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0)
2023(12908)
2022(11241)
2021(10954)
2020(9072)
2019(21433)
2018(21784)
2017(40733)
2016(23037)
2015(26394)
2014(26649)
2013(25439)
2012(22956)
2011(20659)
2010(20997)
2009(18777)
2008(18259)
2007(15968)
2006(14056)
2005(12248)
作者
(64426)
(53081)
(52927)
(50612)
(33926)
(25649)
(24221)
(20948)
(20530)
(19242)
(18395)
(17709)
(16946)
(16810)
(16600)
(16188)
(16107)
(15836)
(15253)
(15218)
(13368)
(13229)
(12809)
(12190)
(12045)
(11995)
(11821)
(11787)
(10683)
(10587)
学科
(83375)
经济(83292)
管理(64060)
(57282)
(49007)
企业(49007)
方法(43435)
数学(37711)
数学方法(36934)
中国(25036)
教育(23029)
(22348)
(21088)
(20161)
理论(19817)
业经(18519)
地方(16026)
环境(15827)
(14808)
技术(14589)
农业(14018)
(13670)
财务(13589)
财务管理(13564)
(13095)
贸易(13087)
企业财务(12842)
(12791)
(12703)
教学(12481)
机构
大学(319882)
学院(315705)
管理(124824)
(110651)
理学(108802)
经济(107837)
理学院(107522)
管理学(105036)
管理学院(104457)
研究(102952)
(70170)
中国(70138)
科学(67021)
(51474)
(50763)
师范(50416)
(49793)
业大(47749)
研究所(47378)
(47145)
中心(46487)
(45989)
北京(45115)
师范大学(41015)
财经(40784)
教育(39663)
技术(38197)
(37955)
(37540)
(36978)
基金
项目(219560)
科学(173412)
研究(163752)
基金(155938)
(135455)
国家(134248)
科学基金(115423)
社会(98320)
社会科(92871)
社会科学(92842)
(87601)
教育(82415)
基金项目(82197)
自然(76726)
(75486)
自然科(74924)
自然科学(74910)
自然科学基金(73500)
编号(69776)
资助(65643)
成果(58091)
课题(50039)
重点(49992)
(48792)
(46406)
(45207)
项目编号(43036)
教育部(42143)
创新(41807)
科研(41755)
期刊
(115296)
经济(115296)
研究(93825)
教育(64752)
中国(63598)
学报(50040)
科学(45029)
管理(43615)
(41345)
大学(37933)
(36679)
学学(34154)
技术(32759)
农业(29620)
图书(20865)
业经(19513)
(19484)
金融(19484)
财经(18366)
经济研究(17750)
职业(16665)
统计(15634)
(15560)
(15512)
科技(15321)
理论(15220)
情报(15076)
技术经济(14925)
实践(14319)
(14319)
共检索到452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现昆  
论述教育信息生态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实施层面、理论层面和哲学层面构建一个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生态理论模型,提出适应我国教育体制且能够自我发育、自我生长的教育信息生态化发展机制,以期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嫦娥  赵曙明  张丹  
工作胜任力模型的建构使用得较多的两种方法是具体岗位胜任力方法及通用性岗位胜任力方法。当需要从事复合型岗位时,这两种方法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旨在介绍建构复合型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方法及其过程:确定一套通用性基础胜任力,针对具体岗位定制这些胜任力,为每个胜任力定义绩效级别以及一种快速、低成本的建模方法。文章还讨论了运用这种方法建模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工作场所的发展趋势对这种方法建模的影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青  王瑜  勾学荣  刘洪沛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力和革新因素,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估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借鉴软件工程领域的软件成熟度评价模型建立了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e2M2,并且以该模型制定了评估指标,试评估了国内12所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此后又邀请教育技术专家对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项进行讨论和修订。笔者期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高校间的合作,形成更为完整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为教育信息化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和评估工具。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萍  叶方倩  杨志伟  
[目的/意义]信息检索本质上是一个认知过程,研究促进用户认知的交互式信息检索模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促进用户的认知发展为研究目标,构建了以信息空间层、用户空间层和界面交互层为顶层分析框架的交互式信息检索模型,并开发了原型系统。[结论/发现]实验结果表明原型系统能有效地促进用户对信息空间的探索与挖掘,帮助用户积极主动地进行认知建构,发展认知空间。[创新/价值]将认知建构理论运用于信息检索领域,从交互设计方面对检索系统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更好地提供认知支持。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树怀  盛兴军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以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其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为目标的创新服务模式。其理论模型是以功能集成、协同知识管理和战略联盟为基础的。它的内部构成主要分为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信息共享空间动力系统包括信息技术、组织与管理和文化与精神等三大核心要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小宁  谢晓振  郭满才  王继军  
针对生态技术研究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和模型,在对常用的评价方法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阶段评价法",设计了生态技术评价的理论模型。通过设置虚拟变量、Lasso指标选择和数据纠偏处理等方法,分别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属性指标数字化、指标信息重叠和数据不平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技术评价的回归模型。这对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客观评价生态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生态技术评价提供思路、方法和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捷  魏傲希  王艳东  
