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4)
2023(14351)
2022(11323)
2021(10613)
2020(8241)
2019(18745)
2018(18466)
2017(32486)
2016(18168)
2015(20667)
2014(21049)
2013(19241)
2012(17229)
2011(15508)
2010(16053)
2009(14548)
2008(13322)
2007(12463)
2006(11192)
2005(10475)
作者
(47788)
(38879)
(38609)
(37163)
(24620)
(18602)
(18006)
(15367)
(14661)
(14339)
(13306)
(13136)
(12454)
(12389)
(12222)
(11892)
(11733)
(11580)
(11386)
(11137)
(10120)
(9447)
(9440)
(9286)
(9001)
(8803)
(8799)
(8763)
(7949)
(7818)
学科
(56623)
经济(56570)
管理(52999)
(52040)
(44793)
企业(44793)
中国(32366)
(26248)
金融(26246)
(24483)
银行(24472)
(23682)
教育(22758)
技术(19522)
(18861)
(18847)
业经(18842)
理论(18188)
方法(18171)
(15899)
地方(15248)
数学(14277)
数学方法(13957)
教学(13666)
农业(13396)
(13059)
财务(13015)
财务管理(12987)
(12700)
企业财务(12462)
机构
学院(240624)
大学(237103)
(84617)
管理(84309)
经济(82269)
研究(78989)
理学(70567)
理学院(69750)
管理学(68362)
管理学院(67873)
中国(61423)
(51176)
科学(45274)
(43730)
(42071)
师范(41753)
(40354)
中心(38404)
(37814)
教育(36417)
技术(34544)
研究所(33754)
财经(33752)
师范大学(33543)
(33434)
北京(33013)
职业(32068)
(30722)
(30454)
(28629)
基金
项目(151113)
研究(125706)
科学(120716)
基金(102262)
(86354)
国家(85361)
社会(76000)
科学基金(74046)
社会科(71720)
社会科学(71704)
教育(65693)
(64464)
编号(56603)
(53788)
基金项目(52822)
成果(49543)
课题(42781)
自然(42757)
自然科(41811)
自然科学(41807)
自然科学基金(41086)
资助(39240)
(37099)
(36693)
重点(35705)
(35244)
项目编号(35011)
创新(33520)
规划(33058)
(33030)
期刊
(98494)
经济(98494)
研究(82276)
教育(68904)
中国(64401)
(35706)
(35514)
金融(35514)
管理(33215)
学报(31058)
(29551)
技术(28884)
科学(28068)
大学(25118)
学学(21307)
职业(21253)
农业(19237)
图书(17553)
业经(17293)
财经(16433)
(15523)
论坛(15523)
经济研究(15104)
(14249)
技术教育(13948)
职业技术(13948)
职业技术教育(13948)
书馆(12586)
图书馆(12586)
科技(12024)
共检索到389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晓  彭振博  
课程是落实产教融合这一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基础环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产教协同合作育人的途径,为实现产教融合课程创新、增强课程教学实践性与职业性提供了保障。文章在分析信息化时代产教融合课程创新现实需求及产教融合课程创新实施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课程创新的六大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潘思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颇受关注。新时期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关键途径。由蒋新革等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职产教融合路径研究》一书,基于案例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史出发,讨论市场机制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从制度保证的角度解决对外开放的实施问题。本书选题新颖且有较强实践性,论述了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类型,对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校企文化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及治理体系等改革内容加以探究,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及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新革  
新时代产业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对高职产教融合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使命与要求。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梳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双师工作室共育路径、特色学院特色路径、专业学院多元路径及产业学院融合路径等不同类型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新时代高职深化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建设路径,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有益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雅薇  祝士明  
教育信息化2.0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走向数字化、个性化的基础保障。依托教育信息化2.0技术,运用RETAIN模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路径可从相关、嵌入、迁移、顺应、沉浸、自然化六个环节设计:增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学习者需求的相关性;以情境创设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嵌入;以情境转化促进学习者将知识技能迁移应用;以校企合作帮助学习者顺应经济社会需求;依托深度交互促使学习者沉浸于持续学习过程;以开放式创新促进学习者惯性地运用知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力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部署,对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和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论述职业教育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梳理信息化1.0时代职业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职业教育应从资源共建共享、教师素养拓展、学生能力培育、管理模式跃升、教育平台建设五个方面进行改革,促使职业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桐  刘宇  伍小兵  李同同  林涛  
近年来,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但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然存在校企双方的培养目标不统一、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和“双主体”的培养模式不明确等问题。针对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和困境,创新构建了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三融合、六共同、三维度”的产教融合模式,该模式能够通过强化文化融合、行为同步和维度贯通建立一种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伟  褚宏启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既作为高校转型发展的要素,又作为其相关要素优化整合的机制,已成为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变量融入到高校转型发展各要素中,全面推动地方高校目标升级、体系重构、培养模式变革、管理方式转变,从而为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性大学转型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云  郭炳宇  
校企合作是手段,产教融合是结果。以教育产业发展的思维,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知识看知识。产教融合2.0时代的内核是技术驱动、服务创新。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社会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促使高校不断改进办学思路,提升内涵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飞凤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改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目前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教学存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参与度不高,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与行业要求脱轨,教学评价方式简单而片面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参与度、运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理念、开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五步制"实践教学模式、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等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邹宏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担负了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的重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大学生能否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思政课课程内容较强的理论性,课堂教学容易产生的枯燥性,青年学生思维的活跃性,社会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和形势政策发展的超前性等因素的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局面仍然存在,课程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就成为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一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彩霞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是契合高职教师集群化理论创新与实践开展的现实需求、激发外在推力和内生动力的必要选择、改善资源供给与个性化教学方式的根本诉求。为实现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目标,需以“三位一体”助力教师集群化多方联动,以“三维创新”推动教师集群化创新,以“供需对接”迎合教师集群化多元需要,以“双化评估”凸显教师集群化多重效益,以“虚实结合体”促使教师集群化多态融合。立足上述关键点,高职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转动“数据魔方”,精准化定位类型特征;破译“数据密码”,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植入“数据元素”,搭建立体式教学模式;构建“数据校园”,设立教育资源共享系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丹   张迺英   巢莹莹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为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颠覆性变化。企业需要吸收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数智化人才,以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谋求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获得一席之地。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借助外部力量联合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能够掌握和应用数字技术的复合型商科人才,这一短板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在数字经济时代,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紧迫性。本文通过分析数字经济时代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的需求、途径和载体,提出基于现代产业学院虚拟教研室微专业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以期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改清  
智能化生产是"工业4.0"概念的核心,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义。鉴于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式及人才培养体系均无法适应智能化工作模式的要求。因此,需要构建从中等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深度校企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构建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智能化工作模式的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书霞   孙超   冀涛  
数智化赋能产教融合呈现“数据化“”平台化“”交互化“”协同化”特征。数智化赋能产教融合需要关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打造基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目标的互惠互生、互利共创的良性协作关系,形成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产教融合生态网络。据此提出数智化赋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提升策略:探索产教融合新思路,丰富产教融合内容;应用数智化技术,重构产教融合共同体;整合要素资源,提高数据应用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阳敏辉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政府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政府于2015年将"中国制造2025"提升到国家战略,特别凸显了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这一主题。如今,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及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快速与工业制造相互融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对两化融合的发展也有了更高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中部崛起、湖南崛起的重要路径。文章分析湖南省两化融合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湖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实现路径,希望为湖南省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