭倾斜的现状等原因,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相较统招生源而言,自主招生的生源呈现出家庭条件更优越、学业表现更优秀的特点,但也确实选拔出了一批在学业表现及学习奖励中表现更为突出的同学,即自主招生制度存在着受教育权平等性原则与差异性原则的冲突。面对这一现状,当前高校招生制度也应立足于教育公平的视域,不断进行优化与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许可峰  
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体现了两国政府在追求高等教育民族公平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本文分析了两者所基于的不同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论述和比较了它们的发展演变、主要特征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着重指出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促进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地区平衡",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面临的核心问题则是处理好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平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乃祝  肖地楚  
教育公平是教育系统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它不仅是评价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要素。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若干年里,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发展转型期,作为体现教育公平核心范畴的高考招生制度成为了社会议论的焦点,其公平性问题被大家高度关注,如何解决高考招生改革中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为国家更好地选拔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虞立红  
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是广集众人智慧的系统性改革,是我国谨慎推出的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高校应进行选才的跟踪分析,通过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和完善方案,朝着科学的方向前行。适应新改革,高校也应进行主动服务,使考生做出的选择更契合未来发展的期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虹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给大学教育改革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大学必须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回应和制度安排:在招录体制上,以科学选择合适人才作为招录理念,并在招考目的、招考路径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转变;在教育改革策略上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诸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金文  
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对于成人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多元性和市场化都存在不利影响,如不加以改革创新,必将成为终身教育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阻滞因素。有鉴于此,高校成人招生必须对高校成人教育进行新的定位思考,必须实现开放式招生模式,使高校成人招生走向自主、灵活与多元,并以市场机制引导竞争与发展,成人教育才能成为终身教育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阵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松林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多种需求,适应高校的特色发展和学科建设,适应普通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需求,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当前美、法两国都在保持自身招考传统的基础上,推动以综合多元为总体特征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出台了若干新的改革举措。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晓斌  郭明顺  
美国高等教育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在上游位置,美国高校灵活考试、综合评价考生的招生制度为大学选拔合适的教育对象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在长期的招生实践中形成了招生制度内部发展、外部监督等典型经验。相比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美国大学招生制度在招考方式、综合评价模式和招生反馈机制等方面可以为我国教育体制提供改革思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少龙  潘懋元  黄宇智  
广东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问题的探索厦门大学硕士生:沈少龙导师:潘懋元黄宇智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1996年6月26日作为高等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高等学校招生体制的改革首当其冲。其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其它方面。广东自80年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乐乐  
自2006年9月以来,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动作频频,表征出未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新动向,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分析。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及其所蕴涵的新动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也给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带来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乐乐  
2006年9月至10月以来,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动作频频,取得了不少进展,也表征出未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新动向。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这些新进展及其所蕴涵的新动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也给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以诸多有益的借鉴与积极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盈  蔡安  
目前我国高校的招生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方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在分析我国现行高校招生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国家、社会以及高等教育三个层面提出了改革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必要性,并针对如何实现我国高校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双赢,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国情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姗姗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涉及的主体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深化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平衡学生、高校、教师、社会等各方面关系,能够为学生成长、高校发展、教师创新、社会进步提供助力,进而培养综合水平更高、实践能力更强的现代化人才。高校应完善学籍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多样化的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尊重、理解教师的教师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云南  
博士生生源质量是能否培养出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现实录取的博士生生源不尽如人意。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完善博士生招生政策、改革博士生招生制度、加强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等对策,以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