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4)
2023(7882)
2022(5967)
2021(5710)
2020(4443)
2019(10382)
2018(10965)
2017(18720)
2016(11642)
2015(13314)
2014(14002)
2013(12144)
2012(10690)
2011(9668)
2010(10020)
2009(9123)
2008(8993)
2007(8196)
2006(7643)
2005(7260)
作者
(29674)
(24405)
(24373)
(23692)
(15379)
(11816)
(11611)
(9810)
(9421)
(9028)
(8458)
(8247)
(7874)
(7864)
(7671)
(7619)
(7589)
(7263)
(7165)
(7039)
(6613)
(6096)
(5876)
(5811)
(5676)
(5564)
(5558)
(5396)
(4996)
(4966)
学科
(35721)
经济(35673)
管理(26729)
(22951)
教育(21149)
(19382)
企业(19382)
中国(18726)
(11556)
理论(11338)
方法(11224)
业经(11142)
(10812)
(10210)
教学(9942)
(9273)
数学(9264)
数学方法(8998)
(8874)
(8358)
地方(8184)
发展(7642)
(7514)
农业(7480)
技术(6661)
体制(6639)
信息(6525)
(6089)
银行(6083)
(5889)
机构
大学(151060)
学院(146682)
研究(55004)
管理(49189)
(48871)
经济(47444)
理学(41003)
理学院(40406)
管理学(39359)
管理学院(39066)
中国(35601)
(34915)
教育(32779)
科学(32548)
(32082)
师范(31908)
(27272)
(26211)
师范大学(26102)
(25325)
研究所(24528)
中心(23945)
北京(23164)
(20993)
技术(20892)
(20042)
(19853)
财经(19213)
职业(18909)
业大(18643)
基金
项目(91531)
研究(77629)
科学(73033)
基金(60218)
(50966)
国家(50345)
社会(45528)
教育(44166)
社会科(42615)
社会科学(42602)
科学基金(42575)
(38464)
编号(36359)
成果(33975)
(33773)
基金项目(30377)
课题(28503)
自然(24097)
(24035)
自然科(23511)
自然科学(23504)
资助(23396)
自然科学基金(23055)
项目编号(22395)
重点(22235)
规划(21228)
(21103)
(21074)
(20408)
大学(18873)
期刊
教育(59000)
(58918)
经济(58918)
研究(56795)
中国(46112)
(21371)
学报(20290)
(19274)
技术(17694)
管理(17560)
科学(17452)
大学(16477)
职业(15106)
学学(13107)
农业(12996)
图书(12232)
(11891)
金融(11891)
财经(9592)
技术教育(9472)
职业技术(9472)
职业技术教育(9472)
业经(9390)
(9291)
论坛(9291)
经济研究(9112)
书馆(8403)
图书馆(8403)
(8384)
情报(7873)
共检索到245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慧臣  
教育信息化可以为优化学生评价提供重要支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利用信息化实现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广泛连接与信息快速互通,推动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教育信息化促进学生评价发生重要变革,评价取向从甄别选拔到促进发展,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正江  
问题之二:评价的标准、方式不当导致评价结果失真与无效一、关于评价标准不当1.评价标准泛政治化,混同于意识形态评价标准泛政治化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就历史与现实而言,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大多是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考虑的,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多还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正江  
教育评价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及学生发展。基于这种立场,本文对现今中小学教育评价系统中存在的妨碍学生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即进行了系统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问题之一是",该考评的与不该考评的发生错位,导致教育过程的扭曲与变形";问题之二是",评价的标准、方式不当导致评价结果的失真与无效";问题之三是",对评价结果的解释与使用不合理导致评价功能的窄化与异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永华  
教学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实践,同时又受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呈现不同的文化特征。教育信息化所构建的以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为核心的新文化,为教学方式变革注入新能量,奠定了重新思考教学方式变革的基点。从宏观上,开放的价值文化消解了原有教育体系的传播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肇正  
本文介绍了我院深化教学改革,全面促进学院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丽  
【编者按】互联网正在推动教育的结构性变革,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创新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活跃的实践领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和《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于2018年6月10日在京联合举办了第25期"中国教育创新沙龙",围绕"教育信息化2.0: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趋势与方向"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交流,深入探讨互联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编者按】互联网正在推动教育的结构性变革,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创新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活跃的实践领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和《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于2018年6月10日在京联合举办了第25期"中国教育创新沙龙",围绕"教育信息化2.0: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趋势与方向"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交流,深入探讨互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劳拉·珀纳  卡培·奥罗兹  刘博森  
