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7)
2023(10001)
2022(8183)
2021(8263)
2020(6731)
2019(16253)
2018(17066)
2017(29512)
2016(17399)
2015(19838)
2014(20058)
2013(18125)
2012(16312)
2011(14817)
2010(15643)
2009(13926)
2008(13689)
2007(12113)
2006(11030)
2005(10227)
作者
(43163)
(35516)
(35377)
(34334)
(22826)
(17066)
(16457)
(14006)
(13532)
(13217)
(12451)
(11944)
(11388)
(11330)
(11120)
(10736)
(10728)
(10515)
(10436)
(10342)
(9299)
(8709)
(8571)
(8422)
(8349)
(8119)
(8108)
(7922)
(7150)
(7054)
学科
(53143)
经济(53072)
管理(42164)
(34962)
(30187)
企业(30187)
教育(23582)
方法(22848)
中国(20946)
数学(19970)
数学方法(19309)
理论(16564)
(15638)
(14831)
(14642)
教学(14308)
业经(13464)
(12819)
地方(11919)
(10684)
农业(9911)
(9098)
银行(9095)
(8843)
技术(8770)
(8678)
体制(8615)
学法(8262)
教学法(8262)
(8257)
机构
大学(220008)
学院(214250)
管理(76209)
研究(71813)
(69714)
经济(67505)
理学(63580)
理学院(62762)
管理学(61053)
管理学院(60623)
中国(51717)
(49652)
科学(42493)
(42273)
师范(42030)
教育(38230)
(37956)
(37037)
(34396)
中心(34070)
师范大学(33965)
北京(32564)
研究所(30684)
(30014)
技术(29057)
(28007)
财经(27759)
业大(27314)
职业(26499)
(26206)
基金
项目(133819)
研究(110366)
科学(105500)
基金(89774)
(75419)
国家(74563)
科学基金(64321)
社会(63412)
教育(61152)
社会科(59529)
社会科学(59514)
(55125)
编号(51470)
(47652)
成果(47138)
基金项目(46029)
自然(39609)
课题(38774)
自然科(38677)
自然科学(38671)
自然科学基金(37948)
资助(37021)
(33469)
项目编号(31821)
重点(30979)
(30162)
规划(29188)
(28644)
(28161)
(27554)
期刊
(83308)
经济(83308)
研究(76624)
教育(71360)
中国(61144)
(32095)
管理(29085)
学报(27808)
技术(26102)
(24879)
科学(24825)
大学(22935)
图书(20983)
(19477)
金融(19477)
职业(19098)
学学(18277)
农业(16391)
书馆(15114)
图书馆(15114)
业经(13597)
财经(13413)
(12851)
论坛(12851)
技术教育(12287)
职业技术(12287)
职业技术教育(12287)
经济研究(12285)
(11701)
(11586)
共检索到353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镝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法学课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必然,而新型的教学模式必要对课程考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东北林业大学《刑事诉讼法学》课程为例,指出考核内容局限性、考核方式单一性以及考核结果终局性是原有考核模式的弊端,进而提出了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将课程的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并重、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融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考试改革与科学研究协同以及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等改革措施。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课程的教学改革,改进课程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明  
"刑事诉讼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法律专业课程。文章分析了"刑事诉讼法"课程中引入互动式教学的前提条件,提出"刑事诉讼法"互动式教学过程的实现要开展课堂讨论,发现并提出新问题,教师要做好归纳总结、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科学考核,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而推动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促进司法公正,充分发挥刑事诉讼法在建设法治国家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晓静  
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法律学者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解决刑事诉讼法学中的问题时,由于一些学者仅在诉讼程序、制度和规章等方面对经济规律进行生搬硬套,因而未能真正从实际上将两者结合起来。本文针对些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邓子滨  
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目的不尽相同,各有侧重。刑事诉讼,旨在发现真相并将罪犯绳之以法;刑事诉讼法,则旨在减少错案并维护个人尊严。法治文明国家必然珍重刑事诉讼法,只有珍重刑事诉讼法,才能少出错案并维护个人尊严。在刑事诉讼中必须查明案件的真相。所谓案件的真相,就是真实。刑事法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法律,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权利和人的尊严,因此刑事法要求以真实为根据解决案件。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确保在遵循程序规则并保障人的尊严与自治的前提下寻求犯罪真相。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万胜元  
