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3)
2023(2386)
2022(1784)
2021(1878)
2020(1314)
2019(3228)
2018(3330)
2017(4448)
2016(3753)
2015(4285)
2014(4516)
2013(3616)
2012(3322)
2011(3203)
2010(3376)
2009(2741)
2008(2635)
2007(2525)
2006(2383)
2005(2224)
作者
(7307)
(5998)
(5921)
(5902)
(3764)
(2925)
(2900)
(2538)
(2280)
(2276)
(2128)
(2055)
(2050)
(1959)
(1931)
(1878)
(1876)
(1869)
(1795)
(1751)
(1722)
(1576)
(1570)
(1477)
(1426)
(1421)
(1374)
(1316)
(1301)
(1285)
学科
教育(18152)
中国(8466)
理论(5404)
教学(5371)
管理(4239)
(3683)
(3360)
经济(3353)
(3299)
(3193)
发展(3184)
改革(3133)
(3062)
思想(3014)
高等(3012)
政治(2876)
研究(2863)
教育改革(2771)
思想政治(2759)
政治教育(2759)
治教(2759)
德育(2738)
学校(2505)
学法(2408)
教学法(2408)
(2357)
(2261)
教育学(2195)
计算(2192)
算机(2179)
机构
大学(44403)
学院(39219)
教育(25095)
研究(17940)
(17035)
师范(17007)
师范大学(14364)
(11464)
职业(10156)
教育学(9783)
科学(9488)
技术(8861)
(8468)
北京(8308)
管理(8024)
研究所(7725)
(7600)
(7333)
教育学院(7175)
职业技术(6929)
经济(6856)
中心(6773)
理学(6718)
理学院(6504)
(6449)
管理学(6223)
中国(6190)
管理学院(6108)
技术学院(5782)
(5703)
基金
研究(24367)
项目(22123)
教育(20653)
科学(19121)
成果(13643)
编号(12900)
课题(12751)
社会(12410)
基金(12258)
社会科(11377)
社会科学(11375)
(11279)
(10849)
(9912)
(9703)
国家(9455)
规划(8977)
(8188)
研究成果(7587)
项目编号(7528)
年度(7414)
科学基金(7369)
(7290)
(6956)
(6826)
(6796)
阶段(6781)
教育部(6758)
重点(6718)
(6492)
期刊
教育(43345)
研究(23727)
中国(18836)
职业(10379)
(7760)
经济(7760)
技术(7722)
技术教育(6792)
职业技术(6792)
职业技术教育(6792)
高等(4839)
成人(4612)
成人教育(4612)
高等教育(4297)
大学(4218)
(4102)
论坛(4102)
(3734)
学报(3706)
职教(3541)
发展(3464)
(3464)
(3331)
科学(3323)
比较(3305)
教研(2799)
高教(2799)
管理(2511)
(2310)
远程(2146)
共检索到71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辛涛  黄宁  
教育结果公平的本质,并不是需要每个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完全的平等,而是将教育无法控制的那部分变量排除了之后,只考虑教育系统自身的变量对学习成绩所造成的影响是平等的,这部分的平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结果公平作为一个量化的指标,不仅可以评价教育结果本身,还可以对教育起点、教育过程进行评价和衡量,作为一个结果指标检验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实施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义遒  
一个机构的"理念",通常是指它的性质、目标、宗旨、特征和核心价值观念,以及实现它们的基本路径与方法等。罗纳德·巴尼特在《高等教育理念》一书中,围绕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解放展开叙述,并提出了"高等教育"追求的是人的"解放",体现在人的"心智自由和自我赋权"。我的理解,"心智自由和自我赋权"不仅意味着人的身心、性格和潜能的各个方面自由而全面的提升和发展,同时,更重要的还在于要具有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审视、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秉琦  贾鹏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性问题。它不仅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具体指标,更在深层次上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宗旨。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教育起点(机会)公平及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笔者认为,教育结果公平作为教育公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关注个体差异为前提而追求受教育者利益最大化的公平,是教育实质上的公平。对于大学而言,全面理解并着力实现教育结果公平,意义重大,当为永恒之追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岩  
英国在教育公平政策的目标追求上经历了从教育机会公平到教育结果公平的转变。从教育结果公平的视角来说,英国教育存在:贫富社会阶层之间教育结果的不公;男女性别之间教育结果的不公;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落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英国政府以政策文本的形式为推动力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政策改革与调整:颁布国家课程,建立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将学校功能延伸至社区,改造薄弱学校,最大限度地减少家庭出身与背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有针对性地支持,努力实现基于结果的教育公平与均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辛涛  田伟  邹舟  
