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8)
2023(7490)
2022(5612)
2021(5423)
2020(4087)
2019(9521)
2018(10034)
2017(17099)
2016(10502)
2015(12004)
2014(12536)
2013(10895)
2012(9729)
2011(8782)
2010(9188)
2009(8135)
2008(8102)
2007(7360)
2006(6932)
2005(6705)
作者
(26301)
(21753)
(21664)
(21118)
(13681)
(10287)
(10281)
(8623)
(8168)
(7994)
(7399)
(7269)
(7016)
(7015)
(6785)
(6756)
(6736)
(6433)
(6334)
(6303)
(5849)
(5417)
(5248)
(5182)
(5037)
(5007)
(4967)
(4760)
(4418)
(4378)
学科
(29886)
经济(29842)
管理(23013)
教育(20501)
(20134)
中国(17828)
(16589)
企业(16589)
教学(13139)
理论(11913)
(10596)
业经(10098)
(9986)
(9951)
(8328)
(8307)
(8271)
发展(7458)
方法(7366)
(7333)
学法(7307)
教学法(7307)
农业(6819)
地方(6796)
体制(6637)
信息(6308)
(5851)
银行(5845)
技术(5774)
数学(5682)
机构
大学(135648)
学院(131904)
研究(49925)
(43434)
经济(42151)
管理(41229)
理学(33934)
理学院(33454)
管理学(32563)
管理学院(32288)
教育(31982)
中国(31958)
(31107)
(30213)
师范(30004)
科学(28455)
(24662)
师范大学(24555)
(24437)
(23230)
研究所(22013)
中心(21651)
北京(20803)
技术(19739)
职业(18650)
(18250)
(18152)
(17772)
财经(17705)
(16051)
基金
项目(79079)
研究(69137)
科学(62697)
基金(51483)
(43649)
国家(43103)
教育(40890)
社会(39649)
社会科(37068)
社会科学(37061)
科学基金(36147)
编号(32989)
(32805)
成果(31561)
(28926)
课题(26034)
基金项目(25732)
(22436)
项目编号(20264)
自然(19913)
重点(19527)
资助(19489)
自然科(19449)
自然科学(19444)
自然科学基金(19114)
规划(19044)
(18834)
(18528)
(18402)
(17281)
期刊
教育(59070)
研究(54175)
(53805)
经济(53805)
中国(43568)
(20203)
学报(18205)
(17363)
技术(16913)
管理(16428)
职业(15275)
科学(15106)
大学(14986)
(11766)
金融(11766)
学学(11726)
农业(11476)
图书(11390)
技术教育(9903)
职业技术(9903)
职业技术教育(9903)
财经(9339)
(9007)
论坛(9007)
经济研究(8648)
业经(8500)
(8206)
书馆(7989)
图书馆(7989)
高等(7354)
共检索到227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永华  
教学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实践,同时又受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呈现不同的文化特征。教育信息化所构建的以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为核心的新文化,为教学方式变革注入新能量,奠定了重新思考教学方式变革的基点。从宏观上,开放的价值文化消解了原有教育体系的传播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编者按】互联网正在推动教育的结构性变革,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创新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活跃的实践领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和《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于2018年6月10日在京联合举办了第25期"中国教育创新沙龙",围绕"教育信息化2.0: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趋势与方向"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交流,深入探讨互联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丽  
【编者按】互联网正在推动教育的结构性变革,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创新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活跃的实践领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和《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于2018年6月10日在京联合举办了第25期"中国教育创新沙龙",围绕"教育信息化2.0: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趋势与方向"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交流,深入探讨互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明  
与18世纪中期西方的工业革命一样,当今世界信息化已遍及全球每个角落、每个领域,信息化时代的网络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又一种高效的社会生产力。在农村学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借助于国家网络扶贫、扶智的政策,借助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避免在发展中走弯路,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范式从旧到新的转换,实现农村学校教育从落后到发达的直通式、跨越式发展。这种在农村地区的教育转型发展最初不是全面的、平行地推进,而是要依靠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走一条非均衡型、协调式发展的道路,并结合世界上先进的PBL教学范式,形成多种多样的现代教学范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卢成航  
内部审计信息化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审计业务管理,组织审计业务、监督评价和咨询的全过程,从而实现确认审计风险、评价企业信息战略等目标,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控制、审计、漏洞管理等。信息环境对内部审计创新提供了很大的机遇,拓展了审计对象和范围,实现了审计系统自动统计、汇总、报告等先进功能,改变了审计人员的思维习惯、知识结构和组织方式。目前,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不适应信息化环境的需要,内部审计必须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对内部审计实践进行变革,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要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爱武  
