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6)
2023(8275)
2022(7192)
2021(6781)
2020(5851)
2019(13890)
2018(13948)
2017(25550)
2016(15159)
2015(17432)
2014(17999)
2013(17346)
2012(16424)
2011(15098)
2010(15638)
2009(14420)
2008(14806)
2007(13800)
2006(12080)
2005(10769)
作者
(43518)
(36721)
(36395)
(35065)
(23173)
(17573)
(16957)
(14166)
(13976)
(13291)
(12489)
(12326)
(11658)
(11605)
(11577)
(11524)
(11501)
(10800)
(10748)
(10611)
(9312)
(9298)
(8862)
(8492)
(8355)
(8297)
(8287)
(8270)
(7588)
(7381)
学科
(57304)
经济(57147)
管理(36577)
(35155)
方法(29377)
(29254)
企业(29254)
数学(24082)
数学方法(23803)
教育(20628)
中国(20117)
(16562)
(16315)
(15431)
理论(14830)
业经(12636)
(11406)
农业(10473)
地方(10314)
(10215)
贸易(10215)
(10101)
(9886)
(9381)
财务(9362)
财务管理(9339)
企业财务(8826)
技术(8102)
(8056)
环境(7701)
机构
大学(225570)
学院(218885)
(81297)
经济(79308)
研究(78291)
管理(76463)
理学(65979)
理学院(65059)
管理学(63662)
管理学院(63212)
中国(51678)
(49428)
科学(48801)
(40761)
(39821)
师范(39549)
(38475)
(37983)
研究所(37260)
(35134)
教育(35077)
中心(34434)
业大(32487)
师范大学(32409)
北京(31807)
财经(30865)
农业(30026)
(27835)
(27217)
(27190)
基金
项目(139593)
科学(110051)
研究(106849)
基金(97923)
(84862)
国家(84026)
科学基金(70108)
社会(65882)
社会科(60945)
社会科学(60921)
教育(57058)
(55526)
基金项目(51433)
(49189)
编号(46344)
自然(43994)
自然科(42928)
自然科学(42908)
自然科学基金(42182)
成果(41256)
资助(39859)
课题(34600)
重点(33188)
(33114)
(30713)
教育部(28667)
(28569)
(28264)
(27933)
项目编号(27612)
期刊
(89375)
经济(89375)
研究(71794)
教育(54828)
中国(49599)
学报(36134)
(33846)
科学(32093)
(31272)
大学(27699)
管理(24612)
学学(24532)
农业(22763)
技术(21239)
财经(15847)
(14978)
金融(14978)
业经(14017)
经济研究(13783)
(13584)
职业(13235)
(12343)
问题(12158)
(11537)
图书(10963)
(10411)
论坛(10411)
技术经济(10293)
统计(9792)
(9540)
共检索到329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超华  
教育公平实质上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人与人之间教育利益分配关系的评价,表现为一种在社会各阶层和社会成员之间按比例平等分配教育利益的理想和制度。教育公平具有客观性、规律性、相对性、动态性和永恒性等特征。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价值力量。要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必须强化教育公平理念、完善教育公平政策、革除教育公平屏障、优化教育公平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邝丽湛  
教材评价是对教材一定价值关系的可能后果的预见和推断 ,教材评价的本质是评价主体对教材价值的判断过程。教材评价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它存在着两对主客体关系 :价值客体与价值主体的关系 ,评价客体与评价主体的关系。从价值维度对教材评价的功能进行定位 ,教材评价有满足社会、学生发展需要的外在职能 ,以及满足教材评价者自身发展需要的内在职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芝洲  蔡文兰  何雪莲  
对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职业教育秩序有着更特殊的重要意义,因为秩序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职业教育秩序,职业教育生活世界将会"混乱"。但是,这一重大问题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旨在遵循社会学逻辑思路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秩序内涵、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价值等展开理论探讨,以充实职业教育理论,并指导职业教育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芝洲等人在《职教论坛》第19期撰文探讨了我国职业教育秩序的重要性,在遵循社会学逻辑思路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秩序内涵、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价值等展开理论探讨。当前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职业教育领域普遍失序,如何用新的思维重建职业教育秩序是我国职教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但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凤芹  霍涌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研究公平和教育公平有着特殊重要和急迫的现实意义。郝文武教授等完成的《教育公平的本质与测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既是其教育哲学系列著作之佳作,也是我国教育公平领域研究又一力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般公平的特殊化,又有不同于一般公平的特征。作者首先提出平等和效率相互促进的全新公平观,强调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卫东  董泽芳  
答辩时间2012年11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高等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速推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得到了极大的增加,高等教育资源为更多的人所分享,这种公平只是"量"的公平而非"质"的公平。高等教育"质"的公平要求我们在关注入学机会公平的同时,更要关注高等教育过程的公平性,即处于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所接受教育的公平性。包括:高校学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耀疆  崔瑜  