基础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最终体现,如何对教育质量公平状况进行科学测量是教育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教育结果公平的测量起源于经济领域,常用的方法有计算绝对差异量数、相对差异量数以及对相对差异量数进行分解,其中核心的方法是相对差异量数分解,它深刻反映教育的不同侧面对教育结果的影响。本文以实际数据为例计算了这三种统计指标,结果表明,学生个体差异是造成教育结果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良才  
职业教育结果公平性主要体现在结果形式、素质提升、生涯发展三个方面。在结果形式上,毕业生"双证书"的获得情况在职业院校之间差异不大,相比普通院校,其对职教吸引力的影响,取决于证书的实际含金量;在素质提升上,职业教育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专业因办学投入、教育质量差异等原因均存在不公平,与普通教育相比差异较大,但具公平性,使得职业教育对特定类型的生源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就业方面,职业教育不同专业之间有不公平现象,与普通院校相比则因劳动力市场的特性也有不公平的一面,但有日趋好转的倾向,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负面影响在降低;在升学深造方面,传统教育制度安排使职教毕业生面临着明显的不平等,现代教育体系的落实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铂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格外侧重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思辨能力被公认为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并且是衡量高素质人才的国际标准之一。高校大学生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其思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人才的质量,而我国高校学生的思辨能力水平着实令教育者焦急。公共外语课程作为一门贯穿整个大学学制的基础性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和教育思路下,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辨能力缺乏的现状,如何在公共外语课程教学当中利用学科优势,引导、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政  邓莉  
本研究尝试将文化视角引入教育公平的研究,介绍了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以及威利斯的"亚文化理论",并分析了这些理论对教育公平研究与实践的启示。文化视角的引入为我们审视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富有洞察力的理论框架与分析工具,并为教育公平的实践提供了新的维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晓鸿  
教育公平界定●郑晓鸿一、问题的背景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了一个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出版的一系列有关教育的书籍、论文中,再三强调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性。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在美国、英国等国家,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夏心军  
教育是每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我们从教育公平理论入手,对照我们的教育资源的实际,提出克服教育不公平现象、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设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李江源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现代意义上教育公平的具体内容和规则主要是 :受教育权利的保证 ,亦即保证原则 ;机会平等 ,亦即事前的原则 ;按照能力或才能进行分配 ,亦即事后的原则 ;补偿原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七大的基本精神。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而教育公平又是和谐教育的基础。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含义,主张"差异而公平"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办学体制灵活化、学校课程多样化、评价制度多元化、学校文化和谐化的改革建议,以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窦卫霖  刘应波  
本文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近10年来全民教育(EFA)全球监测报告的分析,总结了UNESCO推进教育公平的客观历程,揭示了全民教育旨在促进教育公平的本质。同时,通过分析国际社会在促进教育公平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难,为我国提高教育公平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教育公平从社会正义、平等、自由、人权的价值中产生,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发展目标。我国教育理论界过于关注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之争,是经济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泛化的结果,也与我国“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路径有关。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应当具体分析,其冲突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平与效率是高度一致的,但在入学机会问题上,主要是公平、公正的制度和政策设计问题,与效率无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