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5)
2023(10421)
2022(8840)
2021(8371)
2020(7166)
2019(16695)
2018(16879)
2017(30788)
2016(18219)
2015(21003)
2014(21542)
2013(20675)
2012(19469)
2011(17814)
2010(18171)
2009(16911)
2008(17063)
2007(15792)
2006(13885)
2005(12804)
作者
(51731)
(43537)
(43527)
(41728)
(27571)
(20861)
(20057)
(16954)
(16516)
(15669)
(14735)
(14598)
(13870)
(13848)
(13787)
(13735)
(13704)
(12892)
(12749)
(12566)
(11171)
(11017)
(10560)
(10093)
(9865)
(9863)
(9822)
(9719)
(8836)
(8829)
学科
(64548)
经济(64402)
管理(50902)
(46037)
(37406)
企业(37406)
方法(29747)
数学(26233)
数学方法(25924)
中国(22857)
教育(20882)
(20799)
(19253)
(17890)
(16012)
业经(13874)
理论(13272)
(12490)
贸易(12488)
(12167)
(12142)
财务(12107)
财务管理(12068)
农业(12013)
地方(11856)
(11619)
企业财务(11399)
(11260)
银行(11230)
(10675)
机构
大学(262570)
学院(256732)
(98698)
经济(96230)
管理(91237)
研究(90791)
理学(77911)
理学院(76880)
管理学(75385)
管理学院(74866)
中国(63565)
(56944)
科学(54678)
(49433)
(46936)
(43705)
(42494)
研究所(42335)
师范(42153)
(41799)
中心(41162)
财经(38180)
业大(37504)
北京(36702)
教育(36643)
(34429)
农业(34404)
师范大学(34359)
(32376)
(32249)
基金
项目(163630)
科学(128664)
研究(125325)
基金(114789)
(99314)
国家(98324)
科学基金(82502)
社会(76658)
社会科(72148)
社会科学(72125)
(65448)
教育(65188)
基金项目(60133)
(56892)
编号(53856)
自然(51481)
自然科(50210)
自然科学(50193)
自然科学基金(49318)
成果(47434)
资助(46964)
课题(40214)
重点(38535)
(38495)
(35796)
(34235)
(33810)
教育部(33301)
(33294)
(32591)
期刊
(110741)
经济(110741)
研究(84628)
中国(62459)
教育(57887)
(40530)
学报(40160)
(39589)
科学(35531)
管理(32172)
大学(31116)
学学(27797)
农业(26221)
技术(25217)
(22259)
金融(22259)
财经(19504)
业经(17429)
经济研究(16731)
(16719)
问题(14896)
职业(14852)
(14076)
(12447)
(12121)
(11933)
论坛(11933)
图书(11918)
技术经济(11749)
理论(11665)
共检索到397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先佐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湖北、河南、安徽等省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的专门调查,并结合全国已其他省市的调查研究,从制度层面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从制度上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对策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红岩  刘海燕  
制度如何塑造政策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基础性问题。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为例,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概括了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中观制度,探讨了制度塑造该政策的路径。结果表明:路径依赖的制度及关键节点造就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间断—平衡的演变过程;制度通过建构决策者的思维模式、赋予政策目标群体的不同权利和界定行为主体的利益范围塑造了政策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开俊  周丽萍  
我国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实现公平、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责任,确保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具备充足、可靠的资金和制度保障。借鉴"缺口补助"和外部性理论,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责任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分担现状、经费缺口和补助方式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钱随人走"政策下的财政责任超过95%落在流入地政府,中央补助力度和指向性与"奖励金"政策相比反而减弱,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逆向补贴"。这需要进一步厘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边界,重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理分担比例,根据地方财政供给能力以及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外部效益发生范围,将随迁子女的教育财政支出责任适度上移到更高级别的中央财政,适度加强省级统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避免基层政府支出责任过重。地方财政分担比例的下调并不是在省、市和区/县不同层级财政之间进行平均分配,而是一方面要减轻基层政府财政支出责任,另一方面适度上移省级统筹的分担比例,由此比较合理地重构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出责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开俊  吴宏超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央政府对此一直坚持"两为主"政策,但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最集中的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由于教育投入责任在各级政府间划分不清晰、城市公共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等,导致该政策的执行实效并不理想。为更好地执行中央政府的这一政策,需将中央政府的政策要求上升为制度保障,构建各级政府合理分担的教育财政新机制;由公办学校为主转化为允许地方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多元化供给;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丽萍  吴开俊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和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边界清晰、规范合理的财政责任分担机制。对体量最为庞大的广东省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财政责任分担模型进行了探索。发现目前中央与省财政主要以按比例分担公用经费的方式承担部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责任,但是分担的比例非常有限,96.76%的财政支出责任落在市财政(含区/县)。借鉴"缺口补助"和外部性理论,综合考虑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供给能力和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外部效益发生范围,尝试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各级财政的支出责任和转移支付规模。