这篇论文讨论了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方面——美国的跨国学生流动。文章不但分析了学者们之前发表的研究性文章和公开的相关数据,而且还探讨了美国高校在跨国学生流动方面的特点、鼓励学生流动的原因、美国政府的角色和举措。文章还讨论了美国高校跨国学生流动的现状与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巍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从服务教育管理拓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教育管理信息化对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应进一步发挥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艳霞  袁桂林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作用。然而,处于困境中的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功能是存在限度的。本文从农村学生社会流动基础、流动方向、流动性质和流动阶段等不同维度对农村学生社会流动中面临的二难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同时也对西方的教育社会分层理论作了中国语境下的扩展性解释。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方超  王顾学  黄斌  
信息技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2014~2015),借鉴教育增值模型并采用准实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信息技术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净影响。研究发现:1)基准回归表明信息技术利用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之间正相关,但互联网的娱乐偏好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呈反向变化关系;2)家庭信息技术利用与否受到有效需求与可能的供给两方面制约,父母对互联网有效需求的上升将推高家庭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但对子女互联网娱乐偏好的引导与规制以及未来教育期望的上升则将抑制家庭信息技术的供给;3)倾向得分匹配法揭示了信息技术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净影响落入[0.116,0.126]的取值区间,并且揭示了信息技术对认知增量的干预作用使其成为缩小教育不平等的重要推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兆杰  
在发展动力亟待转型的新形势下,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创新型人才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核心指标、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指出,应加快确立人才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彭红超   郑珊珊   高淑印   祝智庭   谢梦菲   陕昌群   钟丽霞   李永涛  
信息化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还缺乏可操作的评估方案对其成效进行评估。对此,本研究首先从解析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内涵入手,提出了可用于统计分析的操作性定义、勾勒了优弱势群体画像,并研制了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评估模型,模型包括3个体现公平需求的一级范畴、13个技术可有所作为的二级维度和28个体现有质量之公平理念的三级指标。其次,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探究模型各级指标的适切性和权重,形成了对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了用于计算教育公平发展指数的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三元组(Q, IEI, IQEI)的指数形式以体现“优质”与“均衡”并重的新时代教育公平内涵。最后,通过分层抽样调查了我国东中西部8个省47个区县的126所学校,探明了信息化促进不同地区教育公平发展情况:第一,信息化促进不同地区的教育公平在“均衡”方面表现优异;第二,在“有质量的公平”上达到了一般水平,但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个性教学服务”上表现不佳;第三,历经新冠疫情一役,不同地区的学校都已能够很好地提供多通道应急学习保障,并事后与校内课堂教学无缝连接;第四,不同地区学生的数字访问差异虽然很小,但因学生在校可上网学习的设备单一,这类鸿沟并没有真正弥合。为改善现状,本研究提出各地区应重点维持条件保障、酌情发展个性服务、定期监测资源公平,三管齐下提升公平指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任友群  徐光涛  王美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着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质量提升的双重重任。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制约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议题。当前,我国资源共享的程度已有明显提高,但如何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是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的核心要素,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结构—功能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探讨了当前实践中影响共享效率的三个典型问题:不同地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条件差异巨大;数字化资源建设与使用缺乏有效机制;对于资源共享效率缺乏科学评价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