人民法院合议庭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为核实证据的真实性,对有疑问的证据在休庭后自行调查取证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为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合议庭休庭后的调查取证权;合议庭不能将休庭后的调查核实简单理解为自行调查取证,合议庭对有疑问的证据可以采取证人重新出庭作证或让控辩双方重新收集相关证据的方式加以解决;人民检察院直接赋予合议庭休庭后自行调查取证的权利,违背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加以修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恪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在我国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而如何保证并提高判决的权威性则是其中一项子命题。一般而言,生效判决是国家审判机关适用法律对争议问题所作出的最终决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在目前的诉讼活动中,判决在作出之前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生效后缺乏安定性,降低了生效判决的权威性。因此,作者拟从刑事诉讼法角度,浅谈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生效判决权威性的相关要件,分析目前生效判决权威性缺失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完善措施。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澎  姜金良  
因刑事缺席审判属于对被告人权利保障克减的情形,因此对缺席审判制度应进行系统性制度构建,以实现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正义要求。首先,需要通过送达确保被告人知晓缺席审判程序以保障程序选择权。其次,被告人近亲属在缺席审判程序中可作为利害关系人、证人,同时可代表被告人利益代为行使部分权利。再次,缺席审判与没收违法所得程序的具体衔接上应区分具体的类型,分别处理。最后,缺席审判制度应有特殊救济权。被告人归案或判决后对程序提出异议的,应由检察机关重新起诉后再行审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宏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查处涉税犯罪案件方面将发生的变化王宏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将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修改后的"刑诉法"对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蕴  
随着社会法律体系的健全,人们的“人权意识”逐渐得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以法律条例为标准,衡量自己的基本权利是否得到实现。比起其他人而言,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往往更关注这部分内容。而确保被害人合理合法地享有其自身应有的权利,是大部分法律行业工作者的岗位职责。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上刑事案件的执法过程更加公平公正,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案例的处理方法进行总结,指出人们在保护被害人权利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现有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继而确保被害人的利益不受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盖克荣  程聪  
教育信息化使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程度日益加深,教学环境的改变、教学结构的调整、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都要求对课程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基于信息化教学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由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基础素质、心理综合素质构成,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分为若干二级指标。在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考核中使用这一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多元模糊评价模型,实现了对学生较科学的全方位评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永鹏  
俄罗斯刑事诉讼制度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991年独立以后 ,俄罗斯对原苏联的刑诉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改革的着重点主要集中在转变原来的刑诉理念和扩大被告人与辩护人的权利。但是 ,新的刑诉制度还需要在具体司法实践中进一步贯彻落实。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通  
随着科技与司法关系的日益紧密,在线诉讼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大量增加,在线诉讼在刑事诉讼中主要适用于远程讯问、远程作证和在线庭审等场景。在线诉讼在给刑事诉讼程序带来高效与便利的同时,也对实现直接审理原则、控辩双方有效质证以及诉讼参与人权利保护等方面产生潜在不利影响。为实现在线诉讼与刑事诉讼程序的协调发展,应理顺刑事诉讼中在线诉讼与线下诉讼的关系,保障辩方在在线诉讼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以实现控辩平等原则,并建构完善的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闻渊  
书名:《法学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林丁,李石松,图雅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ISBN:978-7-5402-6246-4出版时间:2022年8月定价:78元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法律所具有的诉求和依赖程度逐步提高,正是基于这种时代性需求,我国法学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高校法律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得到完善。新时代环境下,面对各领域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社会对高素质的法学人才的需求程度更加旺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毅  刘智颖  
近年来,随着经济类犯罪数量的上升,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工作日益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罪与非罪及量刑程度的认定。目前我国在刑事诉讼价格鉴定方面尚有缺陷,如没有形成统一的、具有资质的机构和相应行业标准,相关配套制度缺乏等等。从我国刑事诉讼中价格鉴定现存问题与新型网络犯罪等现象分析入手,探究了形成这些问题和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吕冰  邓思贵  
我国刑事诉讼羁押期限规定虽经多次修改,有所改进,但仍存在缺陷,需要完善。由于规定的表现方式和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的混为使用,不便于监督与责任分清,致使羁押期限规定不规范,特别是羁押期限中缺乏合理的比例性或区别对待原则,出现了羁押期限的随意性或不确定性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建议,力求完善羁押期限规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