流动人口红利主要发生在流入省,在该省财政支付能力范围内,应该优先承担"省级统筹"的职责;中央财政应对流出"流入省"的随迁子女产生的经济损失对"流入省"进行补贴。调整后的市财政(含区/县)与省财政(含中央)分担比例之比为3∶1,微调了中央财政的分担比例,并将随迁子女的教育财政支出责任适度上移到省财政,与国务院关于财政责任划分的最新文件精神契合。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明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城市政府财政投入的规模和结构。新《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尽管义务教育已经全面纳入财政投入保障范围,但是属地化管理的原则使得流入地政府缺乏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财政资助的动力,不同层级和相邻政府之间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的义务教育财政资助供求失衡,财力的紧张使得城市政府举办的公办学校数量不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之需,即便是同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其入学机会也不均。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主要举措包括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完善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共同负担经费的机制,增建公办学校,并使得招生机制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罗云  钟景迅  曾荣光  
当前实践语境中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言说多满足于流入地公办学校入学机会获得。本文基于这一现状,在梳理从古典时期的亚里斯多德到晚近的罗尔斯、德沃金、沃尔泽以及女性学者扬等人关于公平正义论述的基础上,从分配正义与关系正义两个层面对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部分社会经济处境更趋弱势的随迁子女仍就读于简易民办学校,进入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难以分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而多集中于薄弱学校,分配正义的差异原则并没有在随迁子女入学机会分配中被考虑;而即使进入公办学校,由于社会刻板印象及各种制度性因素,随迁子女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经受着集体边缘化、文化宰制的尴尬,相应的是不能把教育纳入自身掌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远煦  万荣根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城市融合问题逐渐呈现内卷化特点。培养进城务工人员适应城市的"内生力",创造"去内卷化"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融合教育的关键。应严格落实政策制度,完善管理机制,构建支持网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开俊  杨晓霞  
"教育洼地"存在与否,研究分歧的焦点集中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变化是否会产生"洼地"效应。研究从教育需求与供给角度予以考察。从9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较多的城市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宽松与否,并没有给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决策带来显著的影响。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教育洼地"并不容易形成。而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城市公办教育的有效需求受制于多方面因素,流入地城市教育政策宽松程度只是其中较次要的一种因素。因此,综合供求两方面的分析来看,由宽松政策导致的"教育洼地"在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当前亟须构建"省级统筹、中央兜底"的中央与省级政府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在不同区域施行不同解决路径,发展公办与扶持民办并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近日发文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收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建校费"是不允许的,也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重点督查内容。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对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收条件的进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惠芳  
外来务工人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长期以来,由于制度、法制、观念、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障碍因素,这个群体一直游离于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之外,失去了最基本的保障权利。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必须在正确认识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工伤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并积极探索、创新管理办法,同时辅以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开俊  刘力强  
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东省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人口规模占全国的1/3,而在粤接受义务教育的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约有90%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本文基于对珠三角地区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一项专门调查,就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现行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鲍国光  俞彩霞  
在城市化进程中,妥善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是每个城市的重要责任,也是事关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而且,在保证随迁子女有学上的基础上,确保他们能够融入当地学校,幸福成长,是更加深层次的问题。"和合教育"是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生进行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通过四个"和合教育"模块的设计与组织,总结"和合教育"的实践逻辑,即"尊重—平等—融合"内在机理的形成,并提炼出"和合教育"的实践原则,以实现两类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为同类学校的幸福学校创建提供教育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文桂江  
通过对国外迁徙工人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构建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专项保障机制的设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十七大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十六大以来,中央特别关注民生,特别强调教育公平,特别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