界定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的内涵,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系统协同、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构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强调指标的可定量测度性,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提出每一个末级指标的具体测度途径和方法。基于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分析,得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的测度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顾峰雪  
物候和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在落叶林中是决定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尽管物候对能量和CO2通量的影响可以简单地通过描述发芽和落叶的时间以及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来表示,但是由于对驱动物候的物理过程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在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物候就成为最难以参数化的一个过程。目前,在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描述物候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基于气候变量(主要是温度或积温)的经验方法,即是通过建立物候不同阶段与气候变量的经验关系来预测关键物候事件发生的时间。另一种方法是基于碳吸收的物候参数化方案,物候的任何阶段都和当前的碳平衡相联系。在生态系统模型中,基于碳吸收的物候参数化方法可以大大降低物候模拟的经验性,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和模拟精度,比基于气候变量的经验模型更适于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影响。未来随着生理和分子水平上,对控制物候和LAI动态过程机理的揭示,建立基于过程的物候参数化方案和LAI动态模拟模型就成为生态系统模型或气候模型的发展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海生  张学玲  王晓明  金志农  
生态化评价对象包括环境、社会、经济、创新等要素。文章在阐述生态化评价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选择环境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创新生态化4个一级指标,对初次选择的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选定二级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最后构建了生态化水平评价分析计算模型。通过研究确定了包括环境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创新生态化4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各个一级指标的权重为:环境生态化(A)权重系数为0.5083,经济生态化(B)权重系数为0.2653,社会生态化(C)权重系数为0.1512,创新生态化(D)权重系数为0.0752。该研究为区域生态化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蛟  刘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庆利  
本文首先构建了信息生态系统结构动态模型,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然后结合模型中的信息生态因子,探讨了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含义及其表现,最后就如何构建信息生态系统平衡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海涛  孙鸿飞  孙思阳  宋拓  
[目的 /意义]为丰富信息生态学相关理论、构建更加生态化的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切实可行的途径。[方法 /过程]首先,从物理学中有关质点、位、场、能的概念出发,阐述信息生态学中信息质点、信息生态位、信息场、信息能的概念;然后,在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结构模型并详细阐述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特征,从而进一步识别其结构和功能,认识其特征和规律;最后,利用能值理论和能值分析方法构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能值模型,通过情景分析梳理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优化方案实施前后的能值流量变化模式。[结果 /结论]通过优化,可以使得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整体信息利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腾  张建光  尚进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评价是一个动态性、系统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利用DPSIR理论模型,全面分析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因素,从而理清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影响机制以及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形成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发展程度评价模型,并且采集中国2011—2014年的数据计算评价结果,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评价结果显示,中国智慧政务信息生态整体实现程度逐年稳步提高,并且各指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和规律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娟  
[目的/意义]信息生态位宽度是描述信息人生态位间关系和特征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生态位宽度测度则是对这些关系和特征的量化表达,它可以帮助信息人更清晰地认识自身所处的位置,为其调整信息生态位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在阐述信息生态位宽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信息生态位的多重维度,着重从信息功能、信息资源、信息时空三个维度进行细化分解。借鉴生态学中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单维、多维信息生态位宽度测度模型。并选择郑州、武汉两地的6所公共图书馆作为观测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实证结果显示,湖北省图书馆信息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其次是郑州图书馆和武汉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的宽度略小,两所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生态位宽度最窄,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海涛  王丹  张连峰  尹慧子  
[目的 /意义]通过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演化逻辑和演化模型进行分析,利用耗散结构和演化博弈的思想分别构建其演化逻辑模型和演化模型,丰富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理论体系,并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方法 /过程]根据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自身特点,对其作为耗散系统具有的条件、演化规律、演化机理进行分析;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各主体的竞争协作关系;结合信息势能的思想,阐述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演化机理。[结果 /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演化路线分为5个阶段,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由无序变为有序,由不稳定变稳定,最终形成以某一节点为核心节点的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