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0)
- 2023(15578)
- 2022(13318)
- 2021(12502)
- 2020(10299)
- 2019(23771)
- 2018(23805)
- 2017(44871)
- 2016(24968)
- 2015(28217)
- 2014(28582)
- 2013(27723)
- 2012(25590)
- 2011(23254)
- 2010(23620)
- 2009(21758)
- 2008(20987)
- 2007(18703)
- 2006(16837)
- 2005(15337)
- 学科
- 济(109541)
- 经济(109408)
- 管理(72878)
- 业(64678)
- 企(54337)
- 企业(54337)
- 方法(42166)
- 数学(36328)
- 数学方法(35942)
- 中国(30816)
- 财(26465)
- 农(25100)
- 地方(24242)
- 学(24161)
- 教育(23100)
- 业经(23023)
- 制(21501)
- 理论(18957)
- 农业(16863)
- 环境(16065)
- 体(15850)
- 贸(15825)
- 贸易(15813)
- 和(15726)
- 技术(15703)
- 务(15570)
- 财务(15500)
- 财务管理(15469)
- 易(15263)
- 银(15060)
- 机构
- 大学(358238)
- 学院(352022)
- 济(144180)
- 经济(140972)
- 管理(134143)
- 研究(123500)
- 理学(115585)
- 理学院(114178)
- 管理学(112273)
- 管理学院(111596)
- 中国(87015)
- 京(77403)
- 科学(73064)
- 财(68118)
- 所(61570)
- 研究所(55565)
- 中心(53865)
- 范(53848)
- 师范(53483)
- 财经(53355)
- 江(53272)
- 农(50347)
- 北京(49801)
- 经(48329)
- 业大(48197)
- 院(44439)
- 经济学(44087)
- 师范大学(43820)
- 州(42193)
- 教育(40157)
- 基金
- 项目(232309)
- 科学(184373)
- 研究(177095)
- 基金(167032)
- 家(143628)
- 国家(142337)
- 科学基金(122332)
- 社会(111598)
- 社会科(105527)
- 社会科学(105500)
- 省(90712)
- 基金项目(87859)
- 教育(86565)
- 划(77261)
- 自然(76882)
- 自然科(75024)
- 自然科学(75011)
- 自然科学基金(73682)
- 编号(73330)
- 资助(68283)
- 成果(62523)
- 部(53049)
- 课题(53039)
- 重点(52869)
- 发(50524)
- 创(48243)
- 教育部(46558)
- 制(45757)
- 项目编号(45374)
- 国家社会(45048)
- 期刊
- 济(166396)
- 经济(166396)
- 研究(118688)
- 中国(76575)
- 教育(63934)
- 财(52713)
- 学报(51479)
- 管理(51477)
- 科学(47886)
- 农(45995)
- 大学(40599)
- 学学(36995)
- 技术(33911)
- 农业(31533)
- 融(29492)
- 金融(29492)
- 财经(27242)
- 经济研究(26746)
- 业经(24387)
- 经(23345)
- 问题(20782)
- 技术经济(17614)
- 图书(16824)
- 理论(16817)
- 科技(15708)
- 职业(15673)
- 现代(15454)
- 业(15345)
- 实践(15018)
- 践(15018)
共检索到539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闵维方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网络社会蓬勃兴起、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教育形成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大得多。在人类的历史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多地依赖于教育。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在当前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机制,其中包括:一是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促进经济增长;二是教育通过提高人的知识技能,造就相应产业所需要的劳动者,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三是教育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科学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冉光和 徐鲲 李敬
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建立了教育发展、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兴古典经济模型,并运用中国区域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了教育的劳动分工功能。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自给自足还是分工条件下,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均真实收入越高,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受教育水平提高对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交易效率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可能会限制教育作用的发挥,西部地区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要小于东部地区。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发展 劳动分工 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坤荣 乔刚
信息时代下,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但数字经济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尚不清晰。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的增长效应,发现其具体表现为新的生产要素与新的增长模式。在此基础上,阐述数字经济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从供给端看,其影响机制主要包括重构生产要素体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加新就业形态、促进产业融合等;从需求端看,则包括带来新投资需求、增加新消费需求、创造新贸易需求等。据此,文章从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增长 影响机制 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可嘉 臧永生
首先,基于2000-2009年福建省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福建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是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次,基于福建省9个地市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福建省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说明,在城市化进程中,福建省主要通过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促进贸易发展与FDI引入、优化产业结构等作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霞
消费升级作为新常态背景下提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关注消费升级的作用,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借鉴面板向量自回归估计方法和模型实证检验消费升级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发现,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消费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基于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发现,从初期开始,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不断增强,一直保持至第十期,这一结果表明,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刺激作用。
关键词:
消费升级 经济增长 面板VAR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春立
我国信息消费规模逐年增加、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均衡调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日益加大,同时信息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新增产出和就业,抑制了通货紧缩及拉动了社会消费。为进一步加强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应继续提高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供给能力;制定相应激励政策,挖掘居民信息消费潜力;营造安全可信的消费环境。
关键词:
信息消费 经济增长 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向阳
信息产业经济增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在分析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信息产业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经济要素的利用效率等方面。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信息产业的发展应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对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模式、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发挥产后发优势、构建以集群形态为载体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信息产业 经济增长 作用分析 经验借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匡贤明
本文从分工的角度,构建分工成本与分工收益的理论框架,分析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同时,构建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与分工水平的模型,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证实公共服务能够通过提高社会分工程度来促进经济增长。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出发,建议把投资重点放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上,以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分工 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宏伟 徐建军 郭丽平
非线性建模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换位思考电力消费的经济增长机制。文章利用跨省面板数据,以人均消费水平作为门限变量,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门限效应",当人均消费支出超过4 182.469元时,电力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正向拉动作用要明显大于人均消费水平低于该门限值时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省份电力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具有时空差异性。不同年份中电力消费的经济促进机制发生转换的省份个数是动态增加的,不同省份电力消
关键词:
电力消费 经济增长 门限效应 面板回归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大楷 孙敏
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分析工具,对中国公共教育投资与宏观经济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教育投资与三次产业总产值均具有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其中,对第三产业的正效应最大;三次产业总产值对公共教育投资冲击的长期响应为正;公共教育投资对第二、三产业总产值增长误差的解释能力强于第一产业,但均不显著。
关键词:
公共教育投资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结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可嘉 臧永生
在《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批复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福建省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假说,并基于2000~2009年福建省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说明福建省城市化已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城市化进程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城市人口数量、推动城镇居民消费、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等作用机制促进其区域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福建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传志 孔祥明 朱专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孝新 ,王朝耕
一、几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制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有四个条件,一是要合乎数学原理;二是计算结果应与经济发展规律相吻合;三是竭力缩小主观参与的成份;四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按照这些条件,我们对常见的几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一)增长速度方程法 在增长速度方程法(A=Y-aL-βK)中对劳动力产出系数和生产资金产出系数的表达,是采用乘积形式,我们分别采用图示法和实证验算法予以分析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倪庆萍
本文从结构和内生增长两个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文中依据结构主义的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在对经济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信息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 ,信息化与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分析的基础上 ,导出信息技术不仅从结构因素方面推动着经济增长 ,而且它本身就是增长的内生因素 ,作为内在的源泉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