本文认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许多缺陷,如生产要素配置与利用不合理,成本上升、产品积压、结构失衡,科技进步缓慢等。而集约型经济则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更新改造、管理合理化、生产集约化以及人的素质的提高,来求得经济增长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其核心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文章指出,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提高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是实现我国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而要实现我国经济信息化,则应从宏观上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其升级换代;应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信息化;应大力推行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科学管理;应利用信息化走资源节约型的综合发展道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淑敏  
当代知识的转型、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学媒体的变迁及新型开放课程的崛起,呼唤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变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理念,坚持开放性原则,加大学的成分,融入信息化元素,实现深度互动。对既有教学方式进行重构,通过变革教学资源形态、教学组织方式、学习活动方式及学习评价方式,实现由知识传授型教学向学习引导型教学的实践转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巍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从服务教育管理拓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教育管理信息化对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应进一步发挥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鲁东亮  
中国联通率先将产品定制引入通信服务业,以信息化为基础,采用“大规模定制”的方式,首开通信市场定制营销的先河,实现了营销模式的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兆杰  
在发展动力亟待转型的新形势下,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创新型人才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核心指标、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指出,应加快确立人才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彭红超   郑珊珊   高淑印   祝智庭   谢梦菲   陕昌群   钟丽霞   李永涛  
信息化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还缺乏可操作的评估方案对其成效进行评估。对此,本研究首先从解析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内涵入手,提出了可用于统计分析的操作性定义、勾勒了优弱势群体画像,并研制了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评估模型,模型包括3个体现公平需求的一级范畴、13个技术可有所作为的二级维度和28个体现有质量之公平理念的三级指标。其次,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探究模型各级指标的适切性和权重,形成了对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了用于计算教育公平发展指数的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三元组(Q, IEI, IQEI)的指数形式以体现“优质”与“均衡”并重的新时代教育公平内涵。最后,通过分层抽样调查了我国东中西部8个省47个区县的126所学校,探明了信息化促进不同地区教育公平发展情况:第一,信息化促进不同地区的教育公平在“均衡”方面表现优异;第二,在“有质量的公平”上达到了一般水平,但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个性教学服务”上表现不佳;第三,历经新冠疫情一役,不同地区的学校都已能够很好地提供多通道应急学习保障,并事后与校内课堂教学无缝连接;第四,不同地区学生的数字访问差异虽然很小,但因学生在校可上网学习的设备单一,这类鸿沟并没有真正弥合。为改善现状,本研究提出各地区应重点维持条件保障、酌情发展个性服务、定期监测资源公平,三管齐下提升公平指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任友群  徐光涛  王美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着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质量提升的双重重任。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制约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议题。当前,我国资源共享的程度已有明显提高,但如何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是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的核心要素,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结构—功能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探讨了当前实践中影响共享效率的三个典型问题:不同地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条件差异巨大;数字化资源建设与使用缺乏有效机制;对于资源共享效率缺乏科学评价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桑新民  谢阳斌  
信息化正在打破大学传统教学模式及相应体制的多重壁垒,为大学改革开辟出阻力最小之路径;对大学教学的理解,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狭隘眼界,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把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内在联系,将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建立在"推动学习方式变革"这一大学创新发展的难点和攻坚战上。研究和驾驭高等教育信息化,必须将对当代信息技术与大学变革发展的前瞻性把握这两个方面内在地统一起来,这是21世纪从事大学教育创新研究与决策管理的专业人才所必须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时代眼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慧臣  
教育信息化可以为优化学生评价提供重要支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利用信息化实现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广泛连接与信息快速互通,推动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教育信息化促进学生评价发生重要变革,评价取向从甄别选拔到促进发展,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传兵  
以举办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方式,来推动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发展,其实际效果如何,又是如何产生影响的,都是值得深度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覆盖全国37个省级行政区和计划单列市的调研数据,揭示了信息化教学大赛制度和竞赛机制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影响时效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