在我国经济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发展的不公平问题出现,包括地域发展、经济分配、机会获取等方面的不公平问题。这种不公平影响到了公民对于社会公平的评价以及自身生活满意度的感知,进而影响到了公民的社会心理,公民心理失衡与否是社会稳定与否的来源。本文从公平观角度进行了公民对社会公平程度评价和公民生活满意度感知的实证研究,分析了经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社会比较、自身感受几个方面及其与公民的社会公平程度感知及自我生活满意度评价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不同地区之间公民评价与感知的差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教育价值满意度、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和转化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统一和促进,既有机会、过程和结果公平,也有区域、城乡和学校间的公平;既是教育正义的重要内容,也需通过推进教育正义来实现。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在受教育权平等基础上接受高质量教育、教育资源高质量均衡与高质量教育成效相促进、东中西部及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互转化促进的教育公平。推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就是不断努力提升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教育价值的满意度、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和转化促进的质量水平,不断努力提升教育机会、过程、结果公平和区域、城乡、学校间的公平及其相互促进的质量水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克文  
科学的本质阐明了科学的基本特征 ,认识科学的本质对于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 ,理解科学教育的内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 ,进而确立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目的、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科学的本质 ,并对科学的本质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进行了论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映海  石岩  丹豫晋  
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应遵循将体育表象经过知性思维上升为抽象概念,再经过理性思维还原为具体概念的过程。体育是指向竞争和内在自由的促进类本质的身体活动。竞争是人的本性,体育是人竞争的创造物,指向竞争与内在自由是体育满足人的身体与精神需要。体育的教育价值在于促进类本质。学校体育实践应正确认识体育的价值在于"促进"而不是"生产"人的类本质,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体质和健康的多因性提示体育与体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应是"促进"或"增强";应从学生兴趣出发,避免造成体育的"学业压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金刚  
基于涂尔干社会团结思想的分析可以发现,教育公平观的模式与社会团结方式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在机械团结的社会,教育公平观实质上是"一元教育公平观";而有机团结的社会则需要"多元教育公平观"。多元教育公平观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是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尊重差异,承认多元;促进不同教育公平观的视域融合,减少彼此观点之间的歧视与偏见;培养反思公平的能力和养成公平自觉是实现多元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在美国,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它假设了教师是知识与社会的转换者,试图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培养教师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知识和技能,使得教师能够在美国多元化群体学生日益增长的环境中进行有效教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小莉  
目前,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研究存有三种观点: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垂直向上流动的功能;教育是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工具;教育公平与否决定着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以教育公平视角梳理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研究文献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即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但是这种流动具有有限性与相对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宇惟  李绍荣  
使用CHNS数据库中1989~2009年的入户调查数据,估计明瑟工资方程以说明货币工资增长的教育效应。把教育年限和教育层次同时引入明瑟工资方程,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教育不仅通过传授知识和生产技能以提高个人增加收入的能力,同时还通过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提高其增加收入的能力,而这种潜能在不同的教育层次和教育环境上又不尽相同。从这个视角把城乡变量引入方程,结果表明,同一层次的教育不仅通过知识和生产技能的传播使农村人口的增收能力高于城市人口,而且对农村人口潜在增收能力的开发效果也高于城市人口,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应更加注重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兴萍  
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是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不仅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对职业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分析究,探寻影响职业教育公平的因素和解决对策,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