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8)
- 2023(7360)
- 2022(6478)
- 2021(6315)
- 2020(5371)
- 2019(12896)
- 2018(12985)
- 2017(23390)
- 2016(14266)
- 2015(16740)
- 2014(17317)
- 2013(16434)
- 2012(15493)
- 2011(14333)
- 2010(14777)
- 2009(13387)
- 2008(13468)
- 2007(12541)
- 2006(10900)
- 2005(9787)
- 学科
- 济(49179)
- 经济(49027)
- 管理(29907)
- 业(28210)
- 方法(25661)
- 企(22892)
- 企业(22892)
- 教育(21664)
- 数学(21258)
- 数学方法(20983)
- 中国(18895)
- 农(14735)
- 理论(14273)
- 学(13192)
- 财(12779)
- 业经(10402)
- 和(9999)
- 教学(9730)
- 农业(9153)
- 地方(9136)
- 贸(8884)
- 贸易(8883)
- 制(8737)
- 易(8611)
- 务(7129)
- 发(7113)
- 财务(7112)
- 财务管理(7090)
- 技术(7024)
- 企业财务(6669)
- 机构
- 大学(203362)
- 学院(197606)
- 济(71808)
- 研究(70781)
- 经济(69911)
- 管理(66034)
- 理学(56597)
- 理学院(55779)
- 管理学(54538)
- 管理学院(54123)
- 中国(45255)
- 京(44699)
- 科学(42748)
- 范(40082)
- 师范(39864)
- 教育(38150)
- 所(36498)
- 财(34049)
- 研究所(33115)
- 师范大学(32643)
- 江(32033)
- 农(31880)
- 中心(31471)
- 北京(29396)
- 业大(27574)
- 财经(27051)
- 技术(25810)
- 农业(25135)
- 州(25021)
- 经(24402)
- 基金
- 项目(122415)
- 研究(98645)
- 科学(95897)
- 基金(82618)
- 家(70215)
- 国家(69425)
- 社会(58816)
- 科学基金(57590)
- 教育(55888)
- 社会科(54227)
- 社会科学(54204)
- 省(49801)
- 编号(44983)
- 划(44222)
- 基金项目(42965)
- 成果(40933)
- 课题(34489)
- 自然(34488)
- 资助(33940)
- 自然科(33638)
- 自然科学(33625)
- 自然科学基金(33032)
- 部(29762)
- 重点(29326)
- 年(28923)
- 发(27318)
- 项目编号(26606)
- 性(26423)
- 教育部(26185)
- 规划(26002)
- 期刊
- 济(79038)
- 经济(79038)
- 研究(69223)
- 教育(63987)
- 中国(49047)
- 学报(29967)
- 农(28770)
- 财(27508)
- 科学(26133)
- 大学(23670)
- 技术(21650)
- 管理(20979)
- 学学(20214)
- 农业(19428)
- 职业(15957)
- 财经(14046)
- 融(13832)
- 金融(13832)
- 经济研究(12160)
- 经(12141)
- 业经(11910)
- 业(10789)
- 坛(10700)
- 论坛(10700)
- 问题(10672)
- 图书(10446)
- 技术教育(10396)
- 职业技术(10396)
- 职业技术教育(10396)
- 版(9546)
共检索到304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在美国,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它假设了教师是知识与社会的转换者,试图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培养教师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知识和技能,使得教师能够在美国多元化群体学生日益增长的环境中进行有效教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学术取向、专业取向、社会(公正)取向共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三大价值取向。专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教育学科为中心,相信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知识基础的作用,在教育研究和专业评判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立专业教师队伍。学术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通识教育、任教科目为中心,通过教师掌握其知识结构,并把其注入教师教育课程中,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判断力。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是在美国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把教师当做转化型知识分子,赋权增能,以社会重建、改造为中心,实现教育和社会公平。三大价值取向的思想体现出了融合与多元模式的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构成了当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玲俐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专业化的改革措施,它们有效地推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美国在教师教育改革措施中注重将教师的学术性、专业性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其课程体系趋近完善。当下看来,美国的改革经验无论是其不断完善的课程发展目标,还是不断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设置,对于助力课程实施专业化,以及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国内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来说,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 课程专业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世伟
社会行动取向公民教育课程是对社会科"传递公民资质模式"、"社会科学模式"与"反思探究模式"以往三种教学传统的超越。这一取向以"理性正义,感性关怀"为核心理念,体现出以下特色:课程内容上具有意义性与挑战性,课程组织上具有渐进性与统整性,课程实施上具有主体性与持续性,课程评价上具有反思性与整全性。
关键词:
社会行动取向 公民教育课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赛
儿童学习结果取向认为,教师教育课程以提升K-12年级儿童的学习结果为旨趣,使职前教师能促进儿童在认知与非认知领域的进步。儿童学习结果取向影响下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儿童学习成绩增值评价法,另一种是职前教师教学表现评价法。以斯坦福大学的儿童学习成绩增值评价法为例,阐述了儿童因素如何在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中得到突显,从而区别于传统的、以职前教师为中心的做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河燕
美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由三部分构成: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其特点是强调知识的宽泛性;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这对我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启示是:调整课程内容,增强师范生知识的宽厚度;调整课程结构,突显专业的师范性、实践性。
关键词:
美国 职前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杜静
理性审视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发现,虽然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仍然存在着实践课程效能不高、课程板块缺乏融合以及多元文化课程不被重视等问题。针对这些境况,美国教师教育正从加强大中小学合作、促进课程知识融合和开设多元文化课程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课程 历史 问题 走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爱秋
美国UIC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表现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设计课程计划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模块划分体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双重要求、课程设置趋向给予学生越来越多的课程选择自由、实践教学注重个体能力的建构等方面的特色,以此为鉴,提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该打破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性,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教育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加强建设,通过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化建构,实现教师教育的特色化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设置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引导学生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负责为多元文化学生创造高效的文化回应式教育体验,那么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就应该培养教师与多元文化学生和谐共处的能力。随着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凸显,以及美国中小学生种族、族群、文化和语言结构的多元化日益增强,美国中小学教育更需要擅长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师。针对现实中孤立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其低效问题,美国提倡设置基于全球观培养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使教师具有广泛的多元文化知识基础、态度,形成持续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胡惠闵
随着教育整体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师教育正在发生着更深入的、整体性的变革,教师教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与调整再次成为变革的核心,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改革的当务之急。文章从建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目标、确定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的课程标准、形成以实践为取向的开放性的课程结构三个方面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 建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海英
任何课程设置都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的产物,从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历程来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知识本位取向及能力本位取向都曾是课程设置的主流。伴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提出,用标准的形式来明确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并以此作为制定教师教育课程的依据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形成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新取向——标准本位取向。标准本位取向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 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艳玲 苟顺明
本文以英国若干所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教师培养模式中课程教学的共同特征,同时结合我国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
英国 教师职前教育课程 教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献碧 王少勇
在19时期末20世纪初,教师教育课程的学术学科和教育专业学科的关系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教师教育改革中很难处理的一个问题。为此,巴格菜提出了"任教学科内容专业化"的主张,这成为其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核心观点。挖掘和梳理巴格莱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对于转型期的我国的教师教育与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洪明
本文分析了美国当代"常识"取向教师教育改革兴起的背景和成因,展示了"常识"取向教师教育改革思潮的基本立场和思想特点,揭示了美国当代教师培养解制路径的思想根基。本文认为"常识"取向教师教育改革思潮所涉及的有关教学专业的基本问题关涉教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 “常识